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幹老師《凡卡》一課教學有感

一.談話中教會孩子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以輕鬆的交談,引導孩子們學會概括長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開課伊始幹老師藉助課文的插圖,引導孩子快速捕捉畫面上的主要信息,“誰在哪幹什麼?”;接着填補凡卡和爺爺分別在哪裏?;再想凡卡寫信的目的(凡卡在城裏生活的怎樣)。

教師小結後,大屏透出一個答案,供學生參考。

二.教師已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讓孩子們讀,並思考這樣寫能否打動你?

三.通過用心朗讀凡卡寫給爺爺的信的主要內容,概括出凡卡在老闆家所受苦難(捱打,捱餓凍) 期間通過欣賞凡卡眼中的莫斯科,體會到繁華的城市與凡卡比他的生活形成的鮮明對比。初步感受環境描寫的作用。

有着悲慘命運的凡卡,在聖誕節來臨之時,只要一個裹着金色糖紙的糖果,而這小小願望卻很難實現。

期間幹老師對孩子們的朗讀進行了細緻的指導,孩子們漸入佳境。

思考:凡卡的這封信能讓這篇文章流芳百世嗎?

四.學習凡卡和爺爺的鄉下生活。

凡卡和爺爺在鄉下也過着苦難的生活,寄人籬下、沒有前途。

孩子們在朗讀中認識了鄉下的做守夜人的爺爺,也瞭解到凡卡和爺爺在一起快樂,幸福的生活。

五.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孩子們深入思考凡卡的兩種命運:要麼死去,要麼成爲欺負別人的夥計。

六.探討本文成爲流芳百世傑作的原因。

1.把不同時間的故事巧妙的編進一篇文章。

(鄉下生活,學徒生活,寫信時刻,未來結局)

2.對比:用貧窮鄉下的幸福生活,來反襯城裏當學徒的悲慘生活。強烈的希望與徹底的絕望。

3.留下懸念:一個非常特殊的結局。

七.鏈接生活,昇華主題

把2006年山西萬榮縣的黑窯廠利用童工做苦力的事插入其中。

不做“凡卡”。

不做奴役“凡卡”的“主人”。

對讓“凡卡”過着痛苦生活的社會,堅決地說:不。

老師希望未來的世界,連冬天也能夠像這樣美好——文中描寫鄉下自然風光的段落結束。

本課教學時老師重點放在:瞭解一個偉大的文學經典是如何創作出來的?通過對文本的大膽剪裁,梳理了課文的三大方面內容。並通過最後教師的總結,讓孩子們清楚地知道 文章在佈局謀篇時的用心和巧妙。而體會作者思想感情表達時,老師引導孩子們通過朗讀去完成。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忘培養孩子們準確的概括課文內容的能力。

幹老師的這種設計大膽,引導的深入而自然,孩子們學得酣暢淋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