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触摸星辰》有感 一 二 三

好的类型小说都有一个精彩的开头,这本《触摸星辰》自然也不例外。
开头的三个字“要有光”,以一种不可辩驳的语气,奠定了整本作品的基调与气势。这个开头与阿西莫夫的《最后的问题》相呼应。这种对于经典的指向,很轻易地引起读者之前的阅读记忆与感受。
《最后的问题》一文是围绕人工智能的局限性的思考,尤其是最后的结尾做了超神的一跃;而这本书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同样也是围绕人工智能的讨论,来回答所谓“最后的问题”——虽然在整本书的展开中并不明显。
本书在最后当然是回答了关于人工智能局限的问题。得出的结论与《最后的问题》有所类似,但缺少了前作中的醍醐灌顶的神性;而更偏向于基于理性思维得出的最优解。不是说不好,但对于经过各种科幻小说锤炼的资深读者而言,少了那么点感动。

在具体的内容方面,这两本书有两个极为鲜明的特点。
其一,是对外星生物创作陌生化描写的创造。以往的外星生物描写,往往会铺陈其在生物特征、社会组织上的陌生化。而这本书的的陌生化则采取了文学类型上的陌生化:将修仙小说的类型特征,引入了本书。
在阅读的时候,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获得了一种新鲜的阅读快感。这个让人回忆起当时阅读《量子江湖》的感觉——两者的陌生化可以说恰恰相反。不过这种新鲜感的维持非常的短暂(《量子江湖·姑苏城》也不如第一部的评价)。当这种设计仅仅沦为一种标签式的称呼的时候,它所能提供的阅读快感就急速下降。反而是一种去其他篇幅格格不入的突兀,每当阅读到这写篇章的时候,反而要重新调整自身的阅读期待。如果实际上,如果使用更多的类型小说的特征,将其更加分散在整部小说的不同位置,恐怕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二,是对战斗场面描写的丝丝入扣。在本书的序当中,就提到“……绝对会让你联想起一些经典的军事小说或电影……在这部小说中,也许是对未来太空战争形态的最准确的预测与描写。”
这种细致的描写实际上也是一体两面。从好的方面来说,细节的丰富与细致,能让读者更容易的投入到作品的世界观之中,与故事的人物共同体会其中的紧张与刺激的各种情绪。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在图像小说与影视作品泛滥成灾的年代,这种画面感的描写,是不是会得到良好的阅读反应呢。这样对细节的打磨,如果是作为影视/游戏产品的设定,那绝对是值得一读再读;如果是以文字形式呈现,其效果恐怕并不乐观。卡尔维诺再说到文学作品的时候提到“轻”与“重”。

“轻”是与精确、果敢联系在一起的,与含混、疏忽无关。轻可以减轻词语的重量,请可以包含着细微的不可感知的因素,或者其中的描写高度抽象;同时也具有象征意义的“轻”的形象。

而文章中繁琐的对于战争场面的描写,恐怕恰恰是走到了“轻”的反面,变得冗长臃肿。

在序中,提到这本书是从5万字扩展到了现在的篇幅。是不是正是这种扩展,造成了现在这种阅读上的失控呢?在有这本处女作的试水之后,今后的作品一定会有更好的节奏,更突出的优点。还是非常期待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