努力了那么久,却没有进步

常常有学员或伙伴对我说,你看我努力了那么久,怎么演讲水平没怎么提高呢?你看我也写了那么多文章,为什么写作水平没见长进呢?

我想这个问题,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小时候学一样东西,学了一段时间,进步缓慢,被别人拉开一大截,最后归结于没有天赋。上学时某一门科目,天天在学,但是考试就是考不好,最后归结于在某方面天资不足。

但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的里面有二个原因:

一、真的足够久吗

努力那么久,你是努力了多少时间,100天,3个月还是1年,还是10年。很可能你只有努力了100天或最多一年,时间累积不够。就像我组织打卡训练营,通常是100天为一个周期,早起百日打卡,有一些人打完了就结束了,接下来就回到以前的生活模式,晚睡晚起,本质上没有形成良好的早起习惯。

而那些将早起当成每日习惯的人,持续行动的人,通过时间的累积,都收获了巨大的成就,比如曾国藩、李嘉诚、理查德布莱森等等。早起的时间是一天中最高效的2-3小时,利用好这段时间,做一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或者有难度的事情,通过时间的累积,你就远远甩开了那些不早起的人。变量是时间,你努力得够久吗,30天、3个月、1年可能差距不那么明显,但是10年之后差距是惊人的。

真正的成长和改变一般前期增长非常缓慢,甚至看不见增长,就像竹子一样,前4年只长3厘米,在地底下根本感觉不到,但一旦冲破地平线那一刻起,便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长,6周就可以长到15厘米。

所以,当你看不到改变的时候,问问自己真的努力得够久吗,不要高估一年的努力,但也不要低估十年的坚持。

二、只有努力够吗

我一直在观察有些学员,发现确实很努力,每次演讲都积极参与,主动上台展现,一直在努力地练习。但是演讲水平并没有大的提升,其实是因为努力和成长,并不是线性因果关系,不是只要努力,你就会成长。决定你能否改变,除了努力之外,还有很多变量。

比如,你是否在临界区练习,每次练完会反思和总结吗,足够专注吗,每次都会有所改进吗。如果你的演讲一直在舒适区练习,每次都讲差不多的故事和内容、手势和声音也没有变化,重复一万遍也是意义不大的。就像很多人会觉得工作后时间过得很快,成长却非常慢,因为很多人只是把工作一年学到东西在之后的若干年不断重复而已。

再比如,写作如果天天只是记录流水账,即使写了很多年,写作水平也是很难提升的。写作是为了提升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需要结合阅读和反思,把每一天的阅读和感悟经过思考之后,再通过笔尖的整理记录下来。慢慢地,你的知识和思维会潜移默化地提升一个台阶。越写越好,就是不断提炼和积累的结果。

因此,光有努力远远不够,还要走出舒适区、反思、迭代等等,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

最后,我想说,不要光顾着低头赶路,不要盲目地每天只顾着打各种卡,花些时间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么做真的有用吗?还缺点什么?需要做些调整吗?是不是把时间跨度再拉长一点?选择比努力重要,也就是这个意思,选择也可以理解为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