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關係》16-21講(4)

第十六講 錯位:孩子“早當家“一定是好事嗎?--成人化孩子。

如果孩子承擔了太多父母的責任,甚至代替了父母在家庭中的位置,就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父母化的孩子。

可以說,父母化的孩子背後,是整個家庭的痛苦和無奈。

怎麼才能避免出現父母化的孩子呢?

給父母的建議是:

當你意識到孩子在變得懂事、懂事得讓人心疼時,也許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給孩子的建議是:

父母會照顧好他們自己,而你要做的,也是照顧好你自己。迴歸孩子的天真爛漫並不是逃避責任,你只是遵循了家庭自然的發展規律。

假如你曾經是那個父母化的孩子,現在已經成年了:

你需要學習的,不是怎麼去更好地照顧別人,而是學習求助,學習依賴他人,學習接受別人的照顧。

如果你已經習慣了照顧別人,依賴別人可能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內疚,讓你覺得自己好像不應該、不配享受這種待遇:

你可以對自己說:這只是你過去的角色帶來的舊經驗。而你,需要爲自己去創造新的經驗。

第十六講 獨立:孩子“長不大”怎麼辦?--孩子化成人。

從家庭生命週期的角度,孩子長大的過程,是逐漸離家的過程。可是也有很多人,雖然身體長大成人,但心理上卻還沒有做好離家的準備。

如果想要避免出現這種孩子化的成人,或者你的家裏就有一個孩子化的成人,該怎麼辦呢?

首先,減弱或消除把成人孩子化的家庭動力。

父母需要尋找孩子以外的空間,也需要給彼此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只有這樣,孩子纔有自己發展的空間。

其次,像成人一樣對待他們。

第三點:通過談判,讓孩子離家。

談判本身,就是把孩子當作成人的舉動。

你可以這麼跟孩子說:“你也可以不去上學,這是你的選擇。但是,你已經長大了,你就不能一直呆在這個家裏。你要去找一份工作,哪怕打零工也行。”

如果孩子實在不願意找工作,那我們也要鼓勵家長至少讓孩子接受這樣的規則:

不要在白天待在家裏。哪怕他們在街上閒逛,或者去圖書館,也不要呆在家裏。這就像一個隱喻,提醒他們應該離開家去尋找自己的生活。

你要知道,如果你不去外面的世界,你就會錯失很多的可能性,人生就像一張五彩斑斕的地圖,而你只是縮在了其中一角。離開父母去尋找自己的道路,只有這樣,你才能找到你的未來。

第十八講 青春期:如何與“叛逆”的孩子對話

觀察發現:青春期的叛逆,經常出現在那些跟父母關係更緊密的糾纏型的關係中。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因爲,在這個階段孩子對自己的認識還模糊不清。有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很有力量,願意去探索世界;有時候,他們又覺得自己很脆弱,想要待在家裏,依靠父母。

這種衝突和矛盾會讓他們心煩意亂。當他們想要離家的時候,外面的挫折好像在提醒他們家的溫暖和安全;可是,當他們回家的時候,家裏的限制又好像在提醒他們的脆弱和無能。

所以,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不僅是在反抗父母,更是在反抗他所懷疑的那個虛弱的、沒有能力的、想要找人依靠的自己。

在孩子和父母的關係越緊密的家庭,擔心和過度的指導就會越多。

而一些民主型的家庭呢,父母一直都知道怎麼給孩子探索的空間,這些孩子就很少有嚴重的叛逆期。

另一些孩子和父母關係比較疏遠的家庭,孩子很早就學會了要靠自己,自然也不會有叛逆期。

所以說,面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父母也需要調整他們自己。

怎麼調整呢?

有一個家庭,孩子二十多歲,在國外上學。父母很着急,一直說孩子的各種問題,明明是在說孩子自己的事,這個孩子卻在旁邊,一言不發。

“父母安排的都是你的事,你自己沒有意見嗎?”

“最開始我也會表達一些意見。可是我父母就會說,去哪個學校、學什麼專業,他們都是諮詢過權威的人士了,這樣就好像我的意見無關緊要。後來我也不想再發言了。慢慢地,就讓他們去安排了。”

怎麼跟青春期孩子好好對話呢?有三點經驗跟你分享。

首先,尊重孩子的感受。

幾乎所有叛逆的青春期少年都會說:我的父母不理解我,所以我跟他們溝通也沒有用。

有個孩子這樣說:

我原來在學校裏遇到一個老師,總是罵人,對我也很不友好。

當我回家跟我父母說這個老師有多討厭時,你猜我媽媽怎麼說?

我媽媽說:我們不能控制自己沒法控制的事情。你應該想想,這種挫折給你帶來了什麼樣的磨練呢?

媽媽說的有錯嗎?當然沒有錯。她也只是想安慰孩子,可是在兒子聽來,這段安慰實際上是在否定他的感受。

當然不只是簡單的一句話,而是一種長久出現的關係模式。那媽媽爲什麼習慣這麼說話呢?

這種語言習慣背後,是媽媽無意識地覺得,我要指導和保護孩子,孩子遇到困難,我不能沒有辦法。這對一個更小的孩子也許是對的,可是對於一個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更期待父母是平等的、能夠理解他們,而父母卻還在扮演一個無所不能的角色。這種角色的錯位,就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理解他們的感受,他們的溝通也會越來越難。

那麼,怎麼纔是尊重孩子的感受呢?

有時候,你可以只是聽他們說,瞭解他們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種安慰。另一些時候,你甚至可以跟他們一起指責那個老師很討厭。

要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是歡迎偏見的,他們需要那種站在一起、同仇敵愾的感覺,這會讓他們覺得你更像同輩而不是長輩。

理解孩子的感受,是一切溝通的前提。

第二個建議是,重新劃定和孩子的邊界。

青春期的孩子會對門、鎖這些象徵邊界的東西特別感興,劃定跟孩子的邊界,不意味着不能跟孩子交流,只意味着你需要學會敲門,並尊重孩子拒絕的權力。你也許會發現,青春期的孩子並不像以前那麼需要你了,而你,也要學會慢慢接受這一點。

最後一個建議是,給孩子更多的選擇。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自主性。所以,每次給孩子提要求的時候,都給他們多一些選擇。

從“你應該這樣”,變成“你要麼這樣,要麼這樣,你想選擇哪一樣呢?”

如果他們說,這都不是我想要的,那就進一步問:“你想要的是什麼?”然後評估他們要求的合理性,再來決定是全盤接受他們的意見,還是隻接受其中的一部分。

尊重孩子的感受,重新劃定和孩子的邊界,給孩子更多選擇,這些都是具體的做法。更重要的是明白,孩子總有一天會離家。父母該放手的時候,不妨就慢慢地放手吧。

第十九講 離婚:分開了,如何不傷着孩子?

因爲婚姻中出現了無法解決的持續的傷害,人們才選擇了離婚的。

要弄清怎麼減輕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我們要先理解,離婚對孩子的傷害究竟是什麼。

家庭解體的時候,孩子受到的最直接的衝擊,就是“家沒了”

在家庭解體之前,他們會非常努力地想讓家庭維持下去。

在父母離婚之後,家的殘缺很容易被孩子理解成自己的殘缺。所以當看到別人有完整的家庭而自己沒有時,這些孩子常常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而那些總是被父母捲入衝突的孩子,更是會責怪自己,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夠好,纔會導致家庭的解體。

但如果處理得好,孩子也會慢慢從父母分開的衝擊中走出來。他會覺得自己還是有家的,只是家庭成員少了一個人。如果撫養者有足夠溫暖和安全的話,孩子也會有安全感和歸屬感。

至於孩子是否能接納這個家庭的特別,很大程度取決於家裏大人的態度。

如果大人覺得這是一件羞於啓齒的事,那麼孩子也會把它當作一個不可告人的祕密。如果大人自己的接納程度比較高,那孩子自然也會接納它。

就像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在介紹自己家的時候很自然地說:“我家只有我和媽媽,可是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我很幸福。”

可就算孩子跨過了這個特殊的階段,接納了自己有一個特別的家,還是會有一些情感的暗流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

有些複雜的情感,是很多人不容易體會到的。在這裏,我想和你分享常見的三種傷害的來源。

傷害的來源之一,是孩子必須在分開的父母之間做一個選擇。

這個選擇不只是現實的撫養權的選擇,而是情感上依賴誰的選擇。

傷害的來源之二,是父母之間的矛盾和傷害波及到了孩子身上。

當孩子被迫在矛盾的父母之間做出艱難的情感選擇,他們就會面臨另一個問題,就是關係的糾纏。這也是傷害的第三種來源。

怎麼才能減少離婚帶給孩子的傷害呢?

首先,想要不傷着孩子,要避免父母之間的矛盾延伸到孩子身上。

離婚的彼此,要學會把傷害留在過去,把離婚當作一個結束。

因爲無論過去有多少的愛恨情仇,現在你自由了,你能從這種情感羈絆中解脫出來,而孩子,也應該擁有這種自由。

其次,要處理好孩子養育上的矛盾。

作爲孩子父母,即使離婚了,也仍然有很多需要協作的地方。

如果孩子跟了某一方,在養育孩子上的做法另一方再看不慣,也不應該去發表意見,更不能去糾正和干預,除非對方願意聽。否則,很可能不僅幫不上忙,反而引來了混亂。

相應的,一方也可以要求在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裏,讓孩子只聽自己的。

這樣,孩子纔可能把兩方的愛整合到一起,不會在父母的矛盾中左右爲難。

第三,分開以後,父母也要有孩子以外的生活空間。

有一些離婚的人會覺得,我已經對不起孩子了,就不想再去找另一半,我只要跟自己的孩子過好就行了。

當然這麼想也是一種選擇,可是他們沒有想過,如果孩子變成了父親或母親的全部,就意味着父母把自己放到了一個這樣的位置:要爲孩子的一生負責,而孩子也自然覺得他應該爲父母的一生負責,這種沉重的負擔,很容易把愛變成怨。

我見過一些離婚之後卻仍然過得好的家庭,這些家庭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他們有孩子以外的生活資源。父母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朋友,有其他家人的支持。孩子呢,慢慢也會有一些自己的朋友。

所以,減輕孩子傷害的最大祕訣,就是離了婚,仍然過好自己的生活。

第二十講 療愈:什麼樣的家庭纔是好家庭?

如果把鏡頭時間拉長,拉到家庭整個生命週期,你就會發現,每個家庭原來都會遇到這麼多的危機,經歷這麼多驚濤駭浪的時刻,有些危機甚至關係到了家庭的生死存亡。

那究竟什麼樣的家庭纔算好家庭呢?

家庭治療大師米紐慶說:一個理想的家庭,其實就是一個有修復能力的家庭。

這很像我們中國人常說的: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好的家庭,不是家裏的經容易念,而是不管它有多難念,也會想辦法把它念下去。

一個有修復能力的家庭,就是一個足夠好的家庭。這句話,它把好家庭,從標準的、靜態的、理想化的模板,轉變成了動態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我們看待家庭所遇到困難的視角,也因此發生了變化。

如果你認同,好的家庭就是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家庭,在家庭遇到的很多事上,你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比如說,伴侶出軌了,當然這是一件很傷人的事,你可以選擇原諒,也可以選擇不原諒。

可是如果你選擇原諒,那出軌就不是這個問題的全部。故事的另一半,是我們遇到了一個這麼大的困難,我們怎麼去面對,怎麼去解決。

要知道,家庭面對問題的反應,正是這個故事最重要的另一半。受傷、指責、抱怨是一個故事的版本,重新發現彼此、原諒和放下也是一個故事版本。它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取決於你們現在的行動。

所以,不把家庭遇到的問題看作是一種情感的缺陷,而看作一個需要去解決的難題,這個視角常常會給家庭帶來新的生機。

劃重點:
1.評價一個家庭好壞的標準,是它解決問題的能力。
2.好家庭和壞家庭的根本區別在於,是把問題看作故事的結束,還是新的開始。
3.善於解決問題的家庭有三個特徵:正視問題;良性的互動模式;良好的家庭結構

第二十一講 自我發展與家庭發展:一部生命史

德國著名家庭治療師海爾姆·史第爾林曾提出一個理論,叫派遣理論。
這個理論是說,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父母會把他們未能完成的願望“委派”出去,讓孩子去執行。這種影響,往往不是口頭的教誨,更多的是來自潛意識的影響。
個人發展和家庭之間,就像一股纏在一起的繩子,是很難分清彼此的。

在說起自己的原生家庭時,很多人跟我說:“我知道父母的弱點。我最害怕的,就是活得跟他們一樣。可是我不知不覺,就活成了他們那樣。”

不想活得跟父母一樣,這是對父母的嫌棄和怨恨嗎?也許有一部分是。但是另一方面,想要活得跟父母不一樣的背後,也是一種渴望,對新的活法和可能性的渴望。

你有沒有想過,這個渴望不止來自於你,也許也來自於父母。也許在父母心裏,也曾渴望過能活出不一樣的自己,只是隨着時間的流逝,這種渴望在父母心中逐漸沉寂,卻被你繼承下來,變成了對父母的反抗。

如果你也有一些來自家庭的創傷,而你能夠想辦法醫治你自己,你醫治自己的過程,可能正是醫治整個家庭的過程,你可以是家族歷史上的療愈者和拓荒者。

如果你可以,那你的孩子也會有更多的自由去發展他們自己。

如果你不能,那你的孩子就會帶着這種影響,繼續去探索治癒家庭的艱難的道路。”

個人發展和家庭發展的關係

當你從家族發展的歷史來看,會發現自我的發展從來不是個人的事情,它是以家庭爲單位的、是整個生命發展歷程的一部分。它不是一場個人賽,而是一場接力賽。

而如今,接力棒交到了你的手裏。你從父母和先人那邊繼承了他們的痛苦和掙扎,也繼承了他們的力量和資源。

可是無論如何,你要知道,你不是一個人。你的背後,是那些看不見的,來自現實的父母,和遙遠歷史先人的,熱切的眼光。

爲什麼要發展自己?爲什麼要經營好一個家庭?爲什麼要了解這些家庭背後細微的愛恨情仇?

就是爲了治癒那些遙遠的傷害,通過發展我們自己。

也是爲了保護我們的孩子,通過發展我們自己。

這樣,當我們有一天把這根交接棒交給孩子的時候,孩子就可以說:“我知道怎麼愛人,因爲我也被我的父母好好愛過。”

而愛,正是這場接力賽真正傳遞的東西。它能化解傷害,治癒人心。

劃重點
1 “派遣理論”指出,父母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把他們未能完成的願望“委派”出去,上一輩的願望仍對孩子的一生起着作用。
2痛苦和創傷也會代際傳遞,但我們也可以主動選擇,做家庭的療愈者和拓荒者。
3自我發展與家庭發展從來不是割裂的,它們構成了一部彼此聯結、不斷延續的生命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