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望之力

知行合一不可分,堅持目標不放鬆。

歡迎來到箜的世界。


今天分享的是稻盛和夫的《心》的願望之力,有點像吸引力法則,心想事成這一類的,想到一句話,大概是:你的感覺決定你的想法,你的想法決定你的行爲,你的行爲決定你的命運……所以得先讓自己有想法有願望有目標,纔有可能去實現它。

作者說,不管面對多麼困難的目標,都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參與者的熱情和能力,將“不可能”變爲“可能”——這就是“願望”所具有的力量。

所謂“願望”,可以說就是在內心的畫布上描繪出的想法、願景、夢想和希望等,可以說是心靈活動本身,亦能說是由心靈活動所產生的意圖或意志。

人的一切行動,都產生於“願望”或者說“想法”,如果不“想”,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在現實中出現。

接下來,如果要讓心中描繪的“想法”變成現實,那麼這種想法就不能僅僅停留在“如果變成這樣就好了”的含混狀態。“無論如何非這樣不可!”必須從內心深處產生強烈的願望,具備不可動搖的意志,不斷思考。不是這樣的話,願望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可以說,人類所構築的今天這樣高度的文明,其基礎也是心中描繪的強烈願望。

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原始人類,從不穩定的狩獵到想要更安定的生活,砍伐森林,開闢農田,收割作物,向着農耕生活這一生活形態進化。

想要更多的收成、更高效的生產方式,這些強烈的願望,使得人類不斷鑽研創新,製造出精密的機器,發展出高度發達的技術。想過上更便捷、更富裕的生活,這種強烈願望又催生了許多發明創造,構築起了高度文明的社會。

“想要更快到達目的地”,這種迫切的願望,催生了蒸汽火車,促使汽車在大地上奔馳;“想要飛上藍天”,這種一心向往的強烈願望,促使飛機飛上了天空;最後,抱有“想去宇宙旅行”夢想的人類,終於飛到了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間。

就這樣,把心中描繪的願望作爲原動力,我們的文明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作者說,現在的我們,似乎已經忘卻這種願望的可貴。我們變得只重視用頭腦進行的“思考”,輕視產生這種思考的根源,以及由心產生的“想法”或“願望”。

他自己的種種經歷,也充分說明,只要懷抱強烈的願望,並讓這種願望持續,那麼,即使當時被認爲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最終也能變爲現實。

如果設定了高目標,並且真的想要達成的話,就必須懷抱“無論如何非實現不可”的強烈願望,必須懂得,這種願望中,蘊含着成就事物的偉大力量。

好啦,今天就到這裏啦,願大家每天都多去想想自己的願望,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要去的地方,這樣離自己想要的更近一些。


作者:箜

若是同頻夥伴,歡迎留言交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