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幹國祥老師《草船借箭》有感

針對基礎比較薄弱的孩子,幹老師大膽取捨,引導孩子們在整體上把握教材,學會在全局出發從歷史的角度評價人物,學會藉助古詩來評價人物,學會多角度,全方位評價。

巧妙利用多媒體

開課伊始 ,幹老師藉助《三國演義》宣傳劇照抓住孩子們注意力,直接感受各個人物的神采。同時概括本文主要內容,初步瞭解赤壁之戰的背景資料,藉助歷史地圖 瞭解參戰雙方的軍隊動向。把本文教學放在歷史大背景下去理解,也爲後面對幾個人物的評價埋下伏筆。

解讀造字規律

老師在檢查孩子們預習時,根據他們出現的錯字情況。很好的解讀了“王字旁”的含義,並巧妙的介紹了古代人名與字的關聯。深厚的文學底蘊和強大的記憶力讓人佩服。

通過巧設“看拼音寫漢字”,既檢查了本課的重點生字,同時讓孩子們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嫉妒”和“妒忌”“猜忌”的解讀讓我長了知識。

分組朗讀

分組朗讀時讓孩子們對課文加深了理解,也初步感受了人物的特點,通過不同語氣的朗讀,真正的走進了文字。雖然是粗枝大葉的指導,但這種藉助朗讀,通過聲音、語氣、語調的變化感受人物語言和心理的方法會影響到孩子的。

本文教學的最大亮點——誰是好人

在引導孩子們討論文中4個人物誰是好人,在引導孩子們討論,文中四個人物誰是好人,想誰是壞人時,就可以看見教師對文本解讀的深入,他也以此把孩子帶到了更深、更遠、更高處。

曹操的理解結合他的詩歌《蒿里行》《龜雖壽》《短歌行》

由李白的《赤壁歌送別》自然過渡到對周瑜的評價。《念奴嬌.赤壁懷古》英雄的周瑜在《三國演義》中有點心胸狹窄。

結合歷史背景解析——深入瞭解諸葛亮

探討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深刻的體會到諸葛亮的知天文,懂地理,知人心。對周瑜的妒忌,老師在這裏結合着背景資料進行了很好的解答(諸葛亮過於聰明,會對他們的國家不利,所以他的猜忌有幾分道理)。

幹老師之所以能夠很好的領着孩子們,有取捨的進行文本解讀,是因爲他對《三國演義》的深刻理解,強大的歷史知識支撐着他,走得更遠。

我對歷史一點不感冒,需要補充學習的東西太多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