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圈層:其實你不懂用戶

你真的懂用戶嗎?先回答一個問題,你們產品的目標用戶畫像是怎樣的?

男性,25到35歲之間,上班族,月收入1萬左右等等,這些關鍵詞每個做產品推廣的人應該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只知道這幾個詞其實還談不上懂用戶,因爲幾乎每家公司都知道這些詞,但是做起來的公司並不多,說明一個道理:這些公司並不是真正的懂用戶。

我來爲大家講講,什麼纔是真正的懂用戶。

在瞭解用戶之前,首先要懂一個詞的意思:圈層。你可能會說了,圈層誰不瞭解,不就是用戶的圈子嘛。

那麼追問一句,這個用戶的圈子在哪裏?你可能就懵圈了,老師也沒告訴過我們用戶圈子在哪裏啊!

就像我問大家錢是好東西嗎?大家說是,我又問錢好在哪裏,大家就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圈層也是如此,當今社會的用戶圈層和以往的用戶圈層有了明顯的區別。

過去是以實際的,可以觀測到的地理位置進行圈層的劃分,北方用戶或南方用戶,城市用戶或鄉村用戶,寫字樓用戶或工廠用戶,貴族用戶或貧民用戶(取自印度的貧民窟)。

當今社會隨着移動互聯網尤其是大數據的興起,每一個人都成了線上圈層的一部分,相應的產生了一個新的圈層:線上虛擬圈層。不瞭解虛擬圈層,是談不上懂用戶的。

01

虛擬圈層的由來

首先要感謝技術,不是技術的發展,網絡上都不知道你是一隻單身狗。

因爲有了技術,你瀏覽了汽車信息、評論了某做菜的短視頻、搶了一雙AJ鞋、凌晨兩點打車去酒吧等等行爲的記錄,你在線上就被歸類到了一個既定的圈層裏,俗成打標籤。

虛擬圈層相比現實世界中以地理進行區分的圈層,最大的不同是沒有了地域之分。

以潮玩用戶圈爲例,北方滴水成冰的漠河的一個用戶,南方穿着短袖的深圳的一個用戶,你們在網上買了同樣一個手辦,進入了同樣一個潮玩貼吧,在線上的虛擬圈層裏,你們就是一夥人了。

對虛擬圈層的成立,貢獻最大的要數互聯網公司了,騰訊的廣點通、阿里的猜你喜歡、頭條的千人千面,背後都指向了一點:虛擬圈層。

傳統行業的人可能沒有那種感覺,在我們互聯網人眼裏,首先聲明,我不是針對誰,我要說的是,所有的人在我們互聯網人眼裏,不過是後臺的一個個數據。

你看這條數據(這個用戶),遊戲充值數據比上個月少了一千塊,是不是談戀愛了,沒錢充遊戲了,趕緊出個他喜歡的英雄,刺激他充一波值。

針對虛擬圈層有個詞“信息繭房”,對於個人而言,你被你喜歡的信息所包圍,成爲一個信息孤島,這樣的孤島連成一片就構成了島羣,也就是虛擬圈層。

我們做品牌推廣,做產品運營,一定要對虛擬圈層有所認知,知道這個事物的存在,纔好爲之後的工作做出正確的規劃。

就比如,虛擬圈層你說存在吧,又拿不出具象的,肉眼可見的東西來證明他;你說他不存在吧,在投放信息流廣告時,又是能夠針對即將結婚的用戶投放婚紗照廣告,是不是很神奇。

02

虛擬圈層的價值

爲什麼要研究虛擬圈層呢?當然是對咱們做品牌推廣有所幫助了。

過去的品牌打法是,電視一喊,渠道一鋪,坐等收錢。那是因爲當時的用戶圈層是全國大一統的,都守在電視跟前。

現在的虛擬圈層,被移動碎片化整的極爲的割裂,再也沒有了大一統圈層時代。

所以,想打透全國市場,現在來看,幾乎是沒可能實現的,不是硬件條件不允許,而是你的錢包不允許,想打透全國市場,準備好一千億在說,怕了吧。

虛擬圈層雖然十分的割裂,但是對於我們小品牌商來講,確是天賜良機。

過去,你想跟大牌競爭,投個央視廣告幾千萬起步,哪有那麼多錢拿去造呢,現在你想打透一個虛擬的圈層,十幾二十萬就足夠了。因爲圈層越小,打透所需的成本越低。

之前有看到一個“獸圈”(類似cosplay,動物擬人化的愛好者圈子),整個圈子加起來不過幾萬人,我說的是全國哦。

你想想,現在精準投放廣告千次曝光成本頂天了200塊。按照“獸圈”10萬人來預估,是100個千次曝光,成本是100乘以200等於2萬塊。

也就是你投放2萬塊錢就能夠打透這個圈層,你拿10萬塊廣告預算可以去打透5次,5次打透足夠你成爲這個圈子的知名品牌了。

這是不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對小品牌,的確是的。這是不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對大品牌,也的確是的。

因爲小圈層被小品牌打透,大品牌就這樣一點點的被小品牌把市場份額蠶食掉,最可怕的是大品牌並沒有意識到,任其發展,等到小品牌成長爲參天大樹時,大品牌在圍追堵截,已經來不及了。

03

如何利用好虛擬圈層

虛擬圈層相比個人用戶要更好理解的多,個人用戶真的是千人千面,成長環境、家庭背景、生活閱歷、當天心情、有沒有被狗咬過等等,事無鉅細都要考慮進去,才能做出正確的品牌推廣決策來打動用戶。

虛擬圈層就簡單多了,就像羣體心理學,共性明顯,找出這個共性去打,品牌很容易就做起來了。

以二次元的圈層爲例,二次元圈層用戶不分男女,年齡也不會過於侷限,像我這三十多歲的中老年人,也喜歡二次元,想不到吧。

但是二次元用戶的共性是喜歡呆萌,可愛的角色,和其他圈層一樣,也希望獲得身份認同感。

打這樣的用戶,在產品中加入呆萌、可愛的元素會更容易打動他們。一句“大哥哥,大姐姐”用戶可能就買單了。

內容是一方面,圈層的精準投放也很重要。再一次感謝技術的進步,你想找的圈層用戶已經被各個APP給劃分好了。

想找二次元用戶就去“半次元”,想找癡漢就去“默默”,想找上班族就去“脈脈”,想釣魚,就去搖一搖,搖到拘留所,送一副銀手鐲。

還有圈層的QQ羣、貼吧、豆瓣小組等等,每一個細分的圈子,都是一個個虛擬的圈層。

話都講到這裏了,你還不知道針對虛擬圈層的品牌如何打造嗎?我覺得大家做不起來品牌,很大一個原因是眼裏只有大池子,沒有小圈層。

問一個新品牌,準備去哪裏投放廣告?抖音啊!又問一個新品牌,準備找誰去帶貨呢?薇婭啊!又問,準備了多少廣告預算?你開玩笑嗎,有預算我還去找薇婭,我早就上天去火星打廣告了。

這就是現在很多公司老闆的現狀,好高騖遠,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記住,別人行得通的方案,是別人的。只有適合自己的推廣方案,纔是最好的方案。

04

最後

我做了這麼多年產品運營與推廣,都不敢拍着胸脯說:我很懂用戶。只是小聲的嗶嗶說我比大家稍微懂點。

足見用戶沒有那麼簡單就能搞懂的,但是一旦懂了用戶,給你的回報是巨大的。

農夫山泉和8848手機,兩個不太沾邊的產品,我覺得是懂用戶獲得回報的最好兩個例子。一個把創始人送上了首富,一個獲得了營銷鬼才的稱號。

懂用戶,道路漫長,且行且珍惜。

作者:老虎講運營,《全棧運營高手》作者,運營推廣大牛,千萬流水項目操盤手,專欄作家,專注產品運營推廣,精通運營推廣的各個模塊,擅長品牌打造和爆款製造,號稱運營推廣老司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