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24天  图书原文:P243  刻意练习

原文约300字左右,阅读需1分钟

拆书家要特别留意一种偏差,就是学习者把讨论和演练的目标误解为解决场景问题,而不是在场景中应用所学技能。这两个目标并不矛盾,但侧重点不完全相同。

在拆书家们的实践中,A3环节出现这种偏差的概率很高。

拆书家给定的A3场景越是贴近学习者的经验,越让学习者感同身受,学习者就越倾向于讨论场景问题本身的解决方式。如果拆书家发现大家在讨论中出现了偏差,就要及时澄清,说明我们演练的真正目标不是解决场景中的问题,因为可以有很方法解决这种题。但请大家务必应用刚刚在R+1环节学到的方法,用在特设的场景中,这样能实现A3的目标:激励学习者在现场就开始应用新学技能。

what:昨天讲了如何教导学员互利共赢,今天讲的是教导学员的过程中常见的误区,授人以鱼,而忘记了授人以渔。

why: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是,授人以鱼真的是比授人以渔更爽,因为现场能看到结果,而且学员解决鱼的问题会比解决渔的问题更爽,据调查,90%的成年人更喜欢解决“鱼”的问题,所以,这个对于老师来讲,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学员不认为“渔”很重要,还可能会认为老师没有抓住重点,忽略了“鱼”的问题,而发起投诉。

听起来很扯,但事实如此,所以,这里我们需要说一个真实的问题:到底是授人以鱼重要还是授人以渔重要,要看学员的选择,但从老师的角度,如果满足了授人以鱼的前提下,还是要努力的去争取授人以渔。

how:如何授人以渔呢?这里就需要使用我们今天要讲解的方法了。

1、给出演练场景。第一个很重要的是先要能达到练习学到的方法的目标,如果不能达到练习的目标,本身就没有意义了。在这个环节很重要啊,后续可以不断的去迭代,最好是能够做到2个演练的场景或者3个演练的场景去选择一个。

2、强调方法的学习。在学习和演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的把学员拉回到学习方法论的境界,因为方法论可以解决的是一系列的问题,而不是单个问题,这很重要,因为方法论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解决一类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解决一个问题。

这个过程最容易出问题的是角色错乱,我们的角色是引导者是老师,而不是学员的问题的解决者。

3、检核学习结果。在这里,可以在最后,以提问的形式来帮助学习者来回顾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论,如果能够列出一个计划,那就更好了。这里可以参考前面的A2,如何制定简单有效的行动计划。

where:这个方法适用的是团体学习,对于个人学习,应用起来会有点难度,如果学习能力强的伙伴,可以考虑一下这种办法。其实古代也是有案例的,一个人下棋,转换角色。

实践应用:

试着把自己最得意的方法,发布给学员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