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试论作文教学中的积极素材》的点评1

《试论作文教学中的积极素材》一文写于2018年暑假之前,那一年正好带完一届初三。自己看这一篇小文,总是觉得有一些不伦不类,因为我是用心理学的理论来分析作文教学的。其次,最后一个部分,就是如何运用“积极素材”这个概念以及相关原理,来推动写作,写得还很不够。

成为学习者大象项恩炜老师的点评:

从真实问题出发,进行思考;

把现象做了提炼,进行命名;

对知识做了分类,形成结构;

更难得的是,最后提出了指向操作的策略。

无锡市一中杜宗汾老师的点评:

觉得有较多的理论色彩和学术色彩,还运用到心理学方面的一些理论,于我而言,只是学习罢了。与"积极素材"相对应的"消极素材",你似乎未置一辞。如果比对着举例展开,是否可给读者更清晰的信息?

广东王不了老师的点评:

梅老师,您的论文拜读了两遍,受益良多。「积极素材」是您首创,这是个很有意义的新词,它本身就是对现有写作教学的反思。

教育类的书我读得很少,语文方面的论文就更少了,所以,下面的感受多半只是门外汉的一点看法,我姑妄言之,您姑妄听之吧。

1、「作文教学中的积极素材」本身是个值得写至少一本专著的大题目,一篇论文,恐怕很难谈透。我想,这也许是您觉得「不够完善」的最主要原因,即篇幅不够。

2、积极素材概念的界定。这是个极有价值的概念,但我以为,本文对积极素材的定义与描述似乎稍稍繁复了一些,而且大多是通过与积极词语、自传体记忆的勾连、与消极素材的对比来侧面描述。如果能用更简洁的方式正面界定,肯定更好。当然,这个问题您想必在构思时就已考虑过,正面定义,确实难上加难。

3、整篇文章,我中午初读时是一口气读完的,十分畅快!有些地方,比如《心中的星》但读第二遍时,感觉有些联想到的案例和概念(如第二部分「什么是积极素材」和)似乎删去更好。

如果简洁一点,这篇论文我的读后感就是两个词:启发(学生对素材和写作技法表现出不同的迁移能力,原来与素材本身有莫大的关系!),感动(您的价值观是我深感认同的,而您的实践与洞见不只让我佩服,更有一份感动)。

无锡省锡中实验学校肖敏娟老师的点评: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从儿童教育学方面,从一些理论家和实践家,加上自己的实验,提出了自己新的视角:积极素材,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想起了起源于计算机的“深度学习”。

素材是什么?是生活的原生态。

积极素材是什么?根据你的心理学原理,应该是在特定情境下能被清晰唤醒,能细节呈现,能重新整合,带有情感体验,并能深切理解,可创造运用的生活素材。

而消极素材是什么?是沉睡无法唤醒的,模糊的,感情单薄,理解肤浅的,无法被运用的生活素材。

积极素材的特点可围绕积极素材的概念理解,所以积极素材概念的提炼显得尤为重要。

积极素材的积累与理解,整合与解剖,运用与创造,应该是写作过程中的要义。

本文如果从论文写作的角度来说的话,我感觉前人的理论援引较多,自己理解的部分还不够透彻,这一部分内容还得加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