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煥英》 悲傷是我們爲愛付出的代價

2021年第一場電影,居然是我家太后“點播”。

我媽很喜歡演員賈玲。在春節假期快結束時,她讓我帶她去看賈玲的電影,我火速買票。出門前,往包裏塞了一大包紙巾。影院的人很多。我聽着着周圍人一會大笑一會抽泣,隨着節奏給我媽遞紙。

電影的劇情很簡單:

賈玲母女兩人由於意外的車禍,穿越回了母親年輕的時代。女兒爲了彌補母親的遺憾,做了一系列想要改變她的人生,讓她更幸福、更快樂的操作。結果卻發現命運早已註定,但她體會到了母親的心意,最終也和自己和解。

《你好,李煥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李煥英是賈玲已故母親的名字。

賈玲的母親因意外去世,這給她留下了非常大的遺憾。爲了紀念與母親的感情,她從2016年將這個故事寫成小品後,又籌劃了四年半的時間,將其搬上了大銀幕。

談起母親,賈玲說,“媽媽對我們的愛就像空氣,從你出生時就有,所以你經常忽略它。但是當你失去的時候,你才體會那種室息感和無助感。這是你這輩子都不願意去體驗的那種痛苦。

賈玲多次在節目中說,這部電影是圓自己一個心願,她做到了。

《你好,李煥英》從影視劇專業角度來講,可能不是完美的,但它感人,因爲它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鳴。

觀衆隨着劇情捧腹大笑,又因爲一個眼神,一個凝視而潸然淚下。

那“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傷;想和自己的母親像朋友一樣敞開心靈的溝通;想穿越到過去改變遺憾未來的幻想等。女兒說“我不爭氣”,母親說“我只要我的女兒健康快樂就好”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更是戳中了很多人的淚點。

有人說:“我們經常低估了孩子對父母的愛”。

劇中的賈玲覺得因爲自己,而讓媽媽不幸福,充滿了愧疚。想要媽媽與其他人結婚,這意味着自己不會再出生。但她還是這樣做了。

而劇中的媽媽依然選擇了賈玲的父親,放棄了可能更美好、輕鬆的生活。她說“誰說我不幸福?”

我想說“我們也常常低估了父母對孩子的愛”。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9·11”襲擊受害者紀念儀式上說:“悲傷是我們爲愛付出的代價”。

喪親之痛是無法避免的一種傷害。它帶來的悲傷,最初會像海嘯一樣席捲而來!

我們的生活被打斷,負面情緒和突如其來的變化鋪天蓋地。

我們習慣的角色和自我定義都面臨新的挑戰。

我們的信念被切斷了,很多人會說“爲什麼是我!”“雖然我知道……但爲什麼是現在?”

我們不能理解世界爲何一夜之間變得陌生,心裏本來滿滿的感情突然就沒了依託。

“我的天好像塌了”。

在面對重大喪失時,人們一般會經歷五個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和接受。

01

否認(denial)

我們會認爲發生的一切都不是真的。這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是人們遭遇突然喪失時的緩衝劑,防止我們被強烈的情緒淹沒。

電影中,賈玲母親躺在病牀上,賈玲穿越回去。母親年輕漂亮——活着,自己有機會去改變她的人生,其實就是對死亡的一種否認。

02

憤怒(anger)

是我們蒼白的“反擊”階段,人們會對他人的死亡產生憤怒:“爲什麼要拋下我!”,然而又因爲自己的指責感到內疚,進而更加憤怒,並將憤怒轉化爲攻擊,攻擊親近的人、甚至陌生人。

這就解釋了,爲什麼有些藹可親的人在親人離世後突然性情大變,變得既有攻擊性又難以相處。

03

討價還價(bargaining)

我們會試圖爭取時日,也可以稱作“與死神的交涉”。我們會祈禱“讓他多活幾個月吧!”“至少過完年吧!”或者“用我的生命來換他活着!”

當然,這些祈禱都不會生效。

04

沮喪 (depression)

我們會放棄做任何掙扎,強烈的無助、沮喪、痛苦,對人的哀悼,壓倒了一切希望、夢想和未來的計劃。覺得失控,麻木,甚至想要隨他而去。

05

接受(acceptance)

最終承認這個人已經去世的事實,並且把親人去世這個事件整合到自己的生命中,使之有意義。

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完這5個階段,也不是所有人都會依照順序經歷這些階段。這個分段只是幫助我們理解他人的處境。

△現實中賈玲母女

談起母親去世,賈玲說,時間會推着你往前走,只是傷口不一定會癒合。在母親這件事上,沒有“時間會沖淡一切”。

“(母親去世)那段時間很煎熬,因爲這是你無法改變的事情。我已經很幸運了,我有這個機會能夠紀念一下我和我母親的情感,但也有很多人他們做不到了。”

經歷朋友和親人的去世,50%-85%的人,會在事件發生後最初幾周甚至幾個月內,體驗到強烈的哀傷情緒,並伴隨出各種哀傷反應。

悲傷像巨浪衝擊着我們,我們的生活一團混亂。雖然痛苦、煎熬,但大部分人會慢慢讓波浪平靜下來。

研究表明,強烈的悲傷通常在6-12個月後開始平息。

大概也有10%-20%的人,體會到的痛苦遲遲無法緩解。他們會在哀傷前四個階段來回反覆。

隨着時間的流逝,不去處理的嚴重悲痛會成爲一種心理障礙,影響到人的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

這些人常常會說,“我走不出來”,“我失去了真正快樂的能力”,他們對喪親的記憶在任何時候提起都“十分新鮮”,他們會告訴你,“好像就是昨天發生的一樣”。

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請一定、務必要重視,並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

賈玲說喪親帶來的傷口不一定會癒合,這個觀點我不同意。

正常哀傷會減弱,會過去,不是這件事對我們不重要了,更不是我們不難過、不痛苦、不愛死去的人了,而是我們接受了“死亡”這個事實。

死是生的一部分,死亡是父母教給我們的最後一課。

喪親之痛紮在心口上流下的血,不是時間讓它停下來的,而是我們自己。我們讓血停下來,讓傷口癒合,甚至會讓它留下一個疤。

這道疤帶給我們的意義,遠比撒潑打滾讓親人復活更深刻,更實際。

在整部電影中,我印象深刻的是結局:

賈玲開着紅色的跑車,身邊坐着媽媽,兩人有說有笑。鏡頭一轉,她一個人開着車行駛在孤獨的路上……

人生不就是這樣嗎?

生命的旅途上,一開始是父母開車載着我們。後來,我們自己掌握方向盤,父母坐在副駕上,最後,又留下我們獨自駕駛。

我們不能因爲此時副駕無人,就否定他們曾坐在那裏的事實。何況,現在沒人,不代表一直沒有。不要爲自己獨自駕駛心存內疚,更不要因爲副駕有了其他人就覺得忘記了父母,背叛了他們,不存在的!

父母在任何時候都與我們同在——以各種方式。這不是迷信。

我們最初面對人生的“駕駛技術”,是來自父母的傳承啊!

感謝賈玲團隊誠意獻上的作品。

你好,李煥英,很高興認識你。

再見,李煥英。

再見,那些逝去的親人。

你不在了,我難過。

但我依然會好好生活。 



個人公衆號【貘談閒話】ID:motalk818

聊心理,聊影視,聊繪畫,聊菜譜,聊各種有聊之事~

歡迎各種勾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