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體驗報告D3:記錄的意義

01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小丫關閉了朋友圈。

因爲覺得刷朋友圈容易掉進時間黑洞,看一堆碎片信息除了讓自己腦子混亂,並看不到其他好處;給朋友們點個贊,也不會對深化感情帶來多大幫助。

轉行後,這朋友圈是不能再關了,不然還混啥互聯網圈。

不過她仍然很少去刷。

因爲每次點開,都是山呼海嘯般的各式小廣告,或者炫秀曬。

她期待真誠的,走心的,能帶來啓發的內容。表面的喧囂浮華,常常讓她疲憊。

02

這也讓她開始懷疑發聲的意義。

這麼多人,這麼多聲音,缺我一個嗎?

每個人都爭先恐後地表達意見,除了讓世界更嘈雜一點,還產生了什麼價值?

所以她越來越沉默。

朋友圈不常發表觀點,跟朋友們的線下聚會,也甚少說話,只是默默聽。

在簡書寫下四十餘萬字,都只是爲自己而寫,記錄生活點滴,不爲發表觀點、影響他人。

03

最近幾天,許是因爲我的來訪打破慣性,她更新變得頻繁。

每天兩條,一條冥想打卡,一條地球體驗打卡。

不過這才第三天,她開始陷入糾結了。

突然這麼聒噪,會不會給別人造成打擾?

說的都是自己的小想法、小感受,對別人又意義何在?

所以今天她帶給我的體驗,是一種叫做“焦慮”的情緒(聽說只有地球人才會有)。

焦慮到,晚上要寫今日份體驗報告時,坐在電腦前一小時,她都無從下筆。

彷彿丟失了一切的表達欲。

04

轉機出現在,她開始漫無目的刷朋友圈時,看到這樣一條消息。

是一位小夥伴,轉發了她昨天寫給自己的一封信。

咦,這樣私人的東西,居然也會被轉發?

留言詢問,對方說:今天心情非常的低落,是小丫這篇文章,把我從幾個小時的混亂情緒中薅出來。感謝能在這裏遇見你。

她胸中一熱,突然就找到了表達的出口,開始寫這份體驗報告。

05

記錄並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感,意義何在?

她此刻意識到,最最重大的意義,就是那份真實。

不加掩飾的困惑與糾結,難過與憤怒,感動與熱血,是人類底層的共通情緒。

這份真實的袒露,讓情感流動起來,讓心與心聯結起來,讓人們有機會從他人身上看見自己,換個角度認識自己。

這不就是教練的價值所在嗎?幫助人們觀察自己、認識自己、超越自己。

活出真實的自己,展示真實的自己,便已足夠有力量,便是教練狀態的重要一環。

06

這一點,她倒也不是第一次領悟到。

不過在改變一種行爲習慣時,仍然不免陷入舊模式,在意外界眼光。

所幸有所覺察,舊模式的桎梏,便已逐漸鬆動。

她給自己的公衆號定位“見證記錄的力量”,並沒打算去講什麼大道理,去傳道授業解惑。

她只想當自己的觀察家,記錄一個普通人真實的日常,分享些小故事、小感悟。

如果能在無意間帶給他人一些啓發,則是意外的幸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