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八大詩人》

我們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幸福,詩歌是首當其衝的功勞……

豪放派、婉約派、山水派、田園派、邊塞派、桐城派、虞山派……

初唐四傑、永嘉四靈、蘇門四學士,建安七子、竹林七賢……

他們或吟詩作對,郊外踏青,竹林集會,長亭送別,飲酒行令,擊節高歌,……

無詩不能言:激昂高亢,沙場點兵,哲思湧現,田園風光,戀人細語,兒女情長,家國情懷……,乃至你如果有一位詩界的好友,比如汪倫、元二,一不小心就青史留名,傳唱永遠。

林語堂曾言,“如果沒有詩歌——生活習慣的詩和可見於文字的詩——中國人就無法倖存至今。”此言不虛,身爲中國人,如果不懂中國詩,無論如何都是一種缺憾。

想知道你詩歌上的那位偶像在不在八大之列,那就開卷有益吧。

作 者 簡 介

胡懷琛

胡先生是民國時期著名學者,曾任《神州日報》、《中華民報》及商務印書館編輯。後加入南社,與柳亞子先生共主《警報》和《太平洋報》筆政,並執教中國公學、滬江、持志等大學。研究領域涉及文學史、哲學、詩歌、小說等多個領域,作品多達百部。

精 華 解 讀

以下內容爲《中國八大詩人》一書精華解讀,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歡迎分享,未經允許不可用作商業用途。

目 錄

一、好詩的評判標準

1. 詩與非

    詠史詩和弔古詩

    詠物詩和比興詩

    紀事詩和感事詩

    假情感和真情感

2. 新詩與舊詩

3. 情感超越新舊的問題

    思想、事實新舊的問題

    體裁新舊的問題

二、中國八大詩人

1.  屈原

2.  陶淵明

3.  李白

4.  杜甫

5.  白居易

6.  蘇東坡

7.  陸游

8. 王漁洋

三、如何寫詩

1.  如何動筆寫詩

    就語言爲詩

    關於音節的話

正 文

一、好詩的評判標準

1.詩與非詩

詩人作詩,使用文字來表現自己的情感,而不僅僅是簡單地用文字填補紙上的空白。詩是人們情感的表現,所以每首詩裏都有人們的情感。雖然有時詩的中間也有外面的事實,或者作者的思想,但終必以情感爲主;倘若沒有情感,那就不能稱作是詩了。

① 詠史詩和弔古詩

本來詠史詩是以客觀的角度評判歷史上的人物,弔古詩是作者寫他對於對古蹟而生出的感概。在舊體詩裏極不容易辨別哪一種算是真正的詩。

    詠虞姬

                吳永和

大王真英雄,姬亦奇女子。

惜哉太史公,不紀美人死。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兩首詩,《詠虞姬》爲詠史詩,《烏衣巷》爲弔古詩。前一首客觀地評價虞姬,沒有情感融入;後一首則是對烏衣巷所生髮的感慨,看似平淡,卻意味無窮。這樣看來,詠史詩和弔古詩就很容易區別清楚了。

② 詠物詩和比興詩

詠物詩是以客觀的角度記一事物,而比興詩則是作者對此物所生髮的感慨,或藉此物,抒發自己的情感。一般說來,比興詩是詩,而詠物詩不是詩,但兩者很難分辨。

山居雜詩

          元好問

瘦竹藤斜掛,叢花草亂生。

林高風有態,苔滑水無聲。


東欄梨花

        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我們以這兩首詩作比較,就可以明白:前一首詩寫竹、藤、花、草、木、林、風、苔、水,雖然都寫得好,但是卻沒有和人發生關係,所以說它是詠物詩。後一首寫梨花,卻從梨花中感受到人生無時的悵惘,所以說它是比興詩。

兩首詩對比來看,還是後一首比前一首好,因爲它擁有作者的情感。

③ 紀事詩和感事詩

所謂紀事詩就是以客觀角度記述一件事,所謂的感事詩是作者抒寫他對於此事所發生的感慨。兩者的區別在哪裏呢?

田園雜興之一

          范成大

昨遣長鬚借踏車,小池須水引鳴蛙。

今朝一雨添新漲,便合翻泥種藕花。

劍門道中遇雨

        陸游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前一首詩記錄田家得雨的情景,而後一首除了表明“遇雨”這一事實,更把人物內心的情感全部描寫出來,後一首詩明顯比前一首好。

④ 假情感和真情感

我們在前文已經講過有情感和無情感的辨別,並非易事。最難的是我們作爲讀者,要能夠分清楚假感情與真感情。

很多詩看起來有感情,但你細細品味,卻無法觸及你的靈魂。只有真情感纔算好詩,假情感無論如何,都不能算作好詩,也可以說不是詩歌。

塞下曲

            沈德潛

千重沙磧萬重山,三載燒荒未擬還

流盡征夫眼中血,誰人月下唱《陽關》?

金陵舊院

      蔣超

錦繡歌殘翠黛塵,樓臺已盡曲池湮。

荒煙一種瓢兒菜,獨佔秦淮舊日春。

前一首詩,寫征夫思念家鄉。後人讀起來卻不容易被打動,因爲這並不是他發自內心的體會。

後一首詩,以景訴說歷史的滄桑之感,一切風流雲散,撫今追昔,字字皆是從心底流露而出。要分辨真感情和假感情,需要讀者細細品味揣摩,非一朝一夕之功。

2.新詩與舊詩

有人提出,舊詩隨着時代的發展,必然會在歷史長河裏銷聲匿跡;新詩,因着時代的關係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其實,詩的體裁、思想、事實有新舊,但只要有真感情在,都是好詩。

① 情感超越新舊的問題

情感自身是超越新舊的,只有各個人的差別,而沒有時間上的差別。譬如古詩十九首之一雲: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這首詩大約是二千年前的古人所做,當時倍受人們推崇,仙子啊依然受到大家的追捧。因爲他是作者情感的寄託,而這種情感並沒有新舊之分。雖然情感沒有新舊的差別,但人與人確實不同的。

同一時代,杜甫有杜甫的情感,李白有李白的情感,李商隱是李商隱的情感。如果沒有情感的差別,詩歌就失去了個性,便也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李白說:“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杜甫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李商隱說:“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② 思想、事實新舊的問題

思想和事實有新舊的區別,古人有古人的思想和事實,生於現代的人當然有現代的思想和現代的事情。

例如杜甫詩云:“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有情感,有事實。但它中間的事實,卻是李唐天寶年間的事實,卻不是現代的事實。而於右任有詩云:“存且偷生死更悲,餘收爾骨爾尤誰?平生慷慨爭民黨,一戰倉皇委義旗”這詩有情感,有事實,但事實卻是民國時代的事實。如果現代的人以古代的思想作詩,那麼它的價值就有待商榷了。

③ 體裁新舊的問題

體裁的新舊,當以受束縛不受束縛爲標準。舊式的五言七言大概是束縛的,然在適當的時候,能完全達意,而且很自然,那也不算是束縛。但很多人由於五言七言的限制,會作出許多病詩來。

明妃曲

            李攀龍

天山雪後北風寒,抱得琵琶馬上彈。

醉後不知青海月,徘徊猶作漢宮看。

這一首詩,每一句開頭的兩個字都可以拿去,如果拿去後會更好:

雪後北風寒,琵琶馬上彈。

不知青海月,猶作漢宮看。

那爲什麼作者一定要把它寫成七個字,這多的兩個字就是受體裁的限制,所以當作者受體裁的限制和束縛的時候,就很難有好詩了。

我們詩人只要能把這些束縛完全解除了,不管是新,是舊,都可以的。例如胡適的《希望》雲:“我從山中來,帶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早······”雖是新詩,卻飽含深情,傳唱至今。

二、中國八大詩人

我們講中國八大詩人,並不是說中國只有這八位詩人,而是他們都開一派先河。選其中的八位,不僅是就他們本人而論,也說到他們詩學的淵源和流派,所以雖說只有八人,但是所論及的還有很多人。按時間的先後順序,分別爲以下八位詩人。

1.屈原

中國的詩歌,發生得很早。就孔子刪訂的《詩經》來看,不過三百來篇的詩歌,到如今雖然存在,但作者已不可考,而且那時沒有以作詩著名的詩人。中國有專門的詩人,要從屈原算起。

屈原的作品,自然是以《離騷》爲主,此外再有《卜居》、《漁父》等。再有《九歌》,本爲楚人祭祀的樂歌,後經屈原加工而成的。後來他的弟子宋玉、景差及漢朝賈誼等,仿他所做的作品,統名爲《楚辭》。屈原的作品啓發了後世無數詩人,如曹子建、李白、李義山等。他的作品有以下特點:

① 引入神話

屈原的詩歌裏充滿了大量的神話,像《九歌》本就是爲祭神而作,東皇太一、湘夫人等。就是《離騷》,也有許多的神話。如: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鸞皇爲餘先戒兮,雷師告予以未具。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羲和、望舒、飛廉、雷師都是神話裏的人物。

這些神話,是《詩經》裏所絕對沒有的。《詩經》裏的神是天,《詩經》裏的鬼是祖宗。從天與祖宗的方面衍生不出離奇怪誕的神話,而從東皇太一、湘夫人卻可以。從此以後,中國的詩歌裏,便添了許多神話,比如曹子建的《洛神賦》、李太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李義山的《嫦娥》等等。

② 說牢騷話,表現孤僻的性情

說牢騷話,在《國風》、《小雅》裏也有;後人拿詩歌發牢騷,不單是受了屈原的影響。表現孤僻的性情,在《詩經》裏是沒有的,在《楚辭》裏,卻隨處表現出他自己孤僻的性情來。比如:“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諸如此類的詩句很多,都充分地表現了他高潔的性情。

自從《離騷》問世以後,屈原拿他將自己孤僻的性情,充分地表現出來。後人讀了他的作品,受到他的感化,比如唐朝的孟東野、李賀二人。

孟郊的《獨愁》雲:“長恐百蟲鳴,使我芳草歇”,其實是從《離騷》“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爲之不芳”得來。李賀的《蘇小小墓》詩云:“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爲裳,水爲珮。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竹,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按這首詩,詞旨悽絕,滿紙鬼氣,固然似《楚辭》中的《九歌》;而草茵、松蓋、水珮,都是《離騷》中的字眼。

再後梅堯臣的簡淡,黃庭堅的生硬,又是從孟郊、李賀處變化而出。個性是天生的,假使沒有屈原,也會有孟郊、李賀、梅堯臣、黃庭堅等人的個性。但是沒有《離騷》,恐怕他們受了《詩經》的陶冶,潛移默化,便不會將個性表現在詩歌裏。便是表現出來,也不會有這樣的充分。

③ 用詞豔麗

《詩經》全是來自於老百姓的生活,“坎坎伐檀兮”或“參差荇菜,左右芼之”都是生活。而屈原的用詞比較華麗,可能與他出身貴族有關。但屈原的詩“好色不淫,怨悱不亂”,與後世的香豔詩有本質的區別。

2.陶淵明

陶潛,字淵明,又名元亮,晉潯陽柴桑人。少有高趣,超絕塵俗。性喜酒,愛菊,以此自放。

陶淵明的人格和文學作品,都是與自然同化的。他的《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無不體現這一點。凡晉以前詩歌實質上所有的特點,陶淵明都有,而且又能造成一種與自然同化的創作。可以說,淵明之詩集晉以前之大成,自成一家;而又爲後世隱逸之宗。

後世以淵明爲宗的人很多,最著名的,就是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儲光羲。五人因個性和環境不同,只各得淵明其一。王維得其清腴,孟浩然得其閒遠,韋應物得其沖和,柳宗元得其峻傑,儲光羲得其真樸。同時及後期的山林隱逸之詩,大概都不會超出這個範圍之外。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辯已忘言

山居秋暝

      王維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

在陶淵明之前,雖然也有作曠達語的詩人;然而他們的曠達,乃是富貴人縱慾行樂的曠達,和陶淵明從淡泊中尋真樂不同。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 ,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古詩十九首》有云:“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他們的見解,何嘗不曠達?然只以縱慾行樂爲務,何曾知道在淡泊中尋找真樂趣?

能在淡泊中尋找真樂趣的,陶淵明是第一個人。他寫的是真性情,是真生活。所以他把自己的生活與自然同化,同時他找到了生活的真樂趣,他不是假曠達。

所以陶淵明的詩,不是號召大家放縱,而是號召大家能夠體會到生活原本的美好。他所開創的田園詩風格,符合中國知識分子最重要的追求。

3.李白

在陶淵明以後,太白以前,經過了南北朝和初唐時期,這一時期的詩受詩歌形式的束縛嚴重。直到張九齡、陳子昂等詩學革命先驅進行了詩歌的解放運動,再後來李白、杜甫橫空出世,使得詩歌回到它的本源。李白的浪漫,杜甫的寫實,都是集詩學的大成。這一章我們先講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先世謫居西域,後逃還巴西,便爲蜀人。少年倜儻不羣, 喜縱橫之術。擊劍任俠, 曾經手刃數人,又好神仙。

簡單地說,李白合仙與俠而爲一人,飄忽不羈,塵世一切的事,他都不看在眼裏。他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詩歌也充分表現了他的個性。

① 李白與陶淵明

說到李白的詩歌,很多人將他和陶淵明並論:陶淵明在漢魏以後,能掃除一切的虛僞;李太白在南北朝、初唐以後,能解除一切的束縛,這是他們相同的一點。此外,兩人個性似相同而實不同的地方:

陶淵明喜歡喝酒,李白也喜歡喝酒:這是相同的。但陶淵明是“偶有名酒 ,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而李白則是“五花馬 ,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這一點李白較淵明要狂放得多。

陶淵明胸襟高超,不把勢力放在眼裏;太白也胸襟高超,不把勢力放在眼裏。然陶淵明是不爲五斗米折腰,解印而去;太白則是命貴妃磨墨,高力士脫靴。

陶淵明有豪俠氣,太白也有豪俠氣:然淵明不過是“少時壯且厲,撫劍獨遊行”李白則是“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了。

陶淵明有超人間的思想,李白也有超人間的思想。陶淵明把超人間的思想放在了桃花源裏邊,李白則是“遙見仙人彩雲裏 ,手把芙蓉朝玉京”了。所以古人評價說,淵明中庸 太白是狂者。事實上陶淵明的浩然正氣,似孟子;太白恣意汪洋之文,似莊子。根本的差別:一個是以儒學爲立腳地,一個是合仙與俠而爲一人。

仙也浪漫,俠也浪漫,所以李白的詩歌,可以說完全是浪漫派的。

② 李白與謝朓及陳子昂

在太白自己的詩裏,常常說起謝朓,如雲:“明發新林浦,空吟謝朓詩。”又有:“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他這樣地傾倒謝朓,所以王漁洋說他“一生低首謝宣城”。

李白和陳子昂,因地理和時代的關係,太白有很多地方,受了陳子昂的影響。雖然太白與他們有關,但他們二人影響於太白並不深。太白自由他的真面目,

江陵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獨坐敬亭山

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太白以後,像他一路的詩人,簡直少有。只有蘇東坡,還有明初的高啓,有些相似的地方。

4.杜甫

若說李白的詩是浪漫的,那麼杜甫的詩就是寫實了。他能夠把日常生活當中的各種各樣的小事都變成千古名篇,因爲他對情感有着最細膩的體驗。

杜甫,字子美。早年漫遊四方,中年遇“安史之亂”,後顛沛流離,貧病交加,卒於59歲。杜甫的境遇如此,他將國家亂離之感,骨肉分散之情,一一寫在它的詩裏。杜詩真正的好處,就是寫實。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 ,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羣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爲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

脣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仗自嘆息。

·····

將村童對面爲盜賊的無奈、焦慮刻畫得入木三分。

贈衛八處士

人生不相見, 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 ,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 鬢髮各已蒼。

訪舊半爲鬼 ,驚呼熱衷腸。

焉之二十載, 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 ,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 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 ,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 ,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 ,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 ,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 ,世事兩茫茫。

詩寫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寫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見格外親。然而暫聚忽別,卻又覺得世事渺茫,無限感慨。

杜甫對當時的社會現狀也有較爲現實的描寫,所以後人又稱他爲“詩史”。你讀杜甫的詩,能夠知道古代人生活的狀態,如《新安吏》、 《潼關吏》 、《石壕吏》、《新婚別》 、《無家別》、 《垂老別》等。

杜甫寫實,不但善於寫大事,而且善於寫細事。就是對於尋常的景物,如一草一木,寫在他的詩裏,也寫得非常忠實。如:“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星垂平野闊 ,月湧大江流”,可以說,杜甫的寫實技能,能大能細,範圍甚廣,開一派先河。

5.白香山

唐代的詩人燦若繁星,然能和李白、杜甫二人並列的,大概只有白居易了。一則因爲他是著名的白話詩人,他的詩哪怕是鄉下不識字的大娘也聽得懂;二則是因爲他的詩,着眼於在社會上取材料。這兩點確是他能夠自成一派,和他人不同的地方。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他的詩淺顯易懂,人人能解。與元微之齊名,人稱元粗白俗。但因爲粗、俗,所以能普及到一般社會。

買花

帝城春欲暮, 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 ,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 ,酬直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 ,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 ,旁織笆籬護。

水灑復泥封 ,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爲俗 ,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 ,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 ,此嘆無人諭。

一叢深色花 ,十戶中人賦。

白居易將自己的詩,分做四部分:一是諷喻;一是閒適;一是感傷;一是雜律。雜律詩他自己不是很滿意,感傷詩也無特別好處,我們可以置之不論。

論他的諷喻,直接出於《詩經》,閒適是合陶詩和禪理而成的。他的諷喻詩裏最出名的就是《秦中吟》,而且他的諷喻詩寫得非常有社會責任感。

白居易的性情,本來恬淡。他的閒適詩,集中的猶《效陶潛體詩》十六首,又有《讀老子》、《讀莊子》、《讀禪經》等詩。可見他於陶詩及道家與禪經都有涉獵,由此可知他閒適詩的淵源了。

6.蘇東坡

在蘇軾以前,宋朝的詩人,還有梅堯臣、蘇舜欽、歐陽修,他們都能掃除晚唐纖麗的習氣,而以簡淡蒼老爲歸。但規模太小,終究不能與蘇、陸並論。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和他自己,在中國文學界是有名的三蘇。

蘇東坡的詩,就是合陶淵明、李白,並參以佛理而成的。有時過於粗豪,失之豐縟,這正是東坡的本色。東坡的詩,就是現在人所說的隨手拈來,不在字句做修飾的功夫。比如:“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陰”“人似秋鴻來有信, 事如春夢了無痕”。

蘇東坡評價自己,作文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所以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就是他寫詩完全信手拈來,嬉笑怒罵皆可成詩。

讀孟郊詩

夜讀孟郊詩 ,惜字如牛毛。

寒燈照昏花, 佳處時一遭。

······

初如食小魚 ,所得不償勞。

又似煮蟛蚏 ,近日嚼空鰲。

······

我們前文提到,蘇軾的詩淵源於陶、李,而參以禪理。在蘇東坡的詩裏,我們可以讀出禪意來。比如:“橫看成嶺側成峯 ,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東坡的個人生活很有趣味,他能夠用詩的方式,將各種各樣的東西表達出來。開玩笑也好,嬉笑怒罵也好,自成一派。

在蘇東坡的身後,影響了很多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蘇門四學士:黃庭堅 、晁補之秦觀 、張耒這些人都受到蘇東坡的影響。

7.陸放翁

陸游的詩,也是寫實,和杜甫一樣。不過他的境遇較爲安樂,和杜甫不同;他的性情,偏於閒散,和杜甫不同。所以寫的實情實事也不同。陸游所擅長的是杜甫的一部分,而杜甫所有華麗的地方,陸游一概沒有:這就是他們二人的異同了。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人。晚年家居,恬淡自樂,善寫鄉村閒居之樂趣。

秋日郊居

    兒童冬學鬧比鄰, 據案愚儒卻自珍。

    授罷村書閉門睡 ,終年不著面看人。

陸游把鄉村私塾先生生活的一個狀態,閉門讀書,這麼一個情境生動地描述出來了。

除了鄉村詩、田園詩外,陸游描寫他眼前常見的事,也寫得極爲忠實。如:“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小蝶穿花繭黃”“燕啄新泥雨未乾”。看似平淡,實在描寫得逼真。

陸游生於南宋偏安之世,對於金人的侵略,很爲不平。他那種鬱塞磊落之慨,時時表現在他的詩裏,故常有感激豪宕之什。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爲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豪邁詩並不是陸游詩歌的主流,他的田園詩才是。描寫鄉村盛景,放翁以外,確不多見。

8.王漁洋

我們前文講過,詩是抒發情感的文字。古時的人,拿詩做教化的工具;用婉轉含蓄的詩,養成人民溫柔敦厚的性情。所以說:看見他的人民溫柔敦厚,便可以知道他的詩教昌明瞭。而溫柔敦厚,也就是中國國民性的特點,也就是中國詩學的特點。

中國人實質很單純,就是溫柔敦厚的感情。所以詩經裏的詩多半是比興。到了《楚辭》出現,乃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思想接觸的時代,所以《離騷》,雖然仍是溫柔敦厚的情感,卻已加入了神祕幽怪的故事。

到了漢朝,中國人和匈奴人接觸了以後,詩的實質更加入了一種粗豪悲壯的氣概。然後到了晉朝,近代老莊式的這個學說盛行以後,中國詩裏邊加入了玄妙高尚的思想。到南北朝及唐,佛學盛行之後,中國詩的實質裏邊加入了一種覺悟解脫的見識:於是便發生了大的變化。以後千流萬派,大概逃不過以上所說的五種元素,而這五種元素之中,猶以溫柔敦厚的感情,爲中國詩的本色,即爲詩學正宗。

王士禛,字子貞,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明亡,他十一歲。入清,官至刑部尚書。

王漁洋這個人,在胡懷琛先生看來,是真正繼承了《詩經》的衣鉢,就是《詩經》當中的婉轉而含蓄,教人以敦厚。他的詩“溫柔敦厚,怨而不亂,深得《國風》、《小雅》之遺”深得《詩經》嫡傳。

王漁洋能得《詩經》嫡傳,一部分是他性情的關係,一部分也是時代的關係,也有地理原因。他是一個富於感情的人,感物成吟,有一往情深之感,卻又不流於輕佻豔冶,

高郵雨泊

    寒雨秦郵夜泊船 ,南湖新漲水連天。

    風流不見秦淮海 ,寂寞人間五百年。

說到他生存的時代,和他的詩猶很大的關係。大概清初詩人,都是生於明末;對於國家興亡之感,自然不能完全消滅,時時流露於文字之間。所以它的詩,往往帶有一些感時傷事之意,卻又低徊往復,而不忍直言。

秦淮雜詩

新月高高夜漏兮,棗花簾子水沉薰。

石頭巷口諸年少,解唱當年《白練裙》!

不管是他的性情,還是他生存的時代,王漁洋能得《詩經》之傳,乃有種種關係,並非偶然的事。而且他的詩,純然是溫柔敦厚的感情,並沒有其他實質揉入其間,所以可謂《詩經》嫡傳。

和王漁洋同時的名家,如錢牧齋、吳梅村、陳元孝等人,或以才力勝,或以典麗勝,但不能稱正宗,要知詩是講究抒發感情的。

三、如何寫詩

我們在前文討論過好詩的標準,也詳述八位詩人在詩歌方面的非凡造詣。那我們要如何才能寫一首好詩,承載我們美好的情感呢?

1.如何動筆寫詩

我們必須先有所感,而後纔會作詩,倘若無感,就根本不必要作詩。

詩是我們說不出的情感,而由諮嗟詠歎抒發出來。倘若是用普通言語說出來的機械式的話,不能算詩。由諮嗟詠歎而抒發出來的情感,自然成爲音節,更不必注意什麼五言、七言、三行、四行。也不必注意什麼“仄仄平平仄”,和什麼“抑揚,揚抑”。

總之,詩就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而成爲自然的音節。不過這種真情自然流露出來時,我們如何用符號(文字)把他記錄在紙上,也要有適當的方法。

① 就語言爲詩

如果我們有一種情感,都可以先把它用散文寫出來,然後再把它改成詩。雖則不是一個根本的產生詩的原則,但是在練習作詩的時候是可行的。

案例:

有一個人家園子裏的園丁,一天,在園子看見梅花即將盛開,就對主人說道:“梅樹滿身是花!”主人聞言,就觸動詩興,把他的一句話改作一句詩云:梅孕一身花。

② 關於音節的話

人們有了情感,可以通過諮嗟詠歎抒發出來。既然是詠歎,那麼聲音自然有高低、輕重、抑揚、長短的分別,於是就成了音節。

音節是情感的關係,而不是文字符號的關係。音節的好不好乃是情感真假及情感深淺的關係。不是“平上去入”調和適當,或“抑揚”“揚抑”配置合宜的關係。

情感有種種不同,例如憤怒的情感,音節自然短促;表思慕的情感,音節自然悠揚。其他各種情感,無不如此。

結 語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八大、十大,也許有人還會介懷王維、李商隱、歐陽修們爲什麼不是八大呢,爲什麼是王漁陽呢?這何嘗不正是我們的大幸事,也足見胡先生民國學者之大氣概處,從開宗立派處着眼,追其生平,述其詩文,論其性情,而不是得失於傳世作品、影響力,此等眼力,足以稱頌。

詩歌是詩家們爲我們創造的另一種語言,在這個世界裏,極少的字詞,卻是極豐富的想象、瑰麗、情懷、細膩、平和、哲思……,君不見《中國詩詞大會》呈現的詩詞之美,多少美好的事物,都隨着文人筆墨刻進文化長河之中,千百年來一路滔滔奔湧,最終我們有緣與之相遇,與古人神交。

正如每個人都可以成爲聖人,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駐紮着一個詩歌的小精靈,是時候把他們釋放出來啦!

點擊收起

相關推薦

魏晉風華

一幅魏晉人物長卷,狂狷邪魅、天真爛漫總有一款適合你。

播放量 678.2萬

國史講話:春秋

關於中華民族最早最靠譜記憶的科普書。

播放量 830.9萬

萬古江河

一口氣聽完中國史,一本書塑造身爲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播放量 1201.3萬

蘇東坡傳

大江東去,老夫猶在你心

播放量 1535.9萬

中國哲學簡史(上)

暢銷全球半世紀的中國哲學入門書

播放量 610.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