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加工策略,提高预习质量

一斤小麦可以给农民带来1.1元左右的收入,磨成面粉后,价格至少会翻一翻,如果在面包房做成面包呢?学校旁边的面包店,一块面包轻松卖到十块钱以上。

我对学生们说,这就是精加工的价值。

其实,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你课前不预习,不知道这节课老师会讲什么,你怎么去有的放矢的听讲?

如果你上课的时候思想经常游离于课堂之外,总是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总是纳闷,老师为什么讲那么快。这样的课堂,对你而言,能有多大收获?

更别说下课了,掂着腿就往教室外跑,上课铃响了,还迟迟不愿意进教室。不知道复习为何物?不清楚如何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抱着一种佛系的态度,随意的学习。

要知道,如今的考试,往往是注重考察大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进而检测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此以来,你脑海中那些杂乱无章且支离破碎的知识,又怎么能助你克敌制胜?

因此,对所学知识进行精加工是非常必要的。原来那种粗放型的,只管耕耘,能有多大收成全凭天意的做法已经严重过时。

精耕细作,成为提高成绩的不二法门。

拿预习为例,它的重要性一直被很多人轻视,其实,能否科学高效的预习,是拉开尖子生和中等生差距的重要因素。

那么该如何有效的预习呢?首先,要正视预习的价值,必须认识到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和保障。

其次,每天都要拿出15分钟左右对每门课进行预习。预习的时候,要搞明白,哪些内容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哪些知识是自己无法搞明白的。自己可以领会的知识,上课的时候,结合老师的讲解再梳理一下就行。

而那些有疑问的内容,则需要标记清楚,老师讲的时候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如果还不会,下课了再追着老师或者其他同学请教,直到搞明白为止。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预习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是正常的,如果经过预习解决了所有问题,那上课的意义又在哪?

预习的作用在于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个基本的认识,大概知道要讲什么内容了,然后带着疑问,有针对性的去听课,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曾经有一块石头,一半被做成了台阶,一半被雕刻成佛像。后来,台阶对佛像说:凭什么人们总是踩着我去朝拜你?

佛像说:你才经历了多少次的捶打?我可是历经了千锤百炼的。

精加工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