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學提高記憶力:只用三招!

在記憶方面,我相信大家都有以下疑惑:

在背課文的時候,我明明背得挺熟,複習很努力,怎麼一考試就忘?

而英語單詞也反覆記憶好幾遍,怎麼還是記不住?

那麼接下來我會用一些在心理學上的記憶方法,來幫大家更好的提升記憶力。

第一個:“系列位置效應”

意思是指記憶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處的位置對記憶效果發生的影響,其中包括“首位效應”,和“近因效應”

“首位效應”在心理學和社會學裏,是開頭刺激或者信息的記憶過於引人注目而引起的認知偏差。這種現象是在短期記憶一個事件的開頭時,沒有中間和結尾時那麼的“繁忙”,在開頭就給予短時記憶去處理這些信息,從而轉化成長時記憶,然後保存的時間更長,而“近因效應”是對序列末端刺激和信息記憶的。

簡單來講,就是當你記憶一系列項目時,你對最初的序列和最後序列的記憶最深,而對中間序列的內容記憶最差。

那我們該怎麼運用這個心理知識來學習,第一個就是利用“首位效應”

把我們不熟悉的知識,挪到第一個位置來記憶背誦。

比如:

在背單詞時,一開始我們背A開頭 的,下次複習時我們就背B開頭的,每次都“換着順序”來背。然後再記憶課文或者是單詞時,將着重點兒放在中間的內容上,因爲中間的記憶最薄弱,所以我們需要“加強鞏固中間記憶”

第二個:“編碼特異性”

在提取記憶時的背景和編碼記憶時的背景,相互匹配的時候,記憶效果最佳。

通俗點兒的意思就是:在哪裏背的,就容易在哪裏想起來。             

比如,你在寢室蹲坑時背了幾個單詞,當你去教室考試時,你想不起來了,如果這時候回到寢室的廁所蹲下,那麼就能更好的幫你回憶起這幾個單詞。

這種叫“背景依賴性記憶”。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被這個“編碼特異性”坑害,就比如前天在家裏背得課文,背得滾瓜爛熟,然而一到學校考試就想不起來了,還有就是你邊聽《小蘋果》邊背課文,在不聽《小蘋果》的時候,課文也想不起來了,還有在考試時臨時換了考場,明明之前會做的題,再看見就大腦一片空白。


當然,不全是因爲“編碼特異性”,還有其他因素造成的,比如自己過於緊張。

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利用這個“編碼特異性”學習?

在剛開始學習時,多切換環境背景。儘量在不同的地方學習同一個東西。

比如背課文,在家裏背一遍,出門走路上背一遍,上了公交車背一遍。

這樣我們就能儘量降低“編碼特異性”帶來的影響。

還有,當我們在考場時,一時間想不起自己所背的單詞,那麼就儘可能的去回憶你所背單詞的地點的一些小線索,比如地板是什麼顏色,空氣裏什麼氣味兒,這些小細節都有助於喚醒記憶。

如果是直接粗暴的去回憶,那麼不管你怎麼想,都是沒用的。


第三個:“精細加工策略”

對於一般的學習而言,記憶術是一種有用的精細加工技術,它能在新材料和視覺想象或語義知識之間建立聯繫,利用視覺表象,或尋找語義之間的關係,在記憶名詞、種類、系列或項目組等信息時非常有用。

簡單來講,就是在我們想要記住一個東西時,需要從多個維度去記憶,比如常見的在背單詞時,想要記住“relieve”消除這個單詞時,我們大多數人,從小到大的記憶方法應該就是隻有讀,和寫,這兩個維度。

那麼爲了更好的記住它,我們應該做些聯想。

“消除”什麼,消除減輕疲勞,那麼我們腦海裏就該想象出有人給我們按摩,消除疲勞的畫面。

然後還可以用詞根詞綴的方法去延展這個單詞,詞根re:再,加上lieve:提高、變輕,結合起來就是“再輕”,relieve就是減輕、消除的意思。

像以上,就是運用了多維度記憶,除了讀和寫,還有想象聯想、畫面感和知識點的延展,這種更有助於我們加深記憶。

只要大家掌握好了這三點心理學知識,就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將它運用到生活中去。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如果大家對大家有用,還請朋友們點個贊。我是一口糯米飯,專注分享乾貨,後期會寫更多優質文章,還請大家多多支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