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浪費你的“負面情緒”了!用好這些情緒,纔是最好的療愈!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場景,或者內心對話?

你這孩子怎麼就不能理解一下媽媽的辛苦呢?我心裏氣啊……哎,算了吧,他還是孩子,我忍了吧。

她沒有我做的工作多,憑什麼就可以比我先晉升呢?我嫉妒啊……哎,算了吧,嫉妒別人是不對的,我怎麼可以有這種心理呢?

今天婆婆又說我了,她怎麼就知道我沒有好好照顧孩子啊?我委屈啊……哎,算了吧,我怎麼可以背後這麼想老人呢,可能就是我做的不夠吧?

………………

我想大部分爲人父母的,已經參加工作的,多少都會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自己一旦因爲某件事,產生了世俗意義上“負面”的情緒,比如憤怒,嫉妒,自私,委屈等,我們下意識的會覺得自己受傷了,但很快又“重整旗鼓”,做一個被社會認可的人。

而我們剛剛被“整理掉”或者被忽略掉的“負面情緒”呢?它們去哪裏了呢?

沒錯,被我們遺忘了,或者被強行替換掉了,通過更多的忙碌,通過過度的娛樂,飲食……

可是真的遺忘掉,就可以了嗎?就永遠不會再回來了嗎?

我相信你我都知道,這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這些“負面情緒”往往會像一個寄生蟲一樣,即使被我們丟到黑暗的深處,一旦它得到些光亮,會再次地跳出來,甚至偶爾腦海裏會出現這樣的聲音:“你逃不掉的!”

是啊,我們逃了太多次了,可是它終究還會找到自己,這究竟是爲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無論負面,還是正面的情緒,它都是我們的一部分,都值得被我們看見,都值得被愛!

而往往我們被要求做一個“好人”,我們不被社會允許,甚至不被自己允許做一個有着負面情緒的人,我們頭腦裏會告訴自己那是錯的,壞的,不被待見的。

因此,這些“負面情緒”,當它們第一次出現時,就會被我們扼殺掉,而且告誡自己下次不可以這樣。

此時我們來一個深呼吸,我們試着傾聽一下帶着“負面情緒”的自己,它會說什麼呢?這裏可以允許自己做一個冥想,來看看此刻生命允許我們聽到什麼。

我嘗試過,在教練課堂上,在私下冥想中,亦或是睡夢中,我都可以看到一副同樣的景象:“一個小孩兒,孤零零地蜷縮在牀頭,抽泣着,房間裏黑暗着。

在學完身心靈成長中,我才瞭解到那是內心小孩兒的一種。他是被忽略過太多次的,他有苦難言。

是的啊,我們都不曾好好想一想我們爲什麼會憤怒?我們也是人,即使是成年人,我們不應該憤怒嗎?

答案肯定是“我們可以憤怒,我們可以嫉妒,我們可以委屈……”,即使再怎麼勸誡自己,我們依舊會流露出這樣的情緒,因爲那樣,纔是完整的自己。

我們會走向成熟,而成熟的標誌, 不代表我們要完全扼殺掉這些“負面情緒”,而是即使有這些負面情緒出現,我們依舊對生活抱有積極的態度,我們可以陪着這些負面情緒,一起成長,發自內心地承認“負面情緒”也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

套用一句流行的話:“願我們江湖歸來,仍是少年!”

這個“少年”,我現在的理解是,在經歷過艱難困苦,成功喜悅之後,依舊葆有孩子般的好奇心,真誠。

因此當我們知道這些本來就該是屬於我們身體,生命中的一部分,那我們再次面對諸如“憤怒、嫉妒、委屈等”情緒時,可以跟它說:“你是對的,我看見你了。我在這裏,我願意陪着你,不管多難過,我都陪着,不管你經歷過什麼,我都陪着,因爲你是我的一部分,我是愛你的。”

不管你是醜陋,還是美麗,不管你是自信,還是自卑,不管你是強大,還是懦弱……我都陪着你,我也是愛着你的,我會帶着你一起成長。我把你丟開那麼多年了,現在我知道該怎樣陪伴你了。

情緒來來去去,這個陪伴的力量,這個看見的力量,就會慢慢強大起來。就有了一種遇事,遇見“負面情緒”不慌地穩定在心裏。

這時,內心或許有一個聲音隱隱在說“來什麼我都不怕,來什麼我都可以接納!”

而這不正是我們一直追尋的嘛?——內心的安全感,一種面對未知的勇氣!

所以,允許自己可以有“負面的情緒”,並好好陪着它,纔是一種健康完整的成長。

人生實苦,每走完一步,都是一種成長,無論是喜還是悲。它都屬於我們的一部分,所以認識到了這一點,也就不要苛求自己每天都非得是幸福的。

而是即使今天不快樂,我依舊不捨對愛與自由的追求,不喪失對生活的熱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