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新读第79章-3

《老子》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老子引用的一句古语。

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一些习语,我们现代人很容易望文生义,“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就是一个例子。很多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天爷保佑善良的人。

这表达了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问你一个问题:你相信老天爷保佑善良的人吗?

司马迁表示怀疑,他在《史记·伯夷列传》里说: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知道历史的人都理解,司马迁是在诉说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司马迁的一生真的很坎坷,仗义执言却惨遭刑狱;本可以破财免灾,却因为拿不出钱来而惨遭宫刑;本想一死了之却因为文章没有写完而忍辱偷生。所以他借这句话来发泄心中的郁闷,很可以理解。

那么这句话本来是什么意思呢?

天道无亲?如果把这句话看成一种感悟的话,说明觉悟之前原以为天道是有亲的,那么老天爷到底跟谁亲呢?

犹太教认为他们的老天是跟自己亲的,他们是上帝的选民,《圣经·旧约》就是这么写的。可是为啥犹太人这么遭罪呢?他们解释说,打是疼骂是爱。因为他们自己不听话,所以老天惩罚他们。然而经受这么多苦难,犹太民族没有消失,这就是一个明证,说明老天还是爱他们的。

商民族认为老天是跟他们亲的。保佑他们山河永固,永远做人间的统治者,所以他们一天到晚祭祀,宰杀别的民族的俘虏来献祭他们的上帝和祖先。据《竹书纪年》记载,周文王就是被当作祭品用掉的。

周民族夺得天下的时候,他们的实力比商人还是差一截,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文化上。牧野之战的时候,商纣王的主力正在征伐东夷呢,结果被周人钻了一个空子。由此周人意识到,老天跟谁都不亲,天道运行有另一套法则,那就是:老天支持有德行的人,只要你有德行,老天必然支持你。

这就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思想的萌芽。

不过还没完,为了透彻地理解这个思想,我们还得要回答几个问题:什么是善?什么是善人?为什么老天常与善人?

《易传·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善”就是“道”的展开。道的这种自我展开的力量,散在万物的层面就是万物之性。如果一个人能够体察到内在的道的力量,并且自觉地让这股力量引领自己来绽放生命,造福众生,那么这个人就叫做善人。

《易传·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善人可以表达为仁者,也可以表达为智者,还可以表达为勇者。只不过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都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明白了什么是善?什么是善人?那么“常与善人”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天道就是在善人身上得到了最大的显现,善人走的路就是天道。天道与人道这两个世界通过“善”这个桥梁连接在了一起。

那么善人有什么特点呢?做人做到什么样才能称得上善人呢?

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好生之德”,也就是说,善人总是做一些滋养生命的事情,从不做戕害生命的事情。

那么老天保佑这样的善人吗?当然喽。所以望文生义的结论是对的,只是其中的义理没搞明白。

明朝有个学者冯从吾,他把“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个道理解释得特别通俗易懂,他说:

古往今来的大学问,千讲万讲,不过要大家做好人、存好心、行好事,三句尽之矣。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他写了一副对联说:

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这就是“保佑”二字的内涵,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老天对一个善人的最大的回报就是让你成为一个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