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变革的方向: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模式重构

1976年美国学者弗罗斯.马顿和罗杰.萨尔乔,基于学生阅读的实验,首次提出了“学习层次”的概念,他们发现浅层学习是处于较低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层次,不易迁移;而深度学习则是处在任职的高级水平,涉及高级思维,可以发生迁移。

2012年,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把深度学习阐述为六种相互关联的核心竞争力,即掌握核心学业内容,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有效沟通,协作能力,学会学习,学术性质。美国教育研究会将其进一步细化为认知人际和自我三大领域,从而形成了深度学习在领域维度与能力维度的兼容性框架。

深度学习是基于学习者自发的、自主性的内在学习动机,并依靠对问题本身探究的内在兴趣持续的,一种长期的、全身心投入的持久学习力。

首先,从动机情感上来说,深度学习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令人身心愉悦充实的学习状态,学习者常常是忘我的,不知疲倦的;

纵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孩子们的学习都是家长要求孩子去学,这里不乏有跟风儿的嫌疑,更多的是面子作怪,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没有考虑自家孩子的性格特点、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就盲目让孩子学这学那。结果是走上奔赴各种培训机构之路后,从此家里就上演“不学习时母慈子孝,学习时鸡飞狗跳”的戏份儿劳民伤财,孩子也备受打击。

其次,从认知的角度上看,深度学习是思维不断深化的过程,向高级思维阶段(分析、评价、创造)发展,学习者能够不断自我反思与调节,因此,这样的学习最终是通往自发的创造;

纵观现在的学习,尤其是低龄低年龄段的学习都是以记忆为主,十岁左右的孩子学习也很少涉及到理解。 孩子超年龄段的记忆许多的生字,古诗或英语单词而这些低层次的教育目标,无法自然达成高层次的教育目标。因为学习内容的挑战性不高,学习方法的不恰当,培养出了许多的“伪优等生”。那种对事物有独到见解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孩子少之又少。

最后,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进入深度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而且能够与他人有效沟通合作,共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现在的家庭模式“421”,加上现在的学习模式“学校+课外”,再加上现在的社会等因素,使得孩子们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不完的内容,做不完的题,他们已经没有了自己可操控的闲余时间。而唯一剩下的可怜时间又被手机、电脑或现代的游戏产品所占据。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玩伴,在学校内因为老师要分数,孩子们玩耍的时间少朋友少得可怜。再加上凡事都被父母安排好。所以,他们没有了与他人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深度学习的核心目标是“自主创造”;在认知领域主要表现为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在动机情感主要表现为全身心投入和自控策略;在人际领域主要表现为自我接纳和协同合作。

深度学习活动会形成一种持续探索的冲动,并将不断深化,深度学习如同“螺旋桨”,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巨大动力系统。

与浅表学习法相比,采用深度学习法的学生在较长时间内记住信息的时间更持久,获得的分数更高,对学习过程更满意,能提高批判思维能力,并且能更快的整合和表达信息。

如果在校内老师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帮助孩子们建立学习共同体,让他们在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学习上彼此交流,互相倾听;在争执中互相磨合,学会包容。让家庭因为孩子而互相走近,成为朋友,不是很好的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