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干国祥老师《天窗》有感

看完课程实录我想要是我选公开课绝对不选这课,如果没有强大的解读文本的能力,这节课真的不好驾驭。文章叙述看起来相对平淡,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引导孩子层层深入的进行挖掘,必须要有真功夫的。否则这节课就会成了老师自问自答式的独霸课堂的自我演绎。

感谢干国祥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找对比来体会文本表现形式的特点,并借助多个文本的链接和变式的朗读让孩子自己体会到文章的主题。

开课伊始,通过小王子的一幅画,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一首诗,让孩子们感受到想象力的奇特,为本文教学做好了铺垫。

新教育的课程,重视孩子的预习。这一篇课文也不例外,孩子们在课前已经读过几遍了。第一遍整体性的自然段读时,教师引导孩子们抓住重点的词句,体会感情、心情和味道读出美感来。

第2段。暖和的晴天,要读出那种温暖的味道,有一种光线和空气射进来的亮堂和新鲜的感觉。 用声音传达出这种欣喜和愉悦的感情。
碰到大风大雨或者是被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这一段的朗读引导孩子们抓住只好读得语速慢,语气重,以此来突出孩子们当时那种郁闷无奈的心情。

经老师的指导,当男孩子再次朗读时,不仅在声音上有了变化,还加上了表情。这种有表情式的朗读,说明孩子们真正的理解了文本。

而当孩子们本想在雨中欢乐奔跑时,却被关进屋里,就要读出那种被拘禁、无奈的感觉。

关于词语“慰藉”的理解也是全文的一个亮点。通过字理分析,很好地让孩子们理解了“尉”的本义——“尸”是一件衣服,“二”是一张桌子,“小”是火,“寸”是手,这个字表示拿衣服放在桌子上烫平,本意是熨衣服。我们现在把烫衣服叫做“熨”。在理解了“熨”的本意后结合着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当你被逼着上床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与河滩,你的这个愿望是那样的强烈,在心头勃勃的滋生。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一把锄头,把心头的这些愿望轻轻地像锄草一样的锄掉,锄得好就叫做“慰藉”,锄不好就是一片狼藉。

字理讲解本义,上下文的联系理解“我”的心情,巧妙的比喻加深印象。相信这一词语教学会深深的印在孩子们的心中的。

第一遍的朗诵既完成了检查预习的任务,也帮助孩子们很好的理解了文本,做了初步有感情的朗读,同时,梳理了文章的结构。

接着,利用“文章中所用的对比”来阅读课文。

先给学生时间,以同桌为单位,在课文中找对比。

汇报时,教师先给出一组例子。然后让学生结合相应的文本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培养孩子们概括表达能力。

共找出如下对比:

1.木板窗优点与缺点。

2.木板窗和天窗对比。

3.下雨天屋内外对比。

4.下雨天,晚上,天窗上风景与你想象世界的对比。

5.天窗的晓与神奇对比。

大人的有用之用与小孩的无用之用

通过朗读改写的内容,体会神奇的想象力。

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

感谢发明想象的孩子,

感谢写下这篇文章的作者。

只要你有想象力,就算你年纪很大了,也不老,到老都是小孩。但如果你丧失了想象力,哪怕你年纪最小,你也已经老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