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品牌老化

最近棉花事件攪動了每一個國人的心絃,在抵制那些不良品牌的同時,一個問題不由得引起了我的思考:爲什麼服裝鞋類行業沒有像手機行業,出現一些耐打的國產品牌呢?

後來一想,也不是沒有,只是大多銷聲匿跡了。曾經如日中天的國產服裝品牌某特斯邦威、某純、某市麗人、某獅、某獅龍等,現在有幾個人知道?

在面對以“快、狠、準”著稱的國外快時尚品牌的進攻時,這些品牌大多黯然離場,是競爭力不夠嗎?未必是,這些過去的大牌,有錢、有人、有渠道。是無心戀戰嗎?更不是了,很多企業的狼性十足。

那是爲什麼呢?歸根結底是在消費者迭代過程中,沒有抓住新崛起的Z時代用戶,導致了品牌老化。

關於品牌老化的話題,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爲什麼會出現品牌老化的情況?大家的第一反應是品牌跟不上時代了,自然就老化了。

這是表象,深層次原因則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渡過了買量階段,進入了存量運營階段。由於存量是不斷在流失的,這時若沒有反應過來,繼續坐喫山空,沒有去買新的用戶進來,企業自然而然地開始走下坡路,表現出來的現象則是品牌老化了。

當你明白了這個道理,回過頭來看那些老掉牙的國產服裝品牌,解決品牌老化問題,就簡單太多了,比如李寧就是一個完美的標杆。

01

持續拉新,品牌永遠年輕

以傳統業務來看,拉新不是很直觀。這裏我舉互聯網公司的例子,大家會更容易理解。

以手機遊戲爲例,同傳統產品一樣,新品上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新,沒有新用戶再好的產品價值都是零

遊戲的拉新只有一波,也就是公測的時候大力推廣一波,能來多少人就看推廣預算了,這個遊戲後面能賺多少錢,就看這一波能來多少人了。

相當於是圈了一波流量,把這部分流量進行變現,這個遊戲會不會再去圈第二波流量呢?幾乎不會的。

當一個遊戲公司開始圈第二波流量時,意味着開始推下一款遊戲了。

所以遊戲公司的研發沒有終點,每年都要上新的項目,那種一個產品喫一輩子幾乎是不可能的。王者榮耀和喫雞是兩個異類,不足參考。

一波流量養一個產品,這個產品又是有生命週期的,少則半年多則兩年,如果沒有新品問世,等待遊戲公司的只有一種結果:倒閉。

那些走下坡路的老傳統品牌,就是一個大號的手機遊戲,只是生命週期更久,衰亡的時間更漫長,而不易被察覺到而已。

傳統業務想永葆青春,就應該和手機遊戲公司一樣,不斷地去研發新品,去迭代產品,做出當下用戶喜歡的產品,去拉更多的新用戶進來,只要做到每天都有新鮮血液進入,品牌老化的情況就不復存在了。

其實當你想辦法拉新用戶進來,並且成功的拉了很多新用戶進來時,你的品牌自然而然就年輕了。爲什麼?因爲倒逼。

02

內容營銷正當時

現在的主流消費羣體是95後和00後,依然拿一個二十多年的面向年輕人的老服裝品牌爲例,過去你成功的抓住了一波80後,靠着這撥人對品牌的忠誠度,過的還算滋潤。

但是這波80後有了孩子,也奔四了,你們過去年輕時尚的品牌定位,80後們也逐漸地不待見了。

品牌方總不能爲了這波80後用戶把品牌轉型爲中老年服飾吧,那繼續做年輕人的生意,就要想辦法抓95後和00後了。

這時問題來了,你覺得用抓80後的方式,能抓得住95後和00後嗎?當然不能了,環境變了,思想變了,早已物是人非,兩者之間已經有了巨大的鴻溝。

過去電視廣告一播,80後就去買了,現在還是去電視一播,Z時代用戶看都看不到。

就要根據當下的形勢,去做品牌的種草、做信息流投放、做重定向推薦等等,當你在做這些工作時,就產生倒逼了。

拿種草來說,你去種草了,推的是自己服裝的照片,如果款式老舊,土裏吧唧的,用戶沒看完就默默地划走了,種草的數據表現極差,接下來怎麼辦呢?調整產品,優化數據咯。

通過調整產品,輸出用戶喜歡的內容,來達到優化數據的目的。內容來自哪裏,當然是服裝產品本身了。

市場部根據種草的反饋,給到設計部,說現在的服飾太特麼土了,用戶不喜歡,趕緊設計點潮酷一些的。設計部便開始收集現代年輕人的喜好,把他們喜歡的元素加上去,比如聯名。

設計出來後,給到市場繼續做投放測試,如果數據表現不錯,銷量也就會慢慢地起來了,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正是因爲有了這個緩慢的倒V型曲線,企業的品牌老化問題纔會消失。

就像上面所說的“倒逼”二字,你要想成功的抓住新用戶,就不得不逼自己做出正確的產品和內容,當下最正確的無疑是內容營銷了。

不過凡事都有過時的那一天,等10後20後崛起時,內容營銷估計也過時了,那個時候如何抓住新用戶呢?同樣是看他們喜歡什麼,做出他們喜歡的東西就可以了。

03

要有全局觀

還是說遊戲,因爲遊戲的生命週期短,所以全局觀很容易就有了。只要跟完一個遊戲從立項到後期,兩年左右的時間就能有一個完整的全局觀,知道做一個遊戲需要經歷哪些階段,從而想出對應的策略。

而傳統企業,五年十年的生命週期,要培養一個全局觀,不是很輕鬆的事。等你真的跑完一個傳統企業的生命週期,也許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了。

還有一點是,互聯網企業的試錯成本低,一個遊戲或APP倒了,重新起盤一個新的,一兩年就起來了。

而一個傳統企業大品牌沉澱了五年十年後倒閉的話,幾乎是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了,因爲效果易做,品牌難打。品牌老化的全局觀是用戶更新換代的社會發展觀。

爲什麼可口可樂一百多年曆史了,每天還要在媒體上打廣告,一是擔心消費者忘記他。二是每天都有適合喝可樂的新用戶湧入市場,當企業成熟穩定時,不做廣告投放了,就說明企業已經放棄這些新入場的準用戶了。

但凡是有點全局觀的人都做不出來,企業發展起來了就不投廣告了這種事!每個月必須有固定的推廣預算,除非是抱着賺一波就走的心態。那叫什麼?那叫洗用戶。

所以,如果你們品牌老化了,業績下滑了,不要怨天尤人,因爲洗用戶的結局都是這樣的。不想洗用戶,就老老實實的每天去拉新,做出當下用戶喜歡的內容去拉新,從全局觀的角度去理解這事。

當你明白了這三點,什麼品牌老化,不存在的。

04

最後

船大難掉頭,並不是企業人多了,調整方向變得很難了。

而是領導層的意識很難改變,有句話這樣說的,你過去最成功的經驗,往往是你未來失敗的最大因素。過去行的通的方法,不要說未來,就算擱現在都未必行的通了。

應對品牌老化,說白了就是思維常更新,就像現在的直播+私域模式很火,有可能代表着未來,而這塊領域我還沒有觸及,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機感。

每一個人都處在被時代淘汰的邊緣,幸運的是我知道這點,而你不知道。

作者:老虎講運營,《全棧運營高手》作者,運營推廣大牛,千萬流水項目操盤手,專欄作家,專注產品運營推廣,精通運營推廣的各個模塊,擅長品牌打造和爆款製造,號稱運營推廣老司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