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望胡楼最书》观课感

干老师教授这课时面对的是有着相当阅读经验和一定预习能力的五年级孩子,在此课之前,孩子们刚刚学委群《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对苏轼有了一定的了解。

授课之前先从检查预习开始,巧妙地结合教室里人物的年龄,很好的理解了三首描写荷花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成长中的孩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年轻的马老师

留得残荷听雨声。——老了的干老师


以上这部分内容都是干老师在听课时针对马老师课堂上遗留的问题进行的及时补充,不得不佩服干老师对课堂敏锐的洞察力,这既是大量阅读和实践的积累,也是人生阅历的沉淀。

在学习古诗,尤其是高年级孩子学习古诗时为了避免单调的教师讲解,甘老师采用了列表格的方法,并把两首诗进行了对比,先从表层理解两首诗的内容。

结合画理解诗句含义加深记忆,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白雨”,并让学生理解“生活”和“文学”的区别。在翻译古诗时,让大家不要一味的追求逐字去译,同时对参考资料也不要盲目的相信,凡事都要有自己的思辨力。

这首诗的深入理解是引导孩子们看到诗背后大写的人。这首古诗在教学时不单停留在对诗歌字面意思的理解和反悔,重在引导孩子把自己的人生与诗歌编织在一起。 最后,课堂中的女孩发言也让我们看到了老师在课上的引导达到了极致。老师把苏轼的几首是个编织在一起的更让我们看到了这节课的深层次目标和教师的文学素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