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夏”是什麼意思——民族區別與主義 華夏民族是專指漢民族 民族區別與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的誕生和隱藏 世界動盪,捲土重來

如今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人用“華夏民族”來自稱,就有愛思考的朋友產生了疑問:“華夏民族”到底是什麼民族,“華”是指“中華”,那麼“夏”到底是指什麼呢?

華夏民族是專指漢民族

這裏面有個大家不以爲意的概念混淆,就是常說中國人都是華夏子孫。但是對當代中國人來說,可不僅僅是“華夏民族”。因爲“華夏”實際上是特指漢族,而包含了五十六個民族的統稱應該是“中華民族”。

所以我們看到官方的正式文件上都是用“中華民族”,並不使用“華夏民族”。

這個稱呼從何而來呢?看起來好像歷史很久遠的樣子。

其實這都是一些概念的定義,只看時代的遠近而已。我們稱“中華”、“中國”、歷來都是包括了各民族人民在內的。因爲對於中國文化歷史來說,華夷之辯,蠻漢之爭,其實都是兄弟內鬥。

中國人歷來就有民族觀。在春秋時期,甚至上古,就有了“華夷之辯”。左丘明的《左傳.定公十年》就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是不同的生活環境造成了部族文化區別,逐漸形成了民族概念。

這裏就出現了“夏”,“華”。這是互文,裔與夷同,夏與華同。到了今天,在發“華”、“夏”兩個字的發音,要是舌頭打滑,其實就是一個音。華、夏兩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但是後來逐漸形成了不同定義。

唐朝孔穎達所作的《春秋左傳正義》: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稱中國是“禮儀之邦”,用“夏”字更加合適。這應該是源自“夏朝”。

“夏”的本意是夏天,在一年之中氣候最爲溫暖,是動植物生長繁衍最爲繁盛的季節。大禹之子啓建立王朝時,取萬物生長最爲旺盛的季節“夏”作爲稱號,寓意強大繁榮。而作爲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在歷史和人文中的影響是巨大的。

夏朝認爲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是萬民人心所向之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因此夏朝統治地區,被稱爲中原,中國就是中原之國。

所以《說文解字》就直接說:“夏,中國之人也。”當時的人自稱“夏”,和我們今天自稱是中國人的意思差不多,可能帶了一些驕傲和自豪在裏面,但是更多地是爲了和其他文化種羣作出區分。

而作爲當時的文化中心,中國人的禮儀很莊重,稱之爲“夏”,中國人的服飾相對也更華美,稱之爲“華”,所以“華夏”一詞,其實就是“好看的禮儀之邦,中國人”的意思。

我們知道,當時的漢人圈實際上只有中原一小塊,不過在古人眼中和心理,雖然“華夷有別”,但“天下”都是我的。

民族區別與民族主義

在中國歷史上民族之別早就有了,但是並沒有民族主義。

爲什麼我們對蒙古人、滿清人沒有像日本人那麼仇恨?就是因爲在古代,沒有民族主義的概念。在問鼎中原的戰場上,實力決定一切,蒙古人強,建立元朝,那麼就歸他們來制定階級,而滿族人強,建立清朝,那麼就是他們說了算。漢人在元朝、清朝做官,爲政權服務的人不在少數,爲什麼不會被仇視?

這個道理其實和先秦能人異士合縱連橫,擇木而棲,和三國時期英雄輩出,擇主而事是差不多的。誰先進、誰強大、誰就是“華夏”、誰弱小、誰落後,誰就是“夷狄”。

爲什麼我們對日本人如此仇恨?戰爭罪行之下,是全民族的同仇敵愾。近現代民族主義已經形成,“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已經根深蒂固,特別是我們處於劣勢,更加容易激發仇恨。

假如在中日海戰中,中方大獲全勝,一舉吞併日本全島,大和民族成爲中華民族中的第五十七朵花,那麼我們會不會稱中日戰爭中犧牲的將領、戰士爲“民族英雄”?

大概率不會,他們會被稱作衛青、霍去病一類開疆拓土的英雄。

這就是民族主義的侷限性,要讓位於政治、權利、戰爭、強勢。說得好聽點,是“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實際上和資源、利益比較起來,在現代社會,民族區別性顯然沒有那麼重要。爲什麼全世界體量最大的國家,卻是一個移民國家?而那些政教合一,民族主義膨脹的國家和政權卻相對落後?

越文明,越去民族主義化。

話雖然難聽,但是不是這個理?

幸運的是,我們今天就處於一個多民族、大一統、和諧共存的富強國家。

民族主義的誕生和隱藏

爲什麼有專家提出岳飛不是民族英雄?不要以爲專家是白癡。

從整個中國歷史來看,宋金之戰就是兄弟內鬥。岳飛、辛棄疾我們固然可以稱之爲民族英雄,但是放到大的環境下來看,實際上他們都是爲了漢人政權,說得再透徹一點,都是爲了當權者,或者說漢人的利益來鬥爭。歸根結底都來自對羣體既得利益縮減的不滿。

這叫“家國情懷”,而不是民族情懷,也不單純是忠君情懷。

我們當然可以稱他們爲漢民族的“民族英雄”,那麼其他少數民族又如何面對呢?而團結所有民族是新中國的重中之重,民族主義雖然在孫中山的“舊三民主義”中排在第一,但隨着“新三民主義”對其內容從反清到反帝的更迭,實際上已經被拋棄了。

民族主義是現代工業的產物。

中國歷史上有民族主義的基礎,有民族主義產生的條件,有政權對民族主義的煽動,唯獨缺乏對普通民衆民族主義的教化。

換句話說,有民族文化區別,有民族利益衝突,有人在高喊口號,唯獨老百姓不相信。

爲什麼會這樣?因爲統治階層並沒有把普通老百姓當回事,教育都不配給,只要幹活納稅,沒有思考的空間,結果到了需要民族主義的時候,煽都煽動不了。

這就是爲什麼中國人在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帶路黨、賣瓜果送水者特別多的緣故,因爲上層打仗,與我何干?爲什麼南北朝時期皇帝年年換,一會兒鮮卑族,一會兒漢人,老百姓卻熟視無睹?因爲他們是真正的沒有思想的社畜。

實際上民族主義興起是到了近代,章太炎、梁啓超、孫中山是最早“民族覺醒”的政治家,並把“民族意識”作爲政治工具。形成一種思想,並指導行爲——這才成爲一種“主義”。

特別是孫中山先生提出的“驅除韃虜”,成功推翻了滿清王朝。但是一旦革命成功,他就不再喊驅除韃虜了,民國的憲章直接延用了清帝退位詔書裏的“五族共和”。

而“華夏民族”、“炎黃子孫”這些口號,大家不要以爲有古書出處,就影響深遠,實際上這些口號登上歷史舞臺,正是章太炎一幫人滯留日本的時候搞出來的。

隨着“五族共和”的提出,民族主義被暫時拋棄。“華夏”專指漢人的意思淡化下去,但是已經成爲了固定詞彙,意思也就不再改變。只不過我們現在都使用“中華民族”,這纔是精確意義上的祖國大家庭。而很多人用“華夏民族”來通指全中國人,實際上有錯誤,不過沒人較真罷了。

世界動盪,捲土重來

現代社會,由於世界縮小,國家之間互相傾軋、資源爭奪越來越劇烈。這是工業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自己要壯大,就必然出去搶佔。而民族主義的基礎——種族區別一直都在,民族主義的條件——利益衝突也逐漸擺上了桌面,民族主義的基礎和條件都已經滿足。

如果再加上煽動、教育,民族主義勢必捲土重來。

特沒譜和他造成的如今局勢就是典型例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