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樊登《感受愛》

讀完本文約需35分鐘



樊登:各位晚上好,這本書是楊霞老師在很多年前推薦給我看的,對我的人生產生了特別大的影響,而且這的確是一本名著。今天晚上有幸跟楊老師共同分享,我覺得特別高興。我負責講這個書的大體內容部分,楊老師負責從專業的部分給出更多的解讀。有可能我們看這本書的時候看到了很多的故事,但是並不知道這個故事背後深層的含義,它的心理學的意義,楊老師會給我們很多專業方面的建議。


我們普通人平常是很少有機會能夠去集中營體會生活的,但實際上我覺得我們的精神卻時常會經受着跟集中營一樣的煎熬。相反有一些人進了集中營以後,肉體忍受着地獄般的折磨,精神卻依然能夠高貴、獨立、平靜,這裏邊一定蘊藏着很多關於人生的祕密,這是我的感受。


作者維克托·弗蘭克爾是二戰期間被抓到奧斯維辛集中營裏邊去了,在那個地方經歷了平常人無法體會的折磨,最終使他活下來的是他的心中賦予自己生命的意義。就好像這個書裏邊引用了尼采的一句話,“那些沒有打敗你的會讓你更強”。


弗蘭克爾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其實只有他和妹妹倖存,所以他一生當中都對生命充滿着熱情。67歲的時候還開始學習駕駛飛機,並且在幾個月後拿到了駕照。80歲的時候他還登上阿爾卑斯山。他寫的這本書,就是《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爲最具影響力的十本書之一,全世界。


在書的開篇他就給了我們一個概念叫作“轉移”,這個詞一般人可能不太知道,什麼叫轉移?就是每一次集中營裏邊經常會有這種名單上的更迭,這一羣人去這兒,那羣人去那兒。但是在更迭這些名單的時候,沒有人會知道哪些名單上的人會活下來,哪些名單上的人會死亡,但是往往被轉移的人死的可能性會稍微大一點。這時候所有的人都會爲了能夠在轉移的名單上把自己或者是朋友的名字劃掉付出很多的代價、痛苦等等,去做這樣的事情,但是往往他們會發現命運總是弄人。你好不容易劃掉了這個名單,有可能那個名單纔是真正的死亡名單。


作者從他們進入奧斯維辛集中營的這個過程開始,在火車上當他們看到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站牌的時候,所有的人的心臟幾乎都驟停了,因爲這個地方意味着死亡。犯人們排着隊,從一個漫不經心的黨衛軍軍官面前走過,那個軍官就拿手指,隨意地左邊指指,右邊指指。作者在經過他面前的時候,就努力地挺直腰桿顯得精神的樣子,軍官在他面前明顯地還猶豫了一下,然後就向右邊指了指。後來他才知道,那天90%的人被指向了左邊,而指向左邊的人,每人分到了一塊香皂,走進了澡堂,而那個地方實際上是毒氣室和焚燒爐。所以當時90%的人就死亡了,他是很幸運的被指到了右邊。


在集中營裏邊,這個書裏邊講到了很多不一般的經歷,的確對我們會有一些刺激。你比如說有一個醫生,他也是猶太人,他說教科書上說的不對,根據教科書的定義,我們現在早就該死了,可是我還活得好好的。就是很多完全不符合生理條件的這些環境,他們照樣能夠活下去。很多人以前睡覺都很挑剔,但是現在你發現不洗澡、不刷牙,和這些鼾聲如雷的人擠在一塊,枕着滿是泥漿的鞋子,睡得也挺香的。


怎麼才能夠在集中營裏邊活下去呢?幾乎每一個人都想過自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跑去觸摸電網,只要跑過去趴在電網上,他立刻就死了。所以做出自殺的決定真的一點都不難,但是自殺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囚犯們在恐慌的第一階段過後,就不再懼怕死亡了,再過幾天甚至連毒氣室也不怕。因爲毒氣室至少可以使他們免去自殺的麻煩,他們覺得反正你都想自殺了,所以毒氣室的話可能更好一點,比觸摸電網還更好一點。有一個老朋友就對這個作者講,他比這個作者在集中營的時間長,他說如果有可能的話,你一定要堅持每天刮臉。不論要用鋒利的玻璃,還是最後一塊麪包換刮臉的工具,只有如此你才能看起來更年輕,而且刮臉還會使你的臉色紅潤,想活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看上去能幹活。


大家記得那個《辛德勒的名單》裏邊有一段,那些女的犯人就會用手指咬破,把血擠在臉上,顯得自己臉色能夠紅潤一點,這就是在集中營裏邊生活下去的祕訣。然後好奇心過去了,對死亡的恐懼感過去了,這時候麻木開始逐漸地出現,什麼叫麻木呢?就是一開始你看到那些很刺激的畫面,看到那些人被懲罰示衆,或者是被人打死等等,你會覺得心裏特別震撼。但是再過幾天或者幾周以後,慢慢地你就眼睛都不會逃避,我覺得看這東西就很正常。


有一個12歲的小孩腳趾被嚴重凍傷,醫生用鑷子拽去那個變黑壞死的部分,旁觀者的感情也是麻木的,就會覺得這一切也沒什麼好同情的。當一個人快要死亡的時候,其他的囚徒就立刻會接近那個還沒有冰冷的軀體,有人就會去拿他剩下的土豆泥,有人會脫掉他的鞋子、上衣,甚至只拿到一根細繩的人都會因此沾沾自喜。各位請注意,這時候作者寫的不是他們,不是別人,不是那些他看到的可怕的人,而是包括他自己在內的所有正常的犯人,都會這樣,大家就覺得很正常。連那個要死的人可能也不會去拽那個繩子,就是你要拿走就拿走好了。


所有的這些症狀最終會使得他們對每天每時頻繁發生的這些酷刑、折磨無動於衷。每一個人都能夠準確地判斷出下一個人會是誰,而且能夠預言到他在哪一天死去。這是一個特別神奇的狀況,就是大家對死亡的習慣就像我們預知一個歌手能否得獎一樣,他們會覺得死亡是他們最熟悉的東西,所以能夠準確地預判。


有一天作者看到了一個平日裏非常自尊和勇敢的人,像孩子一樣嚎啕大哭的時候,他就知道他活不了多久了。因爲他哭的原因是自己的鞋子已經破得沒法再穿了。就這麼小的一個事兒,大家知道鞋子破得沒法再穿的時候,他走路就會拖沓,走路拖沓就有可能會被人拉出來槍決。而這個人一旦放聲大哭,就意味着他已經放棄了求生的慾望了。甚至包括因爲犯人們都可以抽菸,都會有一些香菸,他們偶爾會得到獎勵,一根香菸。如果有一個犯人開始抽菸,大家也知道他會死。因爲香菸是他們最珍貴的東西,他們會把它留着。但是有人肆無忌憚地拿起一根點開來抽,就代表着他已經放棄了,現在他要選擇及時行樂,很可能這兩天就會死掉。


在乾重活的時候有的人會得到一塊麪包,犯人們就如何處理每天僅發的這一塊麪包展開了無休止的爭論。他們也不爭論別的,他們就爭論這個麪包到底該怎麼喫。主要是兩派意見,一派就贊成立刻喫完,這樣的好處是每天至少有一次暫時不餓的機會,而且可以防止麪包被偷掉。另一派持不同觀點,他們主張把麪包分成幾份,過一會兒喫一點,過一會喫一點。最後作者加入第二派的隊伍。你們大家可以想想,如果是你們的話,你們會選擇加入哪一派的隊伍,能夠更有效地保障自己能夠活下來?


集中營裏邊還會有很多的精神生活,囚犯對於宗教表現出難以想象的虔誠。這個我覺得咱們是可以理解的,在那種情況之下只能求助於神。宗教信仰的深度和活力令初到集中營的人會感到特別驚奇和感動,隨處可見臨時湊在一起祈禱的情景,這些又累又餓、衣衫襤褸的人縮成一團,口中唸唸有詞。


而且集中營裏邊有時候還會進行科學爭論,因爲犯人也會有自己的職責。比如說有些人是主管醫生,他也是犯人,他邀請作者曾經參加過一次精神降神會,什麼叫精神降神會呢?其實就咱們這兒的請筆仙、扶箕,就這些東西。甚至當時還有一位黨衛軍的軍官在現場。最終他們請來的神靈寫下了敗者遭殃的拉丁文,而據他們說,扶箕的那個人是完全不懂,所以作者也覺得特別的神奇。


有豐富的精神生活的人,內心的傷害會少很多,他們把惡劣的外部環境轉化爲內心豐富自由的這種精神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夠解釋集中營裏那些身體特別羸弱的人,爲什麼比看似強壯的人生存能力更強的原因。在忍受了所有的這些折磨的時候,弗蘭克爾心裏邊最常想到的是自己的妻子。這他的原話,說不論真實與否,我都堅信她的外貌比冉冉升起的太陽還要明亮。愛是人類追求的最高目標,作者在集中營裏邊理解了詩歌、思想和信仰所傳達的偉大的祕密。


除了精神生活之外,集中營裏邊還會有藝術生活,比如說他們有人會在聯歡會上唱歌、表演。表演得好的話可能會得到一些獎勵,有時候會有一碗湯或者是一個什麼東西。集中營裏邊的人最喜歡說的笑話,各位能想象是哪種笑話嗎?就是他們所有的笑話的類型都是,假設自己將來自由了以後,還保留着集中營的生活習慣的這種笑話。你比如說,有一個笑話,我已經從集中營出來了,出來了以後去參加聚會,在聚會的時候,忘記了自己已經是自由的人了,分湯的時候央求女主人說,從鍋底舀一勺吧。這是他們犯人們在集中營裏邊最常說的話,他們就會把這種東西編成笑話來自娛自樂,這種幽默的東西也會幫助我們的。


除此之外,命運感是犯人們共同的感受。就是集中營的犯人都害怕作出決定,也不敢採取任何主動行爲。這是因爲他們強烈地感覺到一切皆有定數,不要試圖去影響命運。大家看過毛姆的小說嗎?就是一個人在集市上遇到死神,然後就跑,跑回家借了一批快馬趕緊跑。跑了以後,結果死神來到另外一個人身邊,說今天你見到那個人嗎?你把他嚇成那樣。他說沒有, 我今天並沒有找他,我打算在200裏外的一個地遇見他。就是你借了馬跑去那個地方,纔是死神真的要找你的地方。所以這就是告訴我們說,命運有時候不由自己來決定它。所以他們在轉移名單的時候費了那麼多的心力,想方設法地把自己的名字劃掉或者怎麼樣,然後最後發現,往往你根本沒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集中營的最後一天》這一章我是覺得特別有感觸,因爲我覺得這種感受,真的一個人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作者和他們剩下的幾個人,因爲人已經很少了,他們接到任務去埋葬三具屍體。本來他們想趁機逃跑的,可是就在準備運送第三具屍體的時候,集中營的大門砰的一下,就被撞開了。有一輛塗着紅十字標誌的汽車緩緩地駛進了操場裏邊,車上卸下來不少的藥箱,給每個人都分了香菸,拍了照,大家都感到無比歡快。這時候那些德國的守衛們還在,但是守衛們突然都變得特別隨和,都想贏得大家的好感。


這個現象在很多書裏邊都有過記載,無論是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還是我們說二戰期間,頭一天晚上還在審訊他們的人,第二天有可能就突然換了一張正常人的面孔,他就會變成一個很友好的人。所以人們的角色轉換真的有時候會對人的內心產生很大的影響。


後來在這次,他們又面臨着一次選擇。就是有一批人要被運到別的地方去,他們都想上那個車,因爲他們覺得說這不是自由了嗎,所以能讓我離開這個鬼地方是特別好的。結果人家沒讓他們上,就是把那些人裝滿了以後就走了。他很生氣,還跟那些人吵架。結果後來他知道那一車人,在走的路上被全部燒死,德國人在最後還是處理掉了很多猶太人。


在集中營裏邊的人性產生了兩極,會朝兩個極端發展。包括作者在內的這些平常受過高等教育的、有修養的猶太人,在進入集中營這個惡劣的環境之後,也會出現冷漠、自卑、嫉妒、易怒,經常會因爲分發食物導致羣毆。甚至作者也經常想揮起拳頭揍人。面對這種環境,你說人是不是都會變成這個樣子呢?但事實證明,有的人真的會不一樣。作者就記得有一個人,他每天都會走過每一個屋子來安慰別人,甚至他把自己最後一塊麪包還分給別人。這種人雖然不多,但足以證明,有一樣東西你是不能從別人手中奪去,那就是最寶貴的自由。


什麼自由呢?人們一直擁有在任何環境下選擇自己態度和行爲方式的自由。當我們放棄了選擇自己的態度和行爲方式,你會覺得你所有的傷害都是別人造成的,你所有的傷害都是環境造成的。所以你有各種各樣的充分理由去做各種各樣極端的事情,甚至自虐,自己生氣,自己鬱悶等等,都有可能,這其實就是對自己的傷害。而事實上像弗蘭克爾這樣經歷了奧斯維辛的人,他告訴你說,人們在任何環境之下,包括奧斯維辛這樣的環境之下,你依然有着選擇自己的態度和行爲方式的自由。


我這兩天在看一本書叫《好奇心》,《好奇心》這本書告訴大家,那些麻木的,認爲這一切我都知道答案的,這一切沒什麼好探求的人是缺乏幸福的。甚至說我知道這事就是因爲你造成的,或者我知道這事就是因爲這個世界造成的等等。有這種想法的人,其實是一種典型的好奇心缺乏。而好奇心會給我們帶來幸福感,所以好奇心缺乏的人就會覺得一切都有了答案了,沒有什麼好探求的了。而一個擁有好奇心的人才會有幸福的人生。


你沒發現今天晚上的足球賽,今天下午的足球賽,2:1以後看的更緊張嗎?因爲懸念產生了,有了好奇心就會給你帶來幸福感。因此人們每天都會面臨抉擇,要麼保持自我內在的自由,或者是拋棄自由和尊嚴而變成標準的囚徒。各位,標準的囚徒,就是你雖然穿着囚犯的衣服,但你依然可以有着高貴的靈魂,在裏邊做一個自由人。但是變成標準的囚徒,就變成了怨恨、打人、暴力等等。


就像這個陀思妥耶夫斯基,這是俄國的一個著名的作家,他說我只害怕一樣,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我受了這麼多的痛苦,我一定要有所獲得,那個意義到底是什麼?作者曾經目睹過一個年輕女子的死亡,這個年輕的女子在臨死之前跟作者講,說我感謝命運給了我這麼沉重的打擊。作者當時都覺得很意外,說你說什麼,你感謝,因爲你都快死了,你怎麼會感謝命運給了你這麼沉重的打擊呢?這個女孩接着說,以前的生命讓我糟蹋了,我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精神完美的事。然後她指着窗外,說我每天就在跟那棵樹對話,那棵樹是我孤獨中唯一的一個朋友。她確切地告訴那個作者,說那個樹真的能說話。她從一個樹當中觀察到了自然,感覺到生命的美好。


我在這本書裏邊解讀到的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讓人活下去的並不是希望,而是意義。很多人講那個潘多拉魔盒,說潘多拉魔盒打開之後,什麼東西都跑掉了,全是苦難。到最後就剩下了一件事,是希望,好像人類帶着這個希望能夠活下去一樣。但實際上我從佛教的書裏邊所看到的一位西藏的活佛解讀說,潘多拉魔盒裏邊關上了那個希望,而這個希望是使得所有的痛苦倍增的東西。就是當你心中有了特別多的希望的時候,你的痛苦反倒可能會倍增,這話怎麼解釋呢?有一個案例,有一天一個號長,這號長就是混得不錯的犯人,跟這個作者講,說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裏有個聲音告訴我,1945年3月30號我們就會得到解放。這個號長是一個著名的音樂家,他滿懷希望地告訴作者說,他堅信3月30號自己肯定會獲得解放,因爲夢裏邊說得太清楚了。你看,這是不是就希望?然後距離3月30號越來越近的時候,這個號長開始生病,高燒。在3月30號那天他沒有獲得自由,然後陷入了昏迷,第二天他死於傷寒。


統計數字告訴我們說,集中營裏死亡率最高的時刻都在聖誕節前後,二戰期間的戰場上也是這樣。一到聖誕節前後,死亡率就會特別高,爲什麼呢?因爲多數犯人都會天真地以爲能夠在聖誕節前回家,隨着希望越來越渺茫,犯人就逐漸地失去勇氣,變得沮喪起來,這嚴重地減弱了他們身體的抵抗力,導致了死亡。而要想恢復犯人內在的力量,讓他們能夠堅持下去,不是靠這種期望,說我在那一天我就一定會怎麼怎麼樣,而是必須讓他們看到未來的某一個目標,也就是找到一個意義。


尼采說知道爲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這可以作爲所有心理治療師的座右銘。這些任務也就是生命的意義,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不同的,因此不可能做一般的定義。如果你發現經受磨難是命中註定的,那你就應當把經受磨難作爲自己獨特的任務,即使在經受磨難時你也是獨特的、孤獨的一個人。對我們來講,生命的意義包含着從生到死,受苦受難這一個更廣闊的循環。


有一位獄友,他特別健康地活了下來,這個特別棒的人在進集中營的時候,跟天堂達成了一個協議。天堂,他說,以他所受的苦難來拯救所愛的人免於痛苦。對這個人來說,苦難和死亡就是有意義的,這像不像咱們地藏王菩薩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我誓不成佛,這就是意義。


所以弗蘭克爾在從這個集中營出來以後,他就開始研究和發明了意義療法。這個意義療法不像弗洛伊德過去的做法那樣,是不斷地往回找,是你媽媽的問題,是你爸爸的問題,是奶奶的問題。不是,相反意義療法着眼於未來,它着眼於患者在將來應該完成的意義。意義療法讓患者直面並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讓他意識到這意義會大大地增強他克服神經官能症的能力。


甚至書裏邊說過一個例子,說一隻被解剖的猴子,它會知道自己生命的意義嗎?我們猜想它應該不知道,它被解剖了,它很痛苦,它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意義,但它的生命有沒有意義呢?它幫助了無數的人活了下來,這就是它生命的意義。但是我們經常會只看到痛苦而看不到意義,我們不是猴子,我們實際上是可以從自己身上的痛苦當中解讀到意義的。


作者在最後說,按照意義療法,尋找生命意義有三條途徑,哪三個途徑呢?第一個是通過創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這可以幫你找到意義。你比如說我們打算把樊登讀書做下去,讓更多的人跟我們一塊讀書,看到每個家庭不停地改變,我們就覺得這是一個有意義的事。


第二條途徑是體驗某種事情或者面對某個人。比如楊霞老師認爲孩子很重要,看着自己的孩子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去愛他,把這個愛散播出去,這也是會找到意義的。


第三個叫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採取某種態度。有的苦難真的是不可避免的,比如生老病死,在這時候你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它,就能夠體現出你生命的意義了。我在這本書解讀的最後加入了一個我自己特別喜歡的案例,就是書裏邊寫的,我特別喜歡那個案例。有一位老人來找弗蘭克爾諮詢,他非常痛苦,他覺得自己無法承受妻子死亡所帶來的傷痛,他覺得妻子如果死亡的話,他會特別特別難過,他受不了。這時候弗蘭克就問他說,如果你比你的妻子先死,你的妻子會怎樣?老人說那她一定會痛苦萬分。所以弗蘭克爾接着講,他說你現在的痛苦是有意義的,因爲這個痛苦,使你的妻子免於承受同樣的痛苦。


你看,當你能夠想到自己一個人孤獨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這麼一件悲慘的事依然有着意義,這個意義是讓你的妻子免於承受這樣的痛苦的時候,你有沒有覺得這份痛苦其實是可以承受的?這就是意義療法帶給我們的東西。事實上你會覺得意義療法跟正面的奇蹟也是有關係的,跟佛教裏邊所講的利益衆生,也就是佛教祈禱的時候希望一切的痛苦都到我這來。然後我把我的愛散佈給周圍的人,我希望這個咒語能夠幫助所有的人,解除他們的痛苦,這都是在尋找生命中無時無刻的意義。所以我會覺得意義療法對我個人的幫助是特別大的。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請楊霞老師跟我們講講什麼是真正的意義療法,然後意義療法會對我們每個人產生什麼樣的不同層面的影響,我的故事講完了。


楊霞:大家好,那麼我講的話題是在工作中追求生命的意義,剛纔樊登老師特別精彩地講了弗蘭克爾的經歷,並且從他的經歷衍生出的意義療法。療法大約常用的有150多個,我們平時在治療焦慮症、抑鬱症這些神經官能症的時候,傳統的老師會使用弗洛伊德的暴露療法。但是這些都沒有解決最終的問題,就是價值觀的問題。人最難改變的不是習慣,而是價值觀。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它屬於存在主義療法的一種,什麼叫存在主義呢?存在主義療法的發起人是薩特,大家都知道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


弗蘭克爾認爲,在他入監獄之前,他覺得他的老師在講授意義療法的時候,他還沒有深刻的體會,他覺得人怎麼可能爲了意義而去犧牲自己,人怎麼可能爲了一個聽上去很空虛的、很看不見摸不着的信仰去犧牲自己?結果當他進了監獄,他經歷了兩年這種地獄般的折磨之後,依然頑強地活下來之後,他突然承認人活着確實需要一個意義。弗蘭克爾從監獄出來以後,逃出來之後,他後來去了美國,他建立了意義療法這樣一個體系,這個偉大的體系。並且他在美國對大學生進行調查,他對800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他的問題是:對自己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什麼?16%的人選擇了賺錢,而78%的人首要目標選擇了發現生活的目標和意義。


並且他還做了進一步的調查,他發現在一個人高中畢業的時候,美國大學生只有5%的人真正瞭解生命的意義,而95%的人並不瞭解生命的意義。而在20年後,當這些人達到40歲左右的時候,那些5%的人掌握了95%的權力和財富。所以什麼是價值觀?價值觀就是我們的方向,價值觀就指的是我們前進的和生存的心態。心態就是人的方向,就是你賴以生存的重要的價值。你爲什麼活着?你是爲了你的名譽還是爲了金錢,還是爲了孩子,還是爲了因爲你的存在,而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不同的價值觀會決定了你生命的長短。


比方說有一個土豪,他認爲他的生命的價值觀就是爲了快樂,所以他一生中就不斷地拿錢買快樂。一開始可能是買個地,後來買個房子,後來買時裝、買海鮮、買遊輪,買買買了之後全有了,家裏什麼都有了。然後他又開始去買快感,就去吸毒,然後又去冒險,現在得了嚴重抑鬱症。因爲他爲了獲得而獲得的幸福是有限的,所以他的快樂是有限的,人生的價值也是有限的。當一個人有很多目標,焦灼的時候,糾結的時候,矛盾衝突的時候,你會得焦慮症。當你內心沒有目標的時候,你會得抑鬱症。所以人的情緒像一個鐘擺,當它空虛的時候他會得抑鬱症,當他有兩個以上的目標的時候,它會得焦慮症。


比方說我又想掙錢多還想不花力氣,只有兩個目標,我又想買最好的黃瓜,它又是最便宜的,這就是相矛盾的糾結,那麼這種相對矛盾的兩個以上的目標就會導致你出現焦慮。那麼人的幸福分兩種,一種是因爲獲得而得到的幸福,一個是因爲奉獻而得到的幸福。因爲獲得而得到的幸福是有限的,因爲獲得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一個人的目標是奉獻,奉獻是無止境的,所以他的人生的追求是不停止的,他會永遠有激情,永遠有目標。所以心理學裏對性格的解釋,性格就是心態加習慣。心態就是你的方向,習慣就是你的步伐,所以性格就包含了你的心態、你的價值觀、你的方向和你的行爲習慣。所以習慣了的行爲方式加心態,就是你的性格,所以我們才說性格決定人的命運。


那麼孩子在多大的時候,他開始形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呢?那麼首先孩子會在六七歲的時候,他會問我是從哪來的?他在十三四歲的時候會問我將向何處去?他在二十五歲的時候會問我是誰?這三個人生哲學命題決定了他的價值觀。我從哪來決定了我的傳承,我上哪去決定了我將爲誰來工作、來生活,我是誰決定了我自己有幾斤幾兩,我將準備做些什麼,爲別人。所以人生的目的不在於我自己多麼完好,而是我和這個世界建立了怎樣的聯繫。而如果你對這個世界是奉獻的,是給予的一個關係,你一輩子就會有價值、充實、有激情,因爲奉獻纔會讓你感覺到你的存在感。


那麼人爲什麼要有價值觀?弗蘭克爾認爲什麼樣的價值觀、什麼樣的意義纔是正確的呢?正確的意義、正確的價值觀是遠大的而不是渺小的,奉獻的而不是索取的,利他的而不是利己的。假如你的目標是完全願意在爲別人服務的基礎上來獲得自己的價值的,你會活得無比的愉快。


那麼弗蘭克爾研究發現,假如一個人沒有正確的目標,他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研究發現那些自殺的、抑鬱的、焦慮不安的、心理枯竭的心理障礙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看不到未來,沒有生活目標,不能明確瞭解生活的意義和責任。那麼他們認爲任何事情都毫無意義,他們不能從生活中得到任何東西。沒有生活目標的人特別容易放縱自己的墮落,逃避現實,常常回憶過去。


那麼研究還發現,假如一個人的目標就是爲了自己,他將活得毫無意義,他爲了別人他纔會活的有意義。心理學家還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去一個敬老院,給敬老院的老人做一個實驗。這是敬老院的三層和四層的老人,每個房間的老人都送一盆花。但是四層的老人就由這個護士替他們選花,替他們搬花,每天幫他們澆花。三層的老人就要求他們自己去選花、搬花,自己一定要負責澆花。這些老人都得了同樣的慢性病,都是年齡是相仿的,經過了這樣兩年的服務之後,發現四層的老人他們的死亡率是三層老人的1.5倍。因爲他們每天無所事事,不用負任何責任,都是由別人伺候好了的。而三層的老人要搬花、選花,還要跟別人交流經驗,另外他負責任把這個花給它養活了,所以他每天都特別有責任,去觀察、去研究、去爲那個花去勞動。


研究表明,就是我們對一個人真正的善心、孝心,是要讓他活得有價值、有意義、負責任。有的女同志在家裏特別賢妻良母,家裏家外一把手,還特別的溫柔,她的丈夫會自殺或者她丈夫會有外遇,會鬧離婚,會找一個狐狸精,爲什麼?因爲他們家裏沒有讓這個男的負責任,這個男的覺得在家裏是多餘的,是沒用的。所以男的對家庭的責任心是通過他幹家務來培養起來的。


你是誰,你是什麼?假如你先說我是一個老師,我是一個醫生,你就是一個工作需要的人。你首先會認定我是作爲教師,我應該完成什麼樣的責任,完成什麼樣的使命。我作爲一個醫生,我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假如你先說我是一個孩子的爸爸,你的這句話就決定了你首先要對你的孩子負責。假如你說我是我媽媽的孩子,你可能會強調了,你還是一個媽媽心目中的小孩。假如你說我是一個浪子,我是一個快樂的人,我是一個自由的人,我是一個想幹嘛就幹嘛的人,你想怎麼看待你自己,其實決定了你內心的那個價值觀,你認爲什麼是最重要的。可是別人怎麼看待你並不重要,其實是你的那些學歷、頭銜、你的職稱,只決定了別人怎麼看待你,你自己怎麼看待你自己。


心理學家弗蘭克調查發現,就是你給自己一個實驗,假如你現在是一個臨終的病人,你覺得自己只有三天、一天、一個小時可活了,你會選擇做什麼?過去我們中國的傳統,就這人得了絕症以後,沒有人跟他說,要隱瞞。但是國際標準是患者有知情權,應該跟他說你大約還有三個月,你大約還有十幾天,你大約還有幾天,讓這個患者要調整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來決定自己怎麼活。


尼采也是一個存在主義的哲學家,那麼他自己就認爲,假如一個人明白了爲什麼活,就能承受所有如何活的問題。我們平時更強調的什麼管理方法、工作方法、學習方法,都是在研究如何活,但其實更重要的是爲何活。有一次我講課,馬上有同學加我微信,加了我微信以後,總是讓我去幫他們推薦看哪些心理學的書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沒有什麼書能解決你的問題,你需要改變你的習慣,改變你的價值觀。


首先要改變的第一個價值觀,你需要對自己負責任,而負責任的方式是你要有正確的理想和目標,你需要持之以恆的一個行爲習慣。生活的結果不是別人造成的,是由自己的價值觀造成的。愛的價值觀是奉獻,愛的意義是奉獻。你願意給予別人關心,給予別人陪伴,給予別人關注,給予他所需要的東西,互相給予才獲得了愛,才處在一個天堂般的關係當中。


假如我們自己願意認爲一個人生活的價值、生活的意義就是在於奉獻了自己的才華,而改變了世界,改變了周圍,才獲得了自己的充實。他就願意奉獻、願意多學、願意多想,而不是願意在那抱怨,願意在這多獲取,願意在這多提要求。你認爲生活是一種遊戲還是一個故事,還是一個悲劇,還是一種使命,還是一次冒險,還是一次涅槃,還是利他主義,還是互相利用,還是什麼都不是?這些不同的回答就決定了你賦予生活什麼樣的意義。


生活原本沒有意義,需要你賦予它意義。比方說每天喫三頓飯,不是大米就白麪,你煩不煩?今天早上起來要喫兩個饅頭,而不是喫一個,爲什麼?假如你是爲了減肥,你就會喫半個饅頭,假如你爲了今天要講三小時的課,你就願意喫兩個饅頭,而且還要加一塊牛肉,這就是爲什麼有的人會寧可難喫他也得多喫。假如你是一個精神病醫師,你每天要面對精神病人,可能要襲擊你,你今天肯定得喫肉夾饃,得喫兩個以上,不然的話病人一說就能給你推倒。


那麼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爲,人在遭受失敗、挫折、苦悶的時候,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生活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而他們認爲,每個人的生命都會受到三種束縛。第一,我們目前只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的領域是有限的。第二,我們不是獨自生存,我們周圍還有其他物種和人。第三,人類有兩性,如果人沒有愛情和婚姻,就不可能傳承他的生命。所以這三種生命的主題決定了我們的職業、我們的任務、我們的使命。


第一,由於地球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得工作。第二,由於地球上的人類不光是我們自己,還有其他人種和其他的物種,我們需要人際關係,我們需要合作,我們需要分享。第三就是因爲需要傳承我們的生命,需要繁衍,我們需要愛。所有的付出都會有回報,所有的男女,所有的異性相處都是平衡的,不可能我們時時地封閉自己,我一個人過多爽,我一個人怎麼樣,那是很難的。


那麼一個人對待三個主題不同的反應就反映了他不同的價值觀和他不同的結果。你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怎樣回報你。如果你願意愛別人,工作也勤奮,願意交友,願意對朋友奉獻你的才華和給予他們幫助,並且助人爲樂。你就會獲得友情,友情獲得快樂,你就會有愛情,就會有繁衍,就會有自己的子嗣。因爲你願意勤奮工作就會獲得經驗,獲得回報,獲得價值,所以你所有的願意都會獲得你願意得到的那些。一個人只想奉獻的時候別人是能感覺到的,一個人只爲別人着想的時候,對方是能感覺到的。因爲人際關係是交互的,是交換的,是相互影響的,所以有一句諺語說什麼呢?永遠不要和永遠不喫虧的人來往。


如果你是通過愛別人來愛自己,你愛100個人,你會有100個人來愛你,假如你只愛自己,一輩子只有一個人愛你,就是你自己。弗蘭克爾的意義理論是認爲人生活的意義就在於自己和他人建立一種健康的、有建設性的、幫助他人的、奉獻他人的一種聯繫,所以人要和周圍環境之間建立一種聯繫。馬斯洛的需要理論,他認爲人生的動力是需要,弗洛伊德認爲人生的動力是慾望,行爲主義學派認爲人生的動力是條件反射。


那麼馬斯洛認爲人生成長的動力是需要,他認爲人的需要從低到高,最低需要是生理需要,然後是安全的需要,然後是歸屬的需要,然後是愛的需要,然後是自我實現的需要,所以有一個階段人人都在追求自我實現。但是後來阿德勒在研究的時候,發現當人滿足了自我需要之後,或者是通過什麼來滿足自我需要,其實是奉獻。人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奉獻。一個人能夠通過自己的知識,通過自己的才華能夠幫助別人,讓別人改變的時候,就會有無比的成就感。


那麼有的人說,我們爲什麼不能爲自己考慮呢?人不爲己天誅地滅。但是當一個人只爲自己考慮的時候,你會發現什麼結果呢?你會發現你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窄。大家還記得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有一個叫潘曉的人,給中國青年雜誌社寫了一篇文章,爲什麼人生道路越走越窄?當時她提出一個問題,是我爲人人還是人人爲我?但是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是首先是我爲人人,然後才人人爲我,爲什麼?你沒有播種就沒有收穫,哪有秋天和春天是倒着來的?


那麼人從多大開始探索生命的意義呢?是從5歲開始。5歲之前不要給孩子講生命的意義,因爲那樣會產生焦慮症。5歲之後孩子會問你人會死嗎?死了去哪個地方?然後在5歲的時候,他如果問這個問題的話,你就先給他進行比喻的方式,帶他去看一個盆景,帶他去爬山,帶他去看一棵大樹。你看樹葉綠了它會吸收氧氣,它會開花結果,然後它會落葉,到秋天的時候它落葉,落葉變成什麼呢?會消失嗎?沒有,它就變成肥料再滋養樹根,樹根再滋養樹幹,樹幹再長出新葉子,生命就是如此的循環。而在每一個循環的環節,都要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所以人的生命也分兩部分,是肉體部分和生命部分。肉體每天喫飯,就是爲了晚上生命把它轉化爲各種營養輸送給生命力。所以當一人死了以後,他的肉體死了,生命力還在,在哪?在你兒子的、女兒的、侄子的、人類其他人親戚身上的DNA裏頭。所以那個獻血,那個捐獻器官,就是帶着你的生命傳播到別的地方。所以人的生命是漫長的,而人的肉體是短暫的。人不要自己去結束自己的肉體,而要用肉體來爲生命服務。比方說,我的生命現在需要爬山,而肉體就非常懶惰。肉體磨磨唧唧地說,唉呀,這睡會覺吧,唉呀,多喫點蛋糕吧,唉呀,再喫個糖吧。這只是肉體的奢求,而生命不需要,生命需要鍛鍊,生命需要節制,生命需要繁衍。所以肉體有的時候要聽從生命力的召喚。


那麼阿德勒認爲,童年裏有三種情境,最容易使人將錯誤的意義賦予生活。第一是器官缺陷,就是殘疾,第二是被驕縱,第三是被忽視。總覺得自卑,總覺得自己是生活的失敗者,所以他們會放棄自己。第二被驕縱,因爲父母總是嬌慣自己,他認爲自己就是這個世界的中心,他認爲自己就應該拔尖,就應該別人都爲我自己着想。第三被忽視,父母因爲忙而沒有陪伴孩子,那麼孩子長大以後就會覺得合羣沒用,團結沒用,分享沒用,反正沒人搭理我。


即使一個人他在童年遭受了苦難,比方說父母離婚或者是喪偶,喪失親人,或者是殘疾,或者是家裏貧困,但是依然會有三分之一的人會化悲痛爲力量。越是家庭貧困,他長大了以後越努力,越奮鬥。所以儘管是創傷的童年,也依然有三分之一的人會更加升華。有三分之一的人會用這樣一個態度,生活怎麼對待我,我就怎麼對待生活。那麼也有第三種人,三分之一的人會認爲報復。既然生活對我不義,我也對他不義。


所以苦難我們無法選擇,但是如何對待這個苦難,我們會有三種選擇,是化悲痛爲力量去昇華,因爲我過去痛苦,我將來就會讓更多的人不痛苦,還是我要報復,還是我要冷漠。所以選擇是我們可以選擇的一個態度。所以你認爲順利的人生有意義,還是坎坷的人生有意義呢?這是取決於你怎麼看待你,怎麼對待你,怎麼經歷。


弗蘭克爾認爲,發現生命意義的途徑是什麼?第一條途徑,你自己創造了一種工作或做了一件事。比方說你曾經帶孩子徒步長城,你走過長城,你帶孩子走過黃河。或者是由於孩子的一個創意,他曾經幫你做過一個蛋糕,幫你做過一個早飯。那麼你在家裏,假如寶寶就像嘟嘟那麼大,他就可以負責任。比方說家裏的地板嘟嘟來拖,家裏的小魚嘟嘟來喂,那麼家裏的鞋子嘟嘟要負責整理,他要在這個家庭裏承擔他自己的責任。那麼這樣的責任會使他感到自己的生活特別有意義,因爲他的存在,爸爸媽媽可以省勁。


所以每當我們要求孩子能夠學會體諒別人,能夠有勞動能力,有眼力見的時候,我們就裝傻、 裝病、裝笨,我們就說唉呦累死了。寶寶說我來幫你拎吧。唉呀渴死了,幫你倒點水吧。然後你誇他唉呦你真棒,所以你的棒是來自於什麼?你的誇獎不是來自於他的漂亮,因爲漂亮不是他自己獲得的,是天生的。不要誇孩子漂亮,而是要去獎勵他。由於他自己完成了一件事而獲得的成就感,這個成就感比賞識還要重要。所以他人的賞識不重要,他自己親自完成一件事情而獲得的成就感才無比的重要。


第二個途徑,那麼你曾經體驗了某些美好的事情。比方說攝影,你見過雪山,你見過日出,你見過落日,你在寒風中拍過霧凇,你曾經愛過一個人,那麼這個過程讓你發現生命的意義。有的人一輩子都很難愛上一個人,他經常在相愛的時候,談戀愛的時候,不斷地問你爸你媽幹嘛的?你掙多少錢?你家有多大房子?這些都不是愛,這是在買東西,在挑商品。


第三個途徑,經受苦難。人爲什麼要經受苦難呢?因爲99%的苦難才帶來1%的快樂。你想喫到一個特別美味的飯,你得去做飯,親自做飯而喫飯的人比買現成的飯而喫飯的人,幸福感要大得多得多。所以如果一個人知道,我們經歷的苦難能換來意義的話,那麼苦難也具備了意義。所以生活原本沒有意義,需要你賦予它意義。那麼人類註定會遇到三重悲劇,一是痛苦,二是內疚,三是死亡。但是人類又有一種本能,這種本能是把痛苦化爲成就。因爲痛苦纔有成就,因爲內疚才自我完善,因爲生命短暫才負責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