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上午同事监考回来就说,语文试卷题型变化极大,很多孩子蒙圈了。去教室一看,宝宝们脸上便如同开了染坊,表情那叫一个丰富。

      本次期末为苏州大市统考,昨日初三的试卷题型就非常灵活新颖,今日初二试卷亦如出一辙,无论内容还是版面布局,都让人耳目一新:“序言·印象苏州”、“扉页·名胜苏州”、“主页·经济苏州·文学苏州”、“后记·地名苏州”……一张试卷看下来,如同打开了苏州地域文化的宣传册,各种考点穿插其间,既考查着学子的语文素养,又让人于不觉间感受着苏式文化的魅力,这种变化着实可喜。

        语文本就博大精深,其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还有“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每个阶段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都是值得商榷的,但不变的,课堂只是打开一扇门,让学子得以窥得语文奥秘,从而产生好奇游历之心。

      就本质而言,语文来自于生活,生活即是语文,语文涵养的是人的灵魂。可不知从何时开始,语文也成了“为了考试而考试”的存在,题型固定,内容固定,课堂上考什么教什么,学生考什么学什么,当一切变成了功利的操作,语文也便黯然失色,情怀诗意梦想远方,只要和考试无关,通通可以抛之脑后,这不得不说,是语文的悲哀。这些年来,功利的导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考试机器”,或许他们可以在考场上披荆斩棘,可内心深处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那与之相关的“柔软”、“温情”、“悲悯”的情怀,又岂是一张张考卷可以“刷”出来的!

      好在,而今的语文考试终于不再是可预见的冷冰冰的考题,它终于有了那么点该有的样子,一道道听说读写,彰显着你的思考感悟,一篇篇文章传递的,是你的情感表达。文学的底蕴,文化的薰陶,都需要通过你理解去思考去表达--这样的试卷背后,才站着一个你,一个正在成长的你,素养有参差,水平有高下,能力有大小,但那每一个都是无比鲜活和真实的。

      这样的改变,也预示着语文的区分度将越来越明显。真正的高手过招,最后的输赢,一定在语文上,因为语文没法速成,语文素养是童子功,离不开长期“听说读写思”的修炼,课堂只用于开悟,老师只能点拨,悟到多少,还要看你的内在修为--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的孩子,越往上走,越是感觉语文吃力,或者语文始终难以提升的原因。

      就拿这张初二语文试卷为例,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开篇“序言·印象苏州”这一版块主题词极为醒目,考点却还是生字词、古诗文、名著和语言灵活运用。一段介绍大运河苏州段人文风貌的文字,两个汉字两个拼音一句改病句,都是常规题型,上手并不困难,可第2题古诗文默写,却一改以往填空的形式,摇身一变,成了根据主题写诗句,学子需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才能给出相应的答案,死记硬背肯定出问题,有人一句也答不出,也有可能。

      第二版块“阅读理解”中,“扉页·名胜苏州”考的古诗赏析和文言文,内容均与虎丘有关,曾去虎丘游历,或者对地域文化比较感兴趣的孩子,理解起来肯定会更胜一筹。而“主页·经济苏州”版块,非连续性文本的考题形式并不陌生,但若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对身边疫情之后为复苏经济而独创的“姑苏八点半”,自然似懂非懂,做起题目一知半解也不足为奇。“主页·文学苏州”推送的,亦是一篇与苏州地域有关的散文。这棵“楝树”或许就长在小巷深处,田间地头,可孩子若从不关心,从不在意,此刻读这篇文章,又能如何飞快把握作者的情感走向?

      最后这篇作文,孩子纷纷吐槽,其实细细读题,给出的要求很明确,可还是有很多孩子蒙圈,这决不仅仅是“以地名为话题”的题型难倒了他们,生活固然单调,但与我们相关的每一个地方,或多或少都发生过故事,都承载着感情:童年的村庄、故乡的山林、古老的街巷、周边的小镇、公园,抑或一个你所向往的地方……你若有情,生活处处是情,你若有心,周边到处是景,没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你也可以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只是没有阅读底蕴,缺乏生活体验,整日泡在题海中期待速成的孩子,怎样才能拥有一颗细腻柔软的心,去感知、去思考、去表达?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若想有所提升,还是放慢脚步,摒弃功利,让孩子回归生活吧,让他们能有那么一点时间走进自然,感受阳光温暖,四季轮回;让他们能和亲朋相伴,感知亲情温暖有情可贵;让他们独自一人,也有音乐相伴,有体育健身,有书本滋养--当他们热爱生活,渴望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他们的语文一定不会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