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講懂怎麼泡四川泡菜

網上有許多視頻是教如何泡菜的,教完之後,有沒有泡成功,你就不知道了。因爲,即使你完全照做之後,你依然會遇到第一個問題——生花。那怎麼辦?

總是有神祕的說法是,某些人特殊的人是永遠也泡不成四川泡菜的,別說泡,就是粘都不能粘,粘到就會壞了一罈好泡菜。這是不是真的?

我是四川人,與泡菜打交道,看到這些問題,想寫站在自己的角度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第一次發文章,有不妥的地方,請多指教。

我自己對泡菜記憶裏最深的是,八九歲的時候,從泡菜罈子裏偷喫泡豇豆(酸豆角)的情景。豇豆是整根泡的,每次都會拿着一根長長的泡豇豆邊跑邊喫。因爲是偷喫,不會想到把手洗乾淨再去泡菜壇偷泡菜。但從沒聽父母說過,泡菜壇整個壞掉的事。

從這點來講,這種說法不是真的。

四川人總說泡泡菜不復雜,但對外省人和某些四川人來說,還是一臉懵。

我想換種說法。與其說你是想DIY一罈泡菜,不如說你養了一罈寵物——乳酸菌。

要成功泡一罈四川泡菜必須滿足的條件是:——(必須滿足)

1、鹽水。 2、無氧。 3、乳酸菌。

1和2好理解,乳酸菌從哪裏來?

乳酸菌是自然界大量存在的微生物,隨處可見,水中,空氣中,植物和動物的表面或內部都有,人體表面和身體裏也有。

你從市場或超市買回來的蔬菜表面就有。剛從地裏摘的新鮮蔬菜和超市裏處理好的蔬菜,你想想就知道誰帶有的乳酸菌更多了。所以,要自己新起一罈泡菜水,選用新鮮蔬菜一定會比超市裏經過多次清潔後的蔬菜更容易成功。

要有夠足數量的乳酸菌,就需要給它提供適合它長期生長的環境。從這一點來看,四川的泡菜壇是最具有適合乳酸菌長期生長條件的容器。原因就是它自帶水封。

泡菜壇的壇沿水可以阻止空氣進入罈子內部,同時,又可以讓乳酸菌發酵產生的氣體能順利排出。

泡菜壇中的氧氣被乳酸菌發酵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碳擠出,壇中便出現無氧環境。在無氧條件下,絕大部分好氧菌逐漸衰滅。象乳酸菌這類厭氧菌便得到更大的空間進行繁殖。

同時,乳酸菌在生長和繁殖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乳酸,酸可以抑制雜菌生長,同時,使泡菜呈現酸味。

再來說說鹽水。

鹽水,15~25%的鹽水就可以完全抑制生物的繁殖。冬季製作的臘肉就是運用這個原理。

所以蔬菜泡在鹽水裏,壞得就慢。

泡菜鹽水的比例不一,比例小於3%的泡菜,常見的臨時醃的蔬菜,通常用蔬菜的葉菜,比較容易醃透,醃的時間短,一小時就可以喫,或者第二天更酸一點喫。缺點就是不能長期保存。

3~6%鹽水泡菜,就是最常的泡菜罈子裏的鹽水濃度,喫起不鹹,可以直接下飯。這個鹽水的濃度剛好適合乳酸菌的生長,對雜又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鹽水的濃度再高一些,乳酸菌也會受到抑制,泡菜產酸就會很慢了。

還有更高12%的,比如榨菜,一層菜頭一層鹽。醃製好之後,再脫鹽。所以,榨菜還是少喫爲好。含鹽真的很高。

鹽水還可以使用蔬菜脫水變脆,切好的蘿蔔絲,放一點鹽拌勻合,一會兒蘿蔔絲下面就是一層水。蘿蔔絲立馬就變脆了。

以上三點說完了。說點乾貨:

鹽可以抑菌,乳酸菌耐鹽好。

第一次用新壇泡菜,鹽水比例可以高一些,這樣不容易失敗。鹽份高了一個是沒辦法喫,太鹹了,第二是酸得慢,因爲乳酸菌也被抑制了,所以,適當高一點就好。蔬菜裏也有水份,所以計劃鹽水比例時,不要把蔬菜裏的水份忘記了。我自己泡菜是按蔬菜的重量來配鹽的,2斤菜2兩鹽,如果罈子中有母水,那一兩鹽就行了。

乳酸菌代謝產生二氧化碳,泡菜壇無氧,乳酸菌厭氧。沒事,別去打開壇蓋,有氧氣進入,雜菌就容易繁殖。掏完泡菜及時蓋好。

酸能抑制細菌生長,乳酸菌產酸。酸是泡菜的風味,不然就不叫喫泡菜了。酸味是根據泡製的時間來的,泡的越久越酸。不想喫太酸,就泡短一點。還有就是越厚的菜越耐泡,比如蘿蔔,泡上一年都沒事。越薄的菜越不耐泡,比如包菜,白菜,泡上一整天就很酸了。

回來前面,生花了怎麼辦?

白花就是雜菌,它會成片地連在一起,還會起膜。它就是爲了和乳酸菌搶地盤。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幫乳酸菌趕走它們。最好的武器是養魚用的帶細網的小漏網,用漏網把白花撈乾淨就可以了。就這麼簡單。

要自己泡一罈四川泡菜,最重要的是後期對母水的維護。與其說你是在泡一罈泡菜,不如說你養了一罈寵物——乳酸菌。只要保護好它的生長環境,最終你會得到一罈可以當作傳家寶的泡菜。

想了一下,再補充一點:關於菌源,四川人泡一罈新泡菜,要去泡菜泡的好的鄰居家,找他要老罈子裏的老母水來做引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