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2)

--接上篇(內容有些長,有緣的朋友讀讀黑體字就好啦)

第三章 關係

關係,即命運。

命運,就是你遇見了誰。

任何一個關於人的問題,都試着把這個問題放到關係的框架裏去思考:這個人這樣做,是在構建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呢?

性格,是一個人內在的關係模式。

客體關係理論:是精神分析發展的第二階段,可以概括爲三句話:

1>性格,在關係中形成;
2>性格,在關係中展現;
3>性格,在關係中改變。

三句話中的性格,也可以改爲“自我、人格等同義詞,也可以換成“問題”這個詞。理解了這三句話,就可以看到命運是如何輪迴和被破解的。

客體關係理論認爲,一個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體構建的關係,會內化到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成爲一種內在的關係模式,這就是性格,人格和自我。也就是說,性格是在關係中形成的。

一個人的內在關係模式(性格),是在6歲前定型的。

一個人的重要客體很多,但正常養育下,父母具有極大的重要性。所以,內在關係模式可以視爲“內在的父母”和“內在小孩”之間的關係模式。

性格,在關係中呈現。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在新的關係中,總是尋求將他的內在關係模式投射進來,想把它變成符合他內在的關係模式的關係。也就是說,他6歲前和父母等人建立的關係模式。

父母等養育者如何對你,會導致你不斷地重複構建類似的關係模式,這就構成了命運。

在新的關係中,你想重複你的內在關係模式,而對方也想重複他的內在關係模式,兩個人便會持續地進行較量。這就意味着,新的關係會提供改變的可能性,所以,性格,在關係中改變,第三句話還可以表達爲:性格,在關係中療愈。

我的內在關係模式

1.當外界力量強大時:妥協、討好、各種表現求認可;

2. 當外界力量弱小時:控制、據理力爭、強權;

3. 能力不足時:逃避;

4. 能力勝任時:沾沾自喜,求看見;

5.受情緒所支配,自動化反應,遇事慌亂,很少有建設性意見;

6.關係僵化時,不會表達自己,冷對待,引起他人內疚以示自己的不滿;

7.對他人缺乏真誠、開放、流動的情緒;

8. 給他人帶來益處,感覺是施恩於人,想要回報;

9. 不聽我的,我就會各種不滿意,而且冷臉,讓別人猜,不會換位思考;

10. 我行我素,固執已見,很少看見別人的優點並學習;

……在關係中,我們會玩各種自戀的遊戲,去追逐“我是對的”,“我比你強”這種自戀感。

這些“特點”都是我的傷口,是光可以照進來的地方。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中的“本性”,絕大部分指6歲前形成的東西。性格在6歲前定型,但只是定型,並不是不可改變。

關係,就是一切。

我們都渴望被“看見”,當你看見我時,你我互爲鏡子。我的感受,必須經由你的看見,纔開始存在。當然,並不是我們所有的感受都得有賴於另外一個人看見。應該是,最初被看見的體驗,就像是內化了一面鏡子。這面內在的鏡子讓我們可以觀察自己的體驗,也能懂得別人的體驗。

我小時候的經歷,爸媽忙於生計,缺乏有效溝通,各種規矩,冷處理,包辦,特別是冷戰,令那時的我很少被看見,好像在父母的夾縫中生存。媽媽的行事風格也影響了我,現在的我,最大的問題是任勞不任怨,我開始覺察這些過往,我在看自己“內在的小孩“。

我很少被爸媽看見,自己也看不見自己,只能是躲在自己的角落,孤單的回味與糾結,討好與不知所措是我小時候最常有的心理,現在女兒也對我說:媽媽我的性格是討好,當你做家務的時候,心情不好了,我就會不知所措……

我追求的和孩子一起同頻共振的美好感受,要實現這些,關鍵點在於,我先要看見一個有價值的自己,成爲一個任勞任怨帶着真愛的媽媽,一個堅強有容的容器。

全神貫注,和“你在,所以我存在”是一個意思。當你全神貫注的帶着愛關注着我時,我也感到了你的存在,同時我覺得我也存在了。

不僅僅是對小嬰兒需要母親的全神貫注,在任何關係中,如果兩個人之間能有全神貫注,都可以建立起高質量的關係。

諮詢技術/用關係療愈一個人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極其重視“諮詢關係”,其療法被稱爲“來訪者中心療法“,他提到了幾個簡單明確的原則:

1>真誠:我所說的和我所想的,是一致的;我所想的,和我體驗的是一致的。

2>共情:深深的理解和接納對方的感受。

3>無條件積極關注:你必須到達A,我才能給你B,在這樣的邏輯下,一個人會獲得這樣的經驗:只能表露別人或集體認爲的“好“,否則就會被拒絕、排斥,於是成長的過程就成了一個不斷學習、修正自己的過程,這樣的邏輯也會植入我們的大腦,所以說大腦中的東西有時不是自己的,而是權威或是文化傳遞給你的。

從根本上講,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其實是在玩一個生死轉化的遊戲,即把對方的負能量,通過:A共情,B看到其負能量背後的積極意義(A與-A,不是二元對立或消滅,而是兩者融合),C共同解決問題,通過三個步驟,將負能量轉化爲正能量。

一個高質量的治療關係,越能使一個人安全、自然、無防禦地呈現自己,越能接受自己的種種體驗,治療就越可能成功。而成功的定義就是幫助來訪者更好地成爲他自己。

如果缺乏情感迴應,人就等於處於絕境,甚至是死亡之地。

我們務必要重視“迴應“這件事,因爲迴應就是光。

一元關係:出生到6個月,這個階段,嬰兒處於共生期,覺得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一元關係的核心是“剝削“,只看到自己的意志,只感受到自己的感受,希望別人來配合他的意志,關係中只能我說了算。

二元關係:6個月至3歲。嬰兒開始意識自己和媽媽是兩個人,身體和心理上開始有分離,到孩子3歲時,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個性。二元關係的核心是“控制“,孩子和媽媽爭奪”誰說了算“。此階段如果孩子實現兩個里程碑:心中住下一個愛的人,同時形成了自己的個性,孩子就有了基本的能量,就可以和三元關係中的父親去博弈了。

三元關係:3-6歲。孩子充分認識到,我,媽媽、爸爸的存在。三元關係的核心是競爭與合作。如果這個階段發展的好,孩子會充分意識到關係的複雜性,以及形成內在心靈的複雜性。三元關係,是一切複雜關係的源頭。

3歲以後,父親對孩子的引領更重要,父親是孩子最初的外部世界。

一元、二元、三元是層次進化的,關係中有好有壞,當我們認識到關係的基本是“好的“,而也有壞伴隨時,我們由一元進入二元再進入三元(壞的進入),繼而由三元到二元到一元(好的迴歸)。

第四章 動力

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認爲,心理健康的標準就是自信加熱情。當活力能滋養自體時,即自信;當活力能滋養客體時,即熱情。

早期的嬰兒活在一個不可調和的分裂中,當扶養者及時迴應,照料他的喫,喝,玩,睡等需要,並能給予情感迴應時,他會感到自己的“神“一樣的存在,無所不能;而當撫養者不能及時迴應,忽視或拒絕了嬰兒的聲音時,嬰兒陷入徹底的無助狀態,同時產生了自戀性暴怒。

這時,該怎麼辦呢?

最好的辦法,是給嬰兒及時的迴應,滿足他的全能自戀,減少他無助的時刻,讓嬰兒增加好的體驗。

等嬰兒長大一些(3歲以後),有了一些基本的能力後,就可以去整合好與壞。

整合,必須建立在好足夠多時,好不會被壞所淹沒。

爲什麼有些人非黑即白、非好即壞,非敵即友,因爲他們心中的好太少,而壞太多,所以必須偏執。

虛體自戀(面子):自我價值感與外在的條件緊密聯繫在一起,美貌、金錢、社會地位、名氣等,當外在條件好時,自戀爆棚,當外在條件變差時,自戀會受到很大的損害,有時會產生恥辱感。

實體自戀(裏子):“我很好“,是一種真實的感受,像一個實體,不會因爲外在條件的變化而受到很大的傷害。

關於實體自戀,弗蘭克這樣講:投入地去愛一個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幸福就會降臨。

一個人有了基本的實體自戀後,才能做自我觀察,但只有虛體自戀時,連自我觀察都做不了,因爲覺得這是對自己的攻擊。

人類的真實本性就是自戀、性和攻擊性。

生命力展開時必然是有攻擊性的,一個人是否修通了攻擊性,這極爲根本,最好的是,一個人既是有力量的,同時又能安放好自己的憤怒。

如果一個人臉上寫着“懂事”兩個字,現實生活中,也有可能是一個非常容易暴怒的人,只是由於擔心破壞當下的關係而去壓抑了自己。

去毒化“是心理諮詢中常用到的一個功能。當他人向你發起攻擊,扔出了一份黑色能量,就像是一份毒藥,如果你可以接受這股能量,並用自己的心力把這股能量中的毒減輕、化解,甚至看到其中的積極部分,然後再把這股轉化後的能量還給他人,這就是去毒化的過程。

如果母親能接住孩子的攻擊性,母親與孩子之間就建立了關係,孩子就找到了除自身以外的客體。而在關係中,一元關係裏的攻擊性,就變成了二元關係中的熱情。

活力,總是帶着攻擊性。活力能滋養自體,就是自信;能滋養客體就是熱情。活力必須在關係中流動,否則關係雙方會感覺到這個關係是空的。

這些理論讓我想到了自己和女兒的關係。女兒有幾次對我說話的態度不友好,我原來的處理方法就是用冷漠回擊,自從明白了這個道理後,我會有意的轉化女兒的攻擊性,接住女兒的能量球,感受她的感受,尋找負面情緒背後的動力,這樣做的結果,事後我們的關係會更融洽。

接納孩子並非惡意的“攻擊性“,讓孩子的攻擊性在和自己的關係中流動,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也是我需要做得功課。

時空感

容易暴怒的人,都有嚴重的自戀性暴怒,而源頭是他們活在全能自戀中。整體邏輯是:“我“發出一個願望,就該立即實現。如果不能實現,”我“立即就會有暴怒產生。而本來作爲生本能的渴望,立即轉化成了作爲死本能的摧毀欲。

全能自戀的人,能常能量就像是推土機一樣,直直的,不知道繞彎。

成熟的人會有時空感,有了時間概念後,生死考驗就不再侷限於當下的一個瞬間,如此一來,生的可能性就大了太多倍。延遲滿足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必須明白這樣的道理:隨着時間的累積,靠自己的努力和必要的幫助,我的重要願望就會實現,雖然其間也會遇到挫折。

作爲一個能量體,成熟的人具有“韌勁兒“,可以通過時間、空間做生能量與死能量的轉換。

成長的過程,應該是舒適區不斷擴大的過程,在我們得心應手的空間和時間中,發自於“喜歡做”而不斷努力創造,這樣不累。

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破自戀的過程。不管你覺得自己有多麼好,都心須在關係中、在真實的世界裏去檢驗自己。

長期以來,我認爲的對家人、對女兒的好,他們真的也是這樣想的嗎?自戀在作祟的成份考慮哦嗎?

生命的初心

當我們有機會代入到嬰兒狀態,入嬰兒的身體,從他們的視角看世界時,你會發現,他們也就兩個基本訴求:揮灑活力、獲得親密的感覺。這就是生命的初衷。

活出自己---價值感

在關係中被看見---歸屬感

成爲你自己,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也是英雄之旅。

~未完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