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未来简史》第八章 教育者的新角色(二)

5.教育者须拥抱探索式学习

现在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讲授法,是由教师直接把知识告诉给学习者,从而剥夺了他们自己去发现新知识的体验。长此以往的教学,就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要想锻炼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就必须瞄准更高层次的目标。发现式学习让学习者更有可能学会分析、批判和发明新思想。

而我们现在参加的儿童财商课程,更多的是注重在小组合作的让孩子们去真正体验,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达到意见的统一,人人参与的模式让每个人都有表达和参与的机会。记录员,要认真倾听,快速地捕捉每个人发言中的关键词,并学会快速记录;记时员,要严格把控每个人发言的时间,调控整个组内的发言顺序和讨论进度;分享者,要学会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地进行汇报。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讨论的话题探究的内容记忆的更加深刻,运用起来也更加的灵活。

6.教育者须让学习具有现实意义

在数据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研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帮助他们培养这些方面的思维技能。

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就得设计出问题来让他们解决布置出任务让他们进行创造。教育者本质上必须是挑战和任务的创造者。

7.教育者须拓宽课程的视野

教育者用整体的方向学生展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知识。揭示数学、科学、语言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不同学科的思想如何互相影响与融合,如何与学校之外的世界相融合,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下午徐莉老师分享的《未来课程想象力》。未来的课程要求我们不再做精细的学科分类,而是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知识和技能,完成最后的成果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体现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补充,他们融合起来就一曲生命的交响乐,而不是彼此分裂的各自为政的孤立的学科。教孩子们当下需要的课程,并在不断地修改过程中使课程越来越适应孩子未来发展的需要。

8.教育者须是学生思维水平的评价者

当不同的学生采取同一想法和方案来解决问题时,他们的思维是收敛的。收敛性思维强调速度、准确性和逻辑性,侧重于识别熟悉的、能重复应用的技术和积累已知信息信息。

当老师给开放式的问题或情景,并认可多种不同的答案,是学生就会进行发散性思考。这样的教学和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摆脱思维限制,展示出独特的东西。

没有哪种思维方式或教学方式是完全正确和完全错误的。学校必须在收敛性教学和发散性教学之间找到平衡。 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探索那些只有唯一答案的问题(收敛性),还要给他们制造挑战,让他们发挥出创造潜能,去探究别具一格的独特解决方案(发散性)。发散性思维在鼓励个性自由、鼓励冒险和尝试、允许犯错的学习环境中更有可能取得成效。

假期里针对天天写日记,孩子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示,可以是在日记本上的书写,也可以利用讯飞语记在简书上记录,还可以利用时光手账APP进行美图和创作。这样就把原本单调的记录变得丰富多彩。 每个人在欣赏他人作品时进行不断地修改和创新,这样就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并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