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的認知能力也會天差地別(一)

相約讀書打卡第528天,我是來自山西太原的史文霞,今天的讀書內容是彼得·布朗、亨利·羅迪格三世、馬克·麥克丹尼爾所著的《認知天性》第七章《終身學習者基本的基本》第一節|《雙胞胎的認知能力也會天差地別(一)》(因爲神經迴路的塑造不同)

大腦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塑、可變的,能夠憑藉每一次新任務,重新組織自己。

作者約翰·布魯爾認爲,人在出生時大約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也叫神經元)。連接神經元的是突觸,神經元通過突觸傳遞信號,在出生前後很短的一段時間裏,人會經歷一段“大腦突觸形成爆發的時期“。在這段時期大腦會自行發展:神經元會長出細小的分支,也就是軸突,它們向外伸張,尋找其他神經元上的小突起,即樹突。當軸突與樹突相碰時,突觸就形成了。一些軸突爲了找到目標樹突,必須延伸出相當遠的距離才能完成神經迴路的組建(這段路非常困難,對精度的要求也很高,布魯爾將其比作一個人找到穿越美國的道路,從西海岸到東海岸與等待自己的另一半相遇)。正是這種迴路,讓我們能夠感覺、認知、具備運動技能,包括學習和記憶,也決定了一個人運用智力的潛能與極限。

人在一兩歲時,突觸的數量會達到頂峯,比成年後的平均水平大約多出50%。之後,突觸數量的增長會比較平穩,直到青春期前後。經過了青春期的爆發增長後,大腦有一段時間會去除突觸,因此突觸的數量開始減少,在16歲左右,大腦發育成熟,這時突觸大約能形成150萬億個連接。

部分神經學家認爲,那些我們用不上的連接會退化並消亡。他們還提出在早期刺激儘可能多的連接,在今後的歲月裏,就有希望保住它們。另一種理論則認爲,腦部迴路的增長與篩選是由基因決定的,人們對突出的去留基本無能爲力。

神經學家帕特里夏·高德曼—拉奇克曾對美國教育委員會表示:“雖然孩童的大腦在早期獲得了數量龐大的信息”,但多數學識是在突出的數量固定後獲得的。但我們在語言、數學及邏輯上的能力,卻可以發展到成人水平。而在神經學家哈里·T.丘加尼看來,很可能就是在小學、中學,大學以及之後的一系列教育這段時間,而不是嬰兒時間,經驗與環境刺激調理了一個人的大腦回路,也讓人與人之間的神經結構如此不同。在2011年的一篇文章中,英國一個研究心理學與社會學的團隊回顧了神經學證據,並得出了結論:大腦的結構與整體構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但神經網絡的精細構造似乎也可以由經驗來塑造,而且具備大幅修改的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