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搭積木的方法構建知識

相約讀書打卡第525天,我是來自山西太原的史文霞,今天的讀書內容是彼得·布朗、亨利·羅迪格三世、馬克·麥克丹尼爾所著的《認知天性》第六章《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第四節|《用搭積木的方法構建知識》第五節|《有人喜歡看說明書,有人喜歡動手試錯》

結構構建,就是我們在接觸新資料時提取核心觀點,並從中構建出一套完整的心理框架。這些框架有時被稱作心智模型或心智圖。水平較高的結構構建者能更好的學習新資料,而水平較低的結構構建者則很難摒棄無關或相牴觸的信息,導致自己被過多的概念干擾無法總結出一套可行的模型(或整體結構),也就無法爲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高級結構構建者開發出的技能,可以讓他們確認基礎概念,確認關鍵建築羣,以及辨別新信息是可以在更大的結構和支持知識中作爲補充,還是放在一旁當做多餘之物。相反,低級結構構建者分不清主次,不知道什麼信息更爲合適,什麼需要摒棄。結構構建是一種由意識和潛意識形成的規範:判斷東西是否合適,是可以增加特點、能力與含義,還是多與無用。

一個更簡單的比方,你的朋友如不能從一大堆無關的事情中提煉出主要觀點,這個故事也就沒人愛聽。故事也是結構。講故事也是結構構件。

我們在課本中提出問題,有助於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要觀點上,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將低級結構構建者的學習表現提高到高級結構構建者的水平。問題可以讓學生更完整地歸納課本內容,其效果好於低級結構構建者自己的總結。

邁克·埃伯索爾德以及兒科神經醫師道格·拉爾森的觀點:培養反思自己經歷的習慣,把這些經歷組織成一段故事,可以強化學到的知識。結構構建理論或許可以爲解釋這種現象提供一個思路:反思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以及下次該如何改進纔有助於分離出關鍵概念,把他們組織成心智模型,而且在今後應用這套心智模型的時候,也可以鞏固並構建已經學到的知識。

有人喜歡看說明書,有人喜歡動手試錯

另一種重要的認知差異存在於“規則學習者”和“案例學習者”之間。規則學習者傾向於提煉出基本規則,來區分研究的案例,在以後遇到新的問題時,他們可以把規則當做一種手段給新問題分類,並選擇合適的解決辦法。案例學習者則傾向於記住具體的案例,而不是基本原則。當遇到不熟悉的案例時,由於不理解分類或解決問題所需要的規則,他們只能從最近記住的案例中尋找共性,那怕這個案例與新問題不太相關,不過在比較兩組不同的案例,而不是一次只專注於學習一個案例時,案例學習者總結基本規則的能力或許會得到提高。同樣他們更有可能發現不相關問題的普遍解決方案,前提是他們能對問題進行比較,並試着發現問題背後的相似性。

在分析出這些相似之處後,學生一般都能拿出一套策略,也就是將大股力量分解成小股沿着不同的路徑輸送彙集到目標上,以致在不引爆地雷或不損傷健康組織的情況下摧毀目標。這樣思考的好處在於,在弄明白了這種普遍的、基本的解決方案後,學生就可以解決很多涉及匯聚的問題了。

同低級結構構建者與案例學習者相比,高級結構構建者與規則學習者能更好地把所學用在不熟悉的環境中。

布魯斯·亨得利的買車皮和買鞭炮完全是兩件事,但兩者背後的供求關係原則都是一樣的。你要買對車皮,理解生意的運作方式,這是訣竅。除非你在工作中理解背後的規則,並能將這些原則構建成一個大的結構,而不是簡單的相加,否則知識永遠都無法成爲訣竅。訣竅是指你學到了就能親自動手操作的東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