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科技CEO黃允松談上市:競爭是個僞命題,做難而正確的事情

科技雲報道原創。

 

中國混合雲第一股——這是青雲QingCloud(青雲科技)的新身份。3月16日,青雲科技(股票代碼688316)正式登陸科創板,發行流通股。

 

 

時隔9年,在阿里雲、騰訊雲、華爲雲等巨頭的夾擊下,青雲科技這家創業系雲廠商終於殺出一條新路。

 

據悉,此次青雲科技上市計劃募集資金11.8億元,分別用於雲計算產品升級、全域雲技術研發、雲網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雲計算產品是青雲科技一直以來的業務重點,此次升級項目擬投入7.34億元;全域雲和雲網一體化基礎設施,則是青雲科技混合雲戰略下打造的新重點,以進一步加快在“雲網邊端一體化”的廣義雲計算領域的探索和佈局。

 

青雲科技董事長兼CEO黃允松表示,“雲之基石,自由計算”是青雲科技的Slogan,希望人類社會在完全數字化時,青雲科技能成爲整個數字化社會的基石平臺。

 

IT技術創新的信仰

 

“我覺得做數字化基石平臺是最性感的”,這並不是黃允松第一次公開表達這樣的觀點。作爲一個從高中二年級開始寫代碼,在IBM實驗室一待就是10年的“超級碼農”,黃允松對於IT技術有着極致的信仰。

 

在黃允松的眼裏,IT是一個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一切IT技術創新都要以降低社會成本爲目標,讓整個社會能夠以極低成本和極高效率進行運轉。

 

要實現這個宏偉的藍圖,打造共享IT基礎設施服務,是黃允松心目中的最佳路徑。在他看來,IT基礎設施就如同高速公路一樣,只有把底層基建做好,跑在高速公路上的車輛效率纔會更高。

 

而云計算就是新時代的IT基礎設施,是承載各行各業數字化業務的基石。這也是爲什麼青雲科技從誕生起就把自己定位成基礎型平臺公司的原因。

 

基礎平臺業務,意味着業務規模大,技術和資金的投入也大。如此龐大的底層需求,一般都是巨頭的戰場,創業公司很少會貿然入局。

 

但黃允松從來不相信巨頭。“千萬不要說這件事巨頭公司已經做過了,我不能做”,在黃允松看來,巨頭爲了保證自己的安全什麼都做,但不會去嘗試自己不熟悉的東西,缺乏創新就會讓巨頭們在原地踏步。

 

當所有人都反對創業做雲計算時,黃允松偏偏要向“虎山行”。如同當年的硅谷人一樣,他們不怕有錢有資源的巨頭,因爲堅信技術創新的力量。

 

時至今日,黃允松可以非常自豪地說出,“9年來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行業第一”。

 

從推出“國內第一個完整企業級IaaS平臺”的一鳴驚人,到“國內最早提出和率先實現公私統一架構混合雲”的領跑,再到“容器混合雲全球領導者”的創新,有人評價“青雲讓中國雲計算IaaS的發展提前了至少2年”。

 

在對技術要求最爲嚴苛的金融行業,青雲科技是國內第一家被採用的雲計算廠商。之後,這種優勢在能源、交通等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中也得以充分體現。

 

來自市場的肯定,驗證了黃允松當年的判斷,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青雲科技“技術信仰”的力量:堅持IT創新,提供基礎的技術和平臺,爲企業和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這是青雲堅持了9年的路線,也將一直是青雲的目標。

 

做難而正確的事情

 

上市並不代表終點,而是新徵程的開始。據黃允松介紹,青雲科技上市之後,短期內主要做三件事情:

 

  • 商業組織的擴張。從一線城市下沉,覆蓋到中國二、三線城市,拓寬服務的邊界。

 

  • 關注行業創新,不再僅僅關注技術創新。青雲未來可能會成立商業研究院,持續強化商業意識。

 

  • 更加的開放。以開放的心態做開放的生態,鏈接更多合作伙伴。

 

從中長期看,創新依然是青雲科技的“主旋律”。

 

一是擁抱雲原生。未來所有的應用程序都將在雲端運行,因此能夠支持這些雲原生應用程序的操作系統,會是雲計算必然的發展方向。目前,青雲科技已經在雲原生操作系統上取得了較爲領先的地位,下一步將實現對雲原生從終端、邊緣、應用管理平臺等端到端的完整覆蓋。

 

二是堅持去中心化。打造去中心化和分散化的平臺,將最大程度保護用戶的價值,進而推動社會接近於零成本的創新迭代。青雲的iFCloud統一多雲管理平臺在資源層、OpenPitrix多雲應用管理平臺、KubeSphere容器平臺在應用層,都是在做這件事,未來也將繼續下去。

 

三是強化AIoT。在即將到來的萬物互聯時代,雲計算從數據中心擴展到海量終端設備,在靠近終端的邊緣側進行計算,從而滿足行業數字化在敏捷聯接、實時業務、數據優化、應用智能等方面的新需求。因此,打造物聯網及邊緣平臺將是青雲科技未來佈局的重點。

 

四是打造軟件定義的廣域網。當未來所有網絡都是互聯互通,不再存在省界之別、運營商之別,用戶將以最低成本獲得高品質的網絡連接與雲端訪問。青雲科技推出的光格網絡SD-WAN,正是爲此而生,下一步的目標則是打造一個全軟件定義的廣域網平臺。

 

可以看到,青雲科技矢志不渝地在扮演“創新者”的角色,不斷地爲新技術投入資金。黃允松表示,青雲科技投入一個項目三、四年很正常,比如:容器平臺KubeSphere從2017年投入到今天已有四年,存儲產品QingStor從2014年投資到現在已經7年。

 

“技術就是這麼殘酷,但社會上總得有人幹這活。”黃允松堅信,做難而正確的事情,才能取得偉大的成功。

 

競爭是個僞命題

 

儘管青雲科技被譽爲“中國混合雲第一股”,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今幾乎所有的IT廠商都在發力混合雲。與9年前不同的是,青雲科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互聯網巨頭的正面競爭,還有來自傳統IT廠商的集體圍攻。

 

即便雲計算下半場的競爭變得愈發激烈,黃允松也依然充滿自信。

 

他認爲,在中國,雲計算對傳統IT的滲透率不足10%。也就是說,超過90%的市場屬於傳統IT,根本就還沒被雲計算滲透,所以市場空間足夠大,競爭基本上就是一個僞命題。

 

此外,黃允松有一個很樸素的判斷,做雲計算就要做大行業裏最頭部的客戶。“比如銀行每年在IT投入極高,隨便一個項目交給我們做,我們就能賺到錢。”

 

事實證明,黃允松的判斷是正確的。據Gartner的Global IT Spending報告顯示,企業IT支出平均每年大概是3.6萬億美金。其中,銀行、保險、證券三個行業被統稱爲FSS(Financial Service Sector)佔比近1/4;排名第二的是能源交通和製造行業,佔比近1/5。

 

金融、能源、交通這些IT科技投入佔比最高的行業,正是青雲科技的賽道所在。以銀行爲例,在青雲員工人數還不到30人時,就拿下了深圳某總行的雲計算項目。目前,四大國有行、頭部城商行、四大農商行,以及銀行監管部門等,都是青雲科技的長期客戶。

 

目前,青雲科技在銀行、保險、能源、交通等行業上的雲解決方案的銷售收入持續增長。可以預測,按照這個增速,不到三年時間青雲就可以實現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與目前大部分雲計算玩家不同的是,青雲還有一個獨特之處,那就是其大部分投入不在數據中心等固定資產上,而是投入在軟件技術創新上。

 

黃允松表示,青雲科技是一家創新型的輕資產公司,數據中心100%是租的。“只要你足夠能幹,足夠聰明,你的架構足夠好,無論什麼資產都可以。對我來說,輕資產是最優解。”

 

黃允松認爲,這種模式讓青雲科技和很多雲計算廠商並不在一個賽道上,“連監管部門都意識到青雲科技是第一支申請上市的這類公司。”

 

他相信,隨着投資者對企業價值的認可逐漸走高,三年之後像青雲科技這樣的公司,在A股市場會隨處可見。此次青雲科技上市,對於整個行業的示範效應將是巨大的。

 

 

【關於科技雲報道】

專注於原創的企業級內容行家——科技雲報道。成立於2015年,是前沿企業級IT領域Top10媒體。獲工信部權威認可,可信雲、全球雲計算大會官方指定傳播媒體之一。深入原創報道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