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的反思

  自然教育的反思

    (2021年1月20日分享第486篇)

滑縣小規模學校聯盟小田小學杜冠鵬

    今晚聽了“親基金”教育基金創始人徐鵬老師講的自然教育,讓我對自然教育又有新的認識、新的信心。2018年我有幸接觸到“三親教育”(親情、親自然、親鄉土),一直嘗試着做自然課堂。中央黨校張孝德教授爲首的“三親教育”項目團隊,每年都做3-4次師資培訓和交流,強力推動這個教育。也許是新理念、新模式,學習時非常激動,滿懷激情的回來就想落實,但是學習回來又無從下手,不知道從哪開始落實。一次次的派老師去學習,回來的結果幾乎是一樣,一嘗試有困難就放下了。後來我下定決定,自己摸索着想探索一下,帶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走向田地、走向自然。雖然也取得了一點效果,也起到了引領的作用,也有一部分老師跟隨着做自然教育,但是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然教育”,最多是一次“親近大自然”的活動。好不容易老師們有了興趣,嘗試着改變自己的課堂,帶孩子走出教室,結果家長又不同意了——整天帶孩子去地裏玩,這是教學嗎?都是農民的孩子,沒有見過土地啊?不知道莊稼咋生長嗎?迫於家長的輿論和壓力,老師們又不得不老老實實的把孩子“關回”教室。我參加了多次三親教育的培訓,也努力帶領師生做了最大努力的實踐,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也知道這是一種“培根”的教育,可是一己之力無法改變大環境啊!我一度處在迷茫之中,不知道該何去何從?進困難重重,退對不起三親教育項目組專家教授的培養和支持。

    今晚聽了徐老師的課,我知道了如何迴應家長——自然教育不是帶孩子去地裏玩,而是讓孩子在大自然中體驗生活、體驗大自然的神奇,從而激發孩子們保留創新激情和意識,激發孩子們獨立思考的意識;我知道如何激勵老師——自然教育不是獨立的課程,不是教學之外的任務,可以把自然教育融入國家課程,可以把學科進行單元重組,可以跨學科融合,可以進行項目制學習,讓教育任務更輕鬆;我知道了如何激勵學生——讓你們去大自然中去不是爲了學知識,更不是給你們增加額外的學習任務,而是激發你們追求真理的信仰,激發你們探索自然、瞭解自然的信心。從而也改變了我的思想,徐老師說不是你們學校底子薄,也不是你們沒有人和錢,關鍵是你們缺少兩樣東西:一是缺少想改變的勇氣;二是缺少迅速想改變的信念,也就是說缺少觀念和勇氣。最好的方法就是動起來,馬上行動起來,把教室的課程遷移到新的環境。走出教室,你就走上了成功之路!做自然教育,不是教動植物的知識,而是激發好奇心、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