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喫街上

雖然已是寒冬臘月,卻沒有剛入三九時的凜冽。我們一行下榻澤天賓館。放好物品,穿過一座大橋,來到一處小喫街。

街上有各樣小喫:有稀飯、油條、包子的,有賣餃子的,有賣重慶麻辣魚頭的……過路的,找喫食的,熙熙攘攘,煞是熱鬧。

一路前行,來到了一個不起眼的、非常狹窄的小門前:,這條街的小喫不錯,樓上開的是什麼小喫呢?帶着疑問,擡頭一看是牛肉湯鍋。真是不顯山不露水,原來小喫街藏龍臥虎啊!

這裏的裝修古雅中藏着西方元素:用木框造型,每一間似隔斷,卻又能從空格之中彼此相望,既不會被打擾又不會被完全隔絕。牆上貼着牆紙,遠看像水墨畫,近看是抽象派系列。

一張坐10個人的大圓桌,仿木紋大理石桌面中間一個圓洞,都知道那是放鍋的地方,周圍一圈圓圓的可以做什麼呢?帶着疑問坐在那裏,聽着大家東一句西一句的聊,偶爾也插一兩句嘴。

面前的盤子裏放着不鏽鋼刀叉,一個小紙包,一雙黑色的木筷。用手捏了捏,好像一副極短的筷子。黑色筷子挺沉,前面是一段白色的金屬,比平時用的筷子粗多了,怎麼才能夾起食物呢?試了一下,夾不住食物啊!

旁邊的同事看了,拿起紙包撕了,原來是短竹筷,然後擰在黑色的筷子上,哦原來如此啊。於是拿起另一支短木筷,也學着安好了另一支筷子。高興的是又知道了一種新物件,一絲羞愧飄過,原來很少出去喫飯,自己竟落後到筷子怎麼用都不知道了。

湯鍋端上來了,飄香的鍋裏有牛肉、有各種小菜。服務員端來個一杯子,好似一個放大的雞尾酒杯,裏面裝滿了糊狀的東西,弄你不明白是什麼,喫的?喝的?10個人那麼小的一杯怎麼夠?

然後又看向湯鍋的外邊,那一圈平整的地方,看着像不粘鍋,大膽猜測,是做燒烤的,邊喫邊考。好像網上早就有使用這種類似的鍋的。

這是服務員走過來,端起了特大雞尾酒杯,用勺子舀起裏面的糊糊,澆成一個餅的形狀,看着同事一副瞭然的樣子,看來開始迷糊的還真不只我一個人。

單個刀叉的功能大家都知道,怎麼使用協調使用就都有點忐忑了。翠翠就用左手拿着叉子,插在牛上,右手拿着刀切肉,剛使用真是不習慣,彆扭。心裏說不曉得切成片,煮起快,也好夾菜。

在一次又一次的刀叉配合,不一會兒就協調了。

鍋裏冒着熱騰騰的霧氣,牛肉和各種菜品翻滾着波浪。喝一口牛肉湯,渾身都覺得暖烘烘的。

主人舉杯感謝大家不畏嚴寒來開展工作,道着辛苦。客人客氣的連連表示不辛苦、應該的。

現在的酒文化文明多了,主人舉杯,勸大家盡興,不會喝酒的就喝飲料,沒有了過去的強行勸酒。

喝湯喫牛肉,就着各式燒烤,一個個喫得心滿意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