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之義戰

        讀《子魚論戰》,宋襄公的作戰理念讓我生出些感動。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爲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

        春秋時期,作戰講究禮儀與規矩,戰爭一般爲車戰,顯有人陣亡。倘欲開戰,需先下戰書,戰書內容彬彬有禮,寫明事出有因。比如因爲你哪天罵了我,我要約個架,你看怎麼樣?對方同意後,雙方就時間、地點、人數、車數等共同協商。

        到了交戰那天,雙方都要等對方人車排好隊,各項工作準備好纔開始進攻。如果有戰士受傷,就立即停止作戰,把受傷的戰士擡下場救治,待後補士兵上場,雙方人車相等後再重新開戰。戰爭中不可以將“二毛”(老人與小孩)作爲俘虜。

        宋襄公就秉持了這樣的作戰理念,導致泓水一戰大敗而歸,自己也中了箭,並因此傷喪命。宋襄公成爲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講“義戰”的人,他也被後人稱爲“仁義有信”。

        當然,更多的人對宋襄公的這種做法持反對態度,認爲他不善兵法,迂腐蠢鈍,甚至將他的這次行爲稱之爲“恥”、“禍”。然而,有意思的是,宋襄公雖沒有真正意義的稱過霸主,卻被後人列爲春秋五霸之一,可見,他的仁義道德的的確確感染了人們。

        對於當時的宋國來講,他作爲國君確實有些不負責任,但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從中華民族的角度來看,未必是件壞事。頗有一種以一人之力力挽法理的意思,舉個例子,一個檢察官爲了維持法紀親手將親人送上法庭,你能說他是愚笨的嗎?

        隨着時光變遷,社會不斷髮生改變,人與制度也在不斷更迭,單從戰術方面講,宋襄公的理念落後,不能與時俱進,但他堅持仁義道德的心打動了我,在戰爭這件事上都能夠以禮義制兵,那在治國安民上能沒有仁德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