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如何挑選適合投資的指數基金

哈嘍,大家好。

新年快樂呀~

沒錯,我又帶着推送來了~

嘻嘻嘻,春節也不忘分享讀書筆記~(假裝很勤勞)

之前分享了《指數基金投資指南》的前3章

沒看過的點這裏

讀書 | 給投資新手的建議

讀書 | 爲什麼推薦選指數基金

讀書 | 常見指數基金品種

分享了那麼多,當我們面臨紛繁複雜的指數基金品種時,到底如何挑選?怎樣投資呢?

這次就來分享一下這本書的第4章:如何挑選適合投資的指數基金?

敲黑板,劃重點!!!

本章是《指數基金投資指南》的重點,對於理財小白來說實操性很強,一定要讀本章啊!!!

當然,前面的分享也是要看的,要不然連基金是怎麼回事都不知道就尷尬了。

1/ 價值投資理論

在學習具體的方法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一下,現代金融學之父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理論

價值投資理論有三個要點:

一是價格與價值的關係。股票有其內在價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但長期來看是趨於一致的。

二是能力圈。能力圈是指我們判斷股票價值的能力,對所投資的品種非常瞭解,能判斷出它大致的內在價值是多少,而不是什麼熱門投資什麼。

我們對所投資的股票瞭解越多,我們的能力圈就越大。

在投資界有一句話:每個人都只能掙到自己認知範圍裏的錢

這句話其實闡釋的就是能力圈的概念。

但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巴菲特曾說過: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大小,而是你知道自己能力圈的邊界所在。

清楚自己的能力圈邊界,不要盲目投資,及時止損很重要。

所以在理財前一定是先要了解學習相關知識,不懂不買,擴大自己的認知範圍,理性投資而不是僥倖投機。

三是安全邊際。安全邊際的意思是:只有當價格大幅低於價值的時候,我們纔買入。

用格雷厄姆的話說:我們要用0.4元買價值1元的東西。

而很多投資者虧損的主要原因往往是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圈,忽視安全邊際。

其實價值投資理論不僅適用於投資領域,在我們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也同樣適用!!!

2/ 什麼是估值?常用的估值指標有哪些?

估值簡單來說就是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評估資產,如從資產盈利的角度、從資產價值的角度等。

常用的估值指標:

(1)市盈率

市盈率=公司市值/公司盈利,即PE=P/E,P代表公司市值,E代表公司盈利

由於公司盈利可以是一個季度,4個季度以及下一年度的,所以根據分母的不同又可以分爲靜態市盈率、滾動市盈率和動態市盈率。

其中靜態市盈率和滾動市盈率更具參考價值,因爲它們是已經發生了的盈利。動態市盈率爲下一年度的盈利,屬於對未來的預測,與未來實際會有一定偏差。

市盈率簡單來說反映了我們願意爲獲取1元的淨利潤付出多少代價。

它的作用就是可以幫助我們估算市值,根據公式市盈率=公司市值/公司盈利,那麼公司市值=市盈率×公司盈利。而市值代表我們買下這個公司理論上需要的資金量,公司市值在牛熊市漲跌的原因就在於市盈率估值的大幅波動。

適用範圍:流通性好、盈利穩定的品種。流通性不好的股票,市盈率沒有參考價值。在一些沒落行業和週期性行業,盈利不穩定同樣也不適用,處於成長期或虧損期的行業也不適用。

(2)盈利收益率

盈利收益率=公司盈利/公司市值

它意味着把一家公司全部買下來,這家公司一年的盈利能夠帶給我們的收益率。

從公式不難看出盈利收益率是市盈率的倒數,一般來說盈利收益率越高,代表公司的估值越低,公司越有可能被低估。

適用範圍和市盈率一樣,也是適合流通性好、盈利穩定的品種

(3)市淨率

市淨率=公司市值/公司淨資產

它的含義是每股股價與每股淨資產的比率。淨資產通俗來說就是資產減去負債,代表全體股東共同享有的權益。

影響市淨率的因素:

公司運作資本的效率ROE。ROE=淨利潤/淨資產,ROE越高的企業資產運作效率越高,市淨率也就越高。

資產的價值穩定性。資產價值越穩定,市淨率的有效性越高。

無形資產。有形資產,如地皮、礦山、廠房、原材料等,它們的價格比較容易衡量。無形資產,比如企業品牌、企業專利、企業的渠道影響力、行業話語權等。無形資產多,市淨率參考意義不大。

負債大增或虧損。這會導致淨資產減少。

當企業的資產大多是比較容易衡量價值的有形資產並且是長期保值的資產,比較適合用市淨率來估值,如強週期性行業比較合適。

短期的金融危機導致原本盈利穩定的寬期指數基金在短期內盈利不穩定,也不適合用市盈率來估值,就可以用市淨率。

(4)股息率

股息率=公司的現金分紅/公司的市值

它的含義是衡量現金分紅的收益率。

那麼股息率和分紅率有什麼區別呢?

股息率是企業過去一年的現金派息額/公司的總市值,隨股價波動,股價越低股息率越高。

分紅率是企業過去一年的現金派息額/公司的總淨利潤,公司會預先設置好,一般連續多年不變。

股息率與盈利收益率也有一定的關係。

股息是淨利潤的一部分,從公式上看,股息率=股息/市值,盈利收益率=盈利/市值,分紅率=股息/盈利,所以股息率=盈利收益率×分紅率,而分紅率通常不變,所以股息率和盈利收益率變化趨勢一致

所以一般來說同一個指數,盈利收益率高時,股息率也高。

3/ 指數估值查詢方式

指數基金估值指標的計算方法就是把背後股票的盈利、淨資產、股息等數據求出一個平均值,從而計算指數基金的估值指標。

因爲普通股票基金的成分股不透明,所以在股票基金中,只有指數基金可以計算出估值指標。

當然我們不需要自己計算啦。

在指數官網,如中證指數官網,恆生指數官網以及部分公衆號(比如定投十年賺十倍,《指數基金投資指南》作者銀行螺絲釘的公衆號),都會提供相關數據。

4/ 挑選指數基金的方法

接下來書中介紹了兩種方法來挑選指數基金

(1)盈利收益率法挑選指數基金。

盈利收益率法的策略是當盈利收益率大於10%時開始定投。

10%如何來的?

按格雷厄姆的想法,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盈利收益率大於10%,二是盈利收益率大幅大於同期無風險利率。

在中國,同期無風險利率,可以參考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約是3.5%左右。盈利收益率大幅大於同期無風險利率時,開始定投。按遠遠大於兩倍計算,也就是7%以上,所以我們可以把兩個合一個,即盈利收益率大於10%開始定投。

當盈利收益率小於10%,但大於6.4%停止定投,堅定持有已經買入的基金份額。

當盈利收益率低於6.4%分批賣出基金。6.4%是債券基金的平均收益。這裏分批賣出可以分散風險。

這種方法的侷限:適用於流通性比較好,盈利比較穩定的品種。

國內主要是上證紅利,中證紅利,上證50,基本面50,上證50AH優選,央視50,恆生指數,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等。

(2)博格公式法挑選指數基金。

影響指數基金收益的三大因素:初期投資時刻的股息率,投資期內的市盈率變化,投資期內的盈利增長率。

所以指數基金未來的年複合收益率=投資初期股息率+每年的市盈率變化率+每年的盈利變化率。

股息率:在我們買入指數基金時就確定了,一般來說指數基金越是低估,股息率一般越高。

市盈率:買入時的市盈率也是確定的,但未來市盈率會如何變化這是無法預測的。

從長期來看市盈率會在一個範圍內呈週期性變化,我們需要做的是統計一下指數歷史市盈率的波動範圍,然後看當前的市盈率處於歷史市盈率標準範圍的哪個位置,在市盈率較低的時候買入,未來市盈率大概率會上漲,從而獲得正收益。

盈利:在正常情況下,只要國家經濟正常發展,長期看盈利都是會上漲的,帶來正收益。

股息率高時買入,市盈率處於歷史較低位置時買入,而這兩點往往是同時發生的。

博格公式的使用侷限:盈利下滑或者盈利成周期性變化時,會失去參考價值。

此時可以用博格公式的變種來挑選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未來的年複合收益率=每年市淨率的變化率+每年淨資產的變化率。

當然應用博格公式的變種,有一個前提條件是公司的淨資產價值要有保障,即使在盈利下滑的情況下也是盈利的。

最後小結一下:

有價值的指數即盈利穩定的指數,可以採用盈利收益率法;

成長指數即盈利呈高速增長態勢的指數,可以用博格公式;

週期指數即盈利處於不穩定狀態或者呈週期性變化,但行業沒有長期虧損記錄的指數,可以用博格公式的變種,

長期虧損的指數就直接放棄。

那麼具體哪些指數適用於這三種方法,可以參考思維導圖裏的表格。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了,乾貨滿滿呢!!!

最後保存思維導圖筆記好好消化一下~

下次分享見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