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關係中由互相促進,變成互相消耗時,便是結束關係的時候了

  我一個未婚的同事問我:“婚姻明明是1+1>2的事,如果變成1+1<1,甚至比1還小,那還能結婚嗎?”

  我很無言,她說的對,當在關係中本來是互相促進的兩人變成了互相消耗的時候,那便是到了關係結束的時候了。 

  我的老師在講課時也特別提出,不要讓關係變成自己的內耗,一段關係即使自己再無力,可是要記得,自己還有選擇權。

  最初的時候,那是一段多好的歲月啊,我對你總是有說不完的話,我用着與你相同款的手機,甚至我無法坐到桌子讀書時,給自己設置的獎懲制度就是隻要我每週堅持坐到到桌前讀書,就能給你通一次電話。

  由此,我養成了每晚都能坐在書桌前讀書的習慣。以前每次坐在桌前,就像屁股坐在了針墊上,拿起書,內心像被貓撓了一下,根本無法靜心學習,可是現在這個讀書習慣變得像呼吸一樣自然。

  這時我們是互相促進的,內心流淌的只有開心和快樂,甚至大把的脫髮也戛然而止,額前的白髮又復黑。

  可是當我知道,我們之間出現了第三人時,我知道一切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我們之間只剩猜疑。

  我再也不願意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告訴你,當我遇到困難,遇到開心的事情,我心裏想到的第一個人再也不是你,我再也不願意讓你知道我的一切。

  當拿起手機時,看到你的頭像,內心只有沉重的負擔。

  回不去了,真的再也回不到當初。

  老師告訴我,在一段關係中,無論多麼無力,可是要記得自己有選擇權。我可以選擇繼續留在關係裏,或是選擇離開。

  繼續留在關係裏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因人都是有慣性的,都更喜歡過去熟悉的氣氛。

  選擇離開是有勇氣的人才能做出,因離開需要能量,需要承擔分離的痛苦。

  而我不願意讓關係變成內耗,自然要承擔選擇的後果,承受分離的疼痛。當內心冒出疼痛的苗頭時,我會告訴自己,人已經不是以前的那位人了,人已經變了,再無可奈何都要接受。

  看下書不好嗎?每當內心有難過時就停下來,靜心看看這本不久前纔拿到的書,這本厚厚的跨界技術書有四百多頁,當我看完這本書時,內心的疼痛已經已經療愈了吧?過去也早該被自己遺忘了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