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兰特:做好这三件小事,能让一个人快速成长

今天接着讲《为什么精英这样沟通最高效》第三部分内容。

上一讲里说到,之所以大部分人都不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没有刻意去训练输出能力。

但有朋友会问了,我知道输出很重要,但我就是不会输出,也不知道怎么输出,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在书里给咱们列出了很多有效的输出方法,总体来看,分为写、讲和行动三方面。



1

写出来,哪怕只写三句话

先来看看写。


写,就是动笔去写东西,包括做读书标注、做笔记、写日记、写读后感,甚至写博客,写朋友圈等等。只要是和写相关的,都建议大家去尝试。

比如,读书时做标记。遇到好词好句,用笔勾画出来。别看这小小的举动过,它就能调动运动神经,也是一种很好的输出。如果能用笔在书旁边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想,哪怕几个字、一句话,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在读书时,建议手边一定要准备一支笔,用来随时勾画。

再比如,写读后感。很多朋友会觉得写读后感非常麻烦,尤其不知道该怎么去写。这里告诉你一个方法,就是把读后感拆分成三个部分来写。

第一部分写在读书之前,对这件事的看法,第二部分写看书后获得的思考,第三部分写自己后面准备怎么去做。也可以简单理解为过去,现在和将来。

有了这个方法后,我们会发现写读后感会非常简单,而且能联系到自己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读书学习时,没必要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我们要记录的,应该是那些能够激发我们思考,让我们顿悟,也就是感觉恍然大悟的内容。其实一本书、一节课里,只要能有三个点对我们有用,就算足够有收获了。

所以,无论是读书、上课还是开会,只要我们能在一次内容的输入过程中,记录下自己三个顿悟,以及根据顿悟,应该去做的三件事情,已经足够优秀了。

另外,写日记这个方法也非常有用。很多朋友会觉得每天写日记很麻烦。但是,写日记确实能够整理当天的工作与生活,能强化我们当天输入的知识,对成长非常有用。

如果觉得麻烦,可以用作者建议的“五分钟三行”法写起。

也就是每天晚上睡前,花五分钟时间,写三行日记。内容和上面类似,就是当天获得的三个启发,应该改变的三个事情。当然,一开始写不了三个,写一个也是OK的。长期坚持,就会有好的效果。

在写这个部分,作者还建议大家,最好能在互联网平台上写东西。无论是在微博上发发感慨,还是把日记和笔记发到自媒体平台上,都有利于我们获得更高质量的反馈,提升我们的水平。

当然,联系到咱们的现实,不建议把朋友圈作为输出的主战场。

因为朋友圈是一个熟人圈,里面有我们的家人同事朋友,本质上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社交关系的延续。我们的思考,往往会更宏大,放到熟人圈里,会容易被误解,损害关系。

所以,对外输出时,最好选择简书、微博这种陌生人圈子,我们才能放得开,也才能获得更高质量反馈。


2

说出来,哪怕自言自语

好,说完写这个输出方法,我们再来看看讲。

讲,就是通过语言来输出。在作者看来,无论是大声朗读,当众演讲,做直播,还是给其他人讲解知识、观点,甚至闲谈、找人倾诉,甚至自己做祈祷,或者自言自语,都属于讲的部分,都能帮我们强化输出。

比如,在我们进行当众演讲,或者做直播时,这个行动,就会激发我们体能的肾上腺素,帮助大脑提高专注力和判断力,从而提升能力。

这里的当众演讲,不一定非要在有很多观众的舞台上那种正式场合,几个朋友聊天时,和家人们吃饭聚会时,我们都可以来上一段。长期训练下去,我们的口才和交际能力,会获得很大提升。

除了当众演讲,我们还可以通过讲解、分享知识来提升输出。

科学家发现,在我们给别人解说的过程中,大脑中原本的含义记忆,就会变成情节记忆。所谓含义记忆,就是对这个知识本身内容的记忆,而情节记忆,指的是运用这个知识时的记忆。

比如你知道这是自行车后,自行车就成了你的含义记忆,而你骑上自行车后,自行车就升级成了你的情节记忆。情节记忆,要比含义记忆牢固的多。

所以,当你给别人讲解,分享自己所学知识的同时,你也在创造自己的情节记忆,这样对这个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就要上一个台阶了。想要记住的事,不妨用自己的语言给别人讲一遍。

当然,即便我们没有演讲和讲解的冲动,那找个人倾诉,或者和朋友闲谈,也可以成为很好的输出训练。

我们在倾诉或者闲聊时,精神往往得到了很大的放松,这有助于我们记忆力的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输出,没准还能找到了新的方法和灵感,也更有可能获得对方的好的建议和帮助。

所以,遇到什么事,别憋着,找人说出来,这也是提升我们能力的一个方法。


3

行动起来,做好今天的事

说完写和讲,最后我们来看看行动。

其实写和讲,本身就是一种行动。但作者在这里说的行动,更多强调的是去实践知识。也就是把我们输入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工作与生活中去。

举个例子,即便我们通过学习,知道每周进行两个小时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的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但如果我们接下来没有去运动,那么这个知识点,对于预防老年痴呆一点用也没有了。

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道理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去。

在行动这一节里,作者给出了一个极好的建议,就是今天只想今天要做的事,且把今天要做的事完成。

有时候,人想得越远,就越容易给现实踩刹车。其实大多时候,我们没必要想太远,只要做好当下的事情,通过输入与输出的方法,把它做到极致,就能开启更好的明天。

就像我们上面所讲到的这些输出方法一样,如果我们在其中找到那么一两件事,坚持每天做下去,就算没有浪费这段听课的时光了。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为什么精英这样沟通最高效》这本书的内容。

在第一篇里,我们了解到,很多人之所以很努力却没有成果,是因为我们总是习惯于输入,而极其缺乏输出。没有输出,造成我们能力提升缓慢,得不到重视与机会。

在第二篇里,我们讲了提升输出能力的三个原则。相比输入而言,我们输出的内容要占到七成。同一个知识点,两周内至少要运用三次,最后,我们还要获得高质量反馈,通过自己的反思和请教身边的高人,来提升我们的输出品质。

今天,我们讲到了一些具体的输出练习方法,包括写、讲和行动这三方面。无论是写笔记,写日记,还是当众演讲,分享知识,找人闲谈和倾诉,对练习输出都很有帮助。

总之,精英人群之所以效率高,沟通能力强,就是因为他们长时间养成了大量输出的习惯,因为善于写作、演讲和行动,所以获得了更多能力、机会和关注,个人的知名度和品牌也因此比普通人要更高。

所以,想要成为精英,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训练我们的输出能力。

好,《为什么精英这样沟通最高效》这本书就分析到这里,感谢你的阅读,我们下本书再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