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素朴诗

席勒指出,近代感伤诗人的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在古代素朴诗中是找不到的。

“古代希腊人在描写自然方面固然极精确,极忠实,极详细,但这也不过像描写衣服,家具或任何机械的作品一样,并不对自然事物感到更深厚的同情。”

“他们还就个别现象对自然加以人格化和神化,把自然的作用效果表现为自由存在的行动,因此,他把自然中的平静的必然性取消掉了,而这正是对于我们近代人特别有吸引力的地方。他们奔放的想象只穿过自然就跳到人生戏剧上去。只有活的和自由的东西,只有人物和行动以及命运和道德习俗,才能满足他们。”

席勒解释了这种现象的原因:

“希腊人在人道中还没有丧失掉自然,所以在人道以外遇见自然,并不使他们惊奇,他们也没有迫切的需要,要去寻找足以见出自然的对象。他们还没有自己与自己分裂,因而自觉为人是快乐的,所以他们必然坚守人道为他们的大原则,努力使一切其他都接近这个原则。”

他认为,在希腊时代,人与外在自然还处在统一体,像鱼与水相忘于江湖;人的内在自然(感性与理性)还没有分裂,人体验到为人的快乐,在自己身上就可以认识到自然,所以人所关心的不是自然,而是人道本身,是人物和行动。这是他们的人道主义,所以把自然加以人格化和神化,把平静的必然转化为活动的自由,这正是产生素朴式的心理情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