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喫薯片停不下來,是因爲每一口都“早有預謀”! 薯片太厲害了!

薯片太厲害了!

世上有很多事物會讓人“飛蛾撲火”,有時它是求而不得的愛情,有時是我們又愛又恨的高熱量的薯片。

消耗一片薯片帶來的熱量,需要跳繩一分鐘。而一分鐘,一個人可以幹掉一整包薯片。

薯片作爲一種風靡全球、老少咸宜的老牌零食,到底有什麼魔力,讓人慾罷不能?

圖片來源於pixabay

1

每喫一口薯片,都讓你更“上癮”一點

一口氣幹掉一包薯片,不是自控力差,而是你的大腦被訓練了。

我們每喫一片薯片,都在對大腦中一種名爲“伏隔核”結構完成一次激活。

“伏隔核”控制着我們的獎賞機制,在我們攝入脂肪和碳水等物質的時候,就會觸發大腦釋放出讓我們快樂的“多巴胺”。

當薯片中的鹽與脂肪相配合,不僅會讓食物更好喫,而且控制脂肪攝入的機制也突然消失了。

這種感覺過於美好,讓人不自覺想要再次體驗,腦海裏就會有一種聲音開始呼喚:

再來點兒!

然後,你就不自覺地給自己投餵了一片又一片。

圖片來源於pixabay

聽起來很熟悉是不是?是不是很像“上癮”?

德國埃爾蘭根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招募了 17 名的健康受試者來進行飲食實驗,並通過磁共振成像(fMRI)來觀察他們喫之前和喫之後的腦區狀態區別。

第一天,他們被投餵了含有 33% 的脂肪、49% 的碳水化合物的高熱量薯片;

第三天,被試者被投餵了含有 3% 的脂肪、3.5% 的碳水化合物的低熱量西葫蘆。

結果發現,當被試者在食用薯片的時候,他們的大腦中控制成癮機制的伏隔核,會出現明顯的激活反應,而當他們食用西葫蘆時並沒有記錄到這種激活。

具有正相關的區域以紅色突出顯示

而具有負相關的區域則以藍色突出顯示

a 組爲投餵薯片的小組,伏隔核活躍

文獻截圖

圖片來源於丁香醫生

類似的研究結論,食品製造商很久以前就已經清楚了,並且已經熟練地運用到了食品口味研發中。

食品工程師爲了尋找到完美的口味,調整其中的變量,並轉存到計算機中,通過聯合分析的統計方法,對數據進行篩選和分類,最終確定了哪些口味對消費者最有吸引力。

然後再回想一下,聽到別人喫薯片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想來一片?

2

每一聲脆響,都早有預謀

2003 年有一項研究發現,當牙齒壓碎酥脆的東西時,會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咔嚓咔嚓的聲音,而這會影響我們對食物的享受。

實驗者提供厚度脆度類似、均勻烘烤的品客薯片,讓 20 位志願者去評估 180 片薯片的新鮮度。

接下來,研究人員要求志願者們坐在隔音棚裏,戴上耳機,對着麥克風,用前排牙齒咬一口薯片後馬上吐掉,並記錄下來那一片薯片的鬆脆度和新鮮度。

參與者戴着耳機

並在麥克風前咬上一口,然後用腳去按評估按鈕

文獻截圖

圖片來源於丁香醫生

最終參與者的反饋表明,聽到的咔嚓響的聲音越響或者越尖,他們越感到薯片的酥脆和新鮮。

而參與者不知道的是,其實每一片薯片都是一樣的,研究人員只是在改動耳機裏的咔嚓聲的音量和質量。

薯片的生產商們早已精通這點,樂於在薯片包裝上寫上“酥脆”的字眼,並在廣告中特意把咔嚓的聲音放大。

甚至,在薯片研發的設備中,有一種價值 4 萬美元的咀嚼模擬器,用於探尋薯片的最佳崩裂點。

研究發現,薯片的最佳崩裂點是 4 磅力每平方英寸(PSI),比用嘴撕碎牛肉所需的壓力小 50 倍。

圖片來源於pixabay

一片薯片從成分配比、口味,到最後的入口的聲音,每一環背後都有龐大的科研力量以及精準的數據分析支持,讓每一片薯片以完美的姿態呈現,精準打在你我的爽點上。

所以,當有人指責你喫薯片停不下來,不要難過,也不要自我懷疑。

撰稿專家:周風雲 Fong-Wan Chau | Universidad Privada Del Valle 醫學博士

科學審覈:謝世澤 | 神經科學研究所在讀博士

參考文獻

[1]Mendez-Torrijos A, Kreitz S, Ivan C, et al. Snack food as a modulator of human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CNS Spectr. 2018;23(5):321‐332. doi:10.1017/S1092852918000767

[2]Hoch T, Pischetsrieder M, Hess A. Snack food intake in ad libitum fed rats is trigger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fat and carbohydrates. Front Psychol. 2014;5:250. Published 2014 Mar 31. doi:10.3389/fpsyg.2014.00250

[3]Liedtke WB, McKinley MJ, Walker LL, et al. Relation of addiction genes to hypothalamic gene changes subserving genesis and gratification of a classic instinct, sodium appetite.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1;108(30):12509‐12514. doi:10.1073/pnas.1109199108

[4]Bolhuis DP, Costanzo A, Newman LP, Keast RS. Salt Promotes Passive Overconsumption of Dietary Fat in Humans. J Nutr. 2016;146(4):838‐845. doi:10.3945/jn.115.226365

[5]Zampini M, Spence C. THE ROLE OF AUDITORY CUES IN MODULATING THE PERCEIVED CRISPNESS AND STALENESS OF POTATO CHIPS. J Sensory Studies. 2004;19:347-363. doi:10.1111/j.1745-459x.2004.080403.x

[6]Spence C. Eating with our ears: ass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sounds of consumption on our perception and enjoyment of multisensory flavour experiences. Flavour. 2015;4:3. doi:10.1186/2044-7248-4-3.

[7]Vickers Z. What sounds good for lunch? Cereal Foods World. 1977;22:246–247.

[8]Moss M. The Extraordinary Science of Addictive Junk Food.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2013. Available at: https://www.nytimes.com/2013/02/24/magazine/the-extraordinary-science-of-junk-food.html


智慧君的話

甚至,薯片的片狀本身就自帶了迷惑屬性,似乎嚼一嚼就會在口腔中消失融化。它難以快速帶來飽腹感,讓人在攝入的時候失去了正常食物攝入的參考標尺。

似乎只要薯片切得夠薄,就可以假裝熱量不存在。

這被食品科學家史蒂芬·威瑟利描述爲“熱量密度的消失”,他說:

如果某些東西迅速融化,您的大腦就會認爲其中沒有卡路里,你可以一直喫下去~

文章來源:丁香醫生

智慧研習院-直播電商-抖音-快手-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主播-直播-帶貨-達人-流量-變現-貧窮-經濟學-富有-富有-脫貧-健康-保險-齊魯寶-齊魯-山東-健康-薯片-零食

關注智慧研習院,用智慧點亮人生,與智慧的人一同前行!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未經反思的人生與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同時也希望您能隨手將文章分享給摯友、分享到您的朋友圈,讓更多的朋友可以獲得更多有價值的資訊,感恩有你的陪伴與同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