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二十年,我從“新娘”活成了“老孃”

作者 | 高樂高 幸福雙翼學員

上輔導課的時候,授課老師曾經說過:

 

“擁抱與心連接的新生活”

 

“有時,緊閉的門,讓我們很難從外面打開,這時,開門的唯一方式就是溫暖他的心,讓他自己從內在打開。”

 

“溫暖他的心,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到他做得好的地方,看到他的亮點,看到他的過程,看到他的行爲。”

 

“當你能夠看到這些的時候,他的內在就會感到溫暖,就會主動打開心門。”


這段話,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讀過的伊索寓言故事《風與太陽》:

有一天,太陽和風在爭論誰更有力量。


風說:“當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着外套的老人,我打賭可以比你更快讓他把外套脫下來。”


說着,風開始用力地對着老人吹,希望把老人的外套吹下來,但它越是使勁吹,老人越是把外套裹得更緊。


最後,風吹得實在太累了,太陽便從雲彩後面走出來,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


沒多久,老人就開始擦汗,汗越流越多,於是老人把外套脫下來。


這時,太陽對風說:“溫和友善永遠強過激烈狂暴。”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知道方向,而是看不到目標,所以偏離了方向。


在看不到成就的道路上,我們日趨疲憊無助,失去耐心。

勸說無望,陷入困局

在我和先生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有愛,也能體諒、心疼對方,我們一起努力了二十年,白手起家,打下了一個不錯的基礎。


我倆屬於不同性格的人,我積極主動,對自己要求高;


先生心態平和,對生活沒有什麼要求,有飯喫,有地方睡覺,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很好。


對於孩子和家庭,乃至於自己的事業發展,他都沒有長遠的規劃。


他習慣聽從領導的安排,按部就班,小富即安。


自從先生的工作發生變動後,他開始故步自封,不願意尋求突破,就算狀態並不正常,但他總能替自己找藉口。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不斷替他着急,想盡一切辦法勸他,但他每次都是聽聽就算、敷衍了事。


我實在爲他感到可惜,先生他有學歷,也有學術成就,可是因爲過於聽信領導,拿着微薄的基本工資,在單位呆了近五年。


我也嘗試過說服他,可是無論怎麼說,都無濟於事。


有一次,他因爲長期加班過度勞累得了肺炎,但即便如此,先生還是不肯離開。


我無可奈何,只好建議他去做在職博士,無動於衷的他,終於有些鬆動。


但我萬萬沒想到,從此之後先生開始了更加瘋狂的加班,領導空許他很多好處,一條也沒有兌現。


孩子放假後我還要工作,爲了看顧孩子,只能天天帶着孩子上班。


在一個週末,我終於爆發了,直接給他的直管領導打了電話,說了自己的看法。


領導竟然回覆我:“你丈夫是男人,男人都應該以事業爲重,你要支持他。”


我突然意識到,在這樣的工作氛圍和環境下,要改變他的認知簡直是難於上青天。


因爲這件事情,他的直管領導找更上一級領導告狀,更上一級領導找他談話,說我種種不是。


在那一瞬間,我先生才終於意識到,他無比順從和忍耐的付出,可以因爲老婆的一句話,就被領導全部忽略。


回家以後在我的勸說之下,他辭職了。


但一枚定時炸彈也就此埋下,這件事已經過去快三年了,每一次鬧不愉快,他必定會拿出來說:“是你讓我辭職的!”


現在的他,還是那麼的不甘心、不服氣。

先生其實早已經是正高職稱了,他在自己的領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有一定的成就。


原本他讀博士的高校準備聘用他,可是他不願意,機會擺在眼前,他卻選擇了放棄。


在我們這麼多年的糾纏中,我對他大好青春和才華的浪費,感到很惋惜。


同時我也發現,他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還是非常的幼稚和天真。


在接觸“家學”之前的我,是非常痛苦的。


既爲他身陷無望之局而着急,也爲我無用的勸說而絕望,我甚至開始感到憤怒,內心中每天都充滿焦慮。


他用罕見的執拗,一次又一次擊倒我想要勸服他的心。


劃清界限,學會拒絕

在學到“家庭模式與夫妻情感”這一課的時候,我恍然大悟。


我們之間的界限和責任,從來都是不清晰的。


他的敷衍,讓我以爲他接受了我的建議。


當他需要幫助的時候,會主動找我替他分析,可當我的建議和他的想法不符合的時候,他會在心裏抗拒,又不做聲。


而我把自己置於一個類似“母親”的角色裏越陷越深。


我把自己的人生和他捆綁在了一起,以爲只有他的事業順利了,我們的家庭才能建設好。


可是,我先生很多時候並沒有考慮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沒有承擔責任的意識。


我越是跟他強調他應該承擔責任,他越是想要逃離、退避,甚至產生對抗情緒。


而他遲遲沒有想要改變的意願,實際上是因爲我的縱容。


我一直在幫他處理問題,當他遇到麻煩,我都會給他建議。


這麼多年來,考慮到他敏感多疑的性格,我一直都沒有對他提出承擔家庭支出的具體要求。


我一個人扛着家裏所有的支出,他只有在買菜的時候出錢,孩子培訓班等等的費用,都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事實上,我在替他承擔他本該肩負的責任。


有時候我也感到很累、很生氣,但想到我們的利益一致,他的親人也不在身邊,我就心軟了,然後又開始新一輪的循環。

我的先生,他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需要你的時候,可以放低姿態,求你幫他解決問題;但如果你給的,不是他想要的,他就會無聲地對抗,冷冰冰地拒絕你。


我對此毫無辦法,也沒想過要如何改變。


當一個人無法承擔自己的行爲所引發的後果時,自然就也不會擁有改變狀況的動機。


事實上,雙方原生家庭的關係,讓我十分渴望擁有親密的家庭關係,我希望被需要和被重視,這使得我倆的關係從一開始就沒有界限。


我們都隨意進出對方的地界,以爲那是愛。

 

當然我們更不懂得拒絕,我們都認爲拒絕就是失去,而我們都害怕失去。

明確責任,尊重自我


經過這一年的“家學”學習,我漸漸清楚什麼是我的責任。


我該爲自己的情緒負責,爲自己的成長負責,爲一部分的家庭責任負責。


我付出得越多,就越期望得到迴應,越得不到迴應,就會越深陷於被害者的角色中,這對我們的夫妻關係是非常不利的。


我強烈地覺察到,在界限方面,我做得非常不好,一直把幸福寄託在先生身上。


明白這一點後,我感覺自己找到了出口。


這麼長時間,讓我窒息難受的事情終於有了一個透氣的出口,我彷彿跳下了一輛無比擁擠的公交車,終於找回呼吸的感覺。


我應當對自己的幸福和健康負責,因爲我有這樣的能力。


至於先生,在他無法改變的時候,當他始終用錯誤的方式對待我們的時候,我接納目前這種狀態,自己努力去學習、改變、進步、提升。


如果經歷了這一階段,我們的關係還是無法改變,儘量和平分開也是一種解決之道。


人各有志,道不同不相爲謀。


好消息是,在這一段時間裏,我用孩子的事慢慢引導他來學習“家學”,他還是有了一些變化。


整個寒假基本上都是先生在照顧孩子,雖然我們還是會爭吵,但是頻率低了很多。


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他也看到了很多問題。


有一天,他竟然和我說:


“以前我老覺得是你沒帶好孩子,可是現在我發現兒子性格還是更我像一些。”


“我自己只追求60分,就老想把你拉回來,讓你不要追求90分。”

 

“只要你和我一樣,大家都是60分,你就不會說我了。”


聽到先生這樣說,我知道他開始思考了,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嘴上道歉敷衍,內心並不認同。


經過學習我意識到,我們首先要尊重自己,允許自己有不舒適的情緒。


我要堅定,做到他的事情由他自己解決,自己承擔後果,哪怕家庭財產損失,也要讓他自主承擔後果,吸取教訓。


無論是對丈夫還是孩子,都應該如此。


我可以表達我的建議和想法,但決策權是對方的,我不能打着愛的旗號控制。

 

無論對方接受與否,都是正常的選擇。

 

反過來,別人對我亦如此。

 

當先生和孩子要求我做什麼的時候,我也有選擇的權利。

 

幫不幫與愛不愛,並沒有必然聯繫。


過去沒有界限的愛,在不知不覺中磨損着我們的感情,望從今以後,我們在共同學習“家學”的路上,呼吸順暢,越走越好。

編輯 / 黃慧文,廖穎怡,鬥鬥

排版 / 孫麗雅

圖片 / Pixabay

※如無意間侵權,聯繫即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