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庸》讀書筆記 一、大學 二、中庸

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並無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轉載。


[格式]

原文摘錄

我的批註


李春堯

一、大學


歷史背景

《禮記·大學》在唐代以前並不特別爲人所重視。到了唐代,佛教興盛,儒學日衰。爲了扭轉頹勢韓愈等儒學家引用《禮記·大學》中的文字,闡發儒家“修齊治平”的思想,試圖以此與佛學相抗。此時,《禮記·大學》開始爲人關注。

經過朱熹的整理,“致本大學”滲入了更多的理學色彩,突出了對“心性”的重視,有了更多的哲學意味。元仁宗皇慶二年( 1313 年),朱熹所注的《四書》成爲科舉考試的官方教材。

正文

1、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譯文:知道了所應達到的境界就能志向堅定,志向堅定就能心不妄動,心不妄動就能性情安穩,性情安穩就能認真思考,認真思考就能有所收穫。

所以得先知道有那個,才能定那個爲目標,才能接下來去想法設法的去追求。

2、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出處。

3、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譯文:所以,有道德的人應該凡事都追求達到至善的境地。

現在都成貶義了。

4、

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譯文:這就是說,要想修養好自己的品行,必須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態度首先一定要端正。

5、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譯文:所以俗語說得好:“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缺點,都不滿足自己禾苗的茁壯。”

確實,父母都覺得自己小孩啥都好,沒有(致命)缺點。

二、中庸


歷史背景

按傳統的說法,《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孫子子思(孔汲,前483—前402)。

正文

1、

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譯文:得到了一條好的道理,就奉持牢記於心中,再也不讓它失去。

我有時候就是明明聽到或者自己總結出一個自覺很好的道理,就放在那兒,自己不去執行,慢慢就忘了;或者執行了很快就半途而廢。聰明人沒有執行力和自律,一樣不成功。這就叫懂得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2、

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譯文:所以,君子與人和諧相處,但又不隨波逐流,這纔是真的強啊!守住中庸之道而不偏不倚,這纔是真的強啊!國家政治清明的時候,不改變自己的志向,這纔是真的強啊!國家政治黑暗的時候,堅持自己的氣節到死不變,這纔是真的強啊!”

這纔是中庸之道的含義,而不是凡事折衷主義,沒有骨氣。

3、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譯文:君子之道是從普通男女的日常生活開始的,但是到了最精妙之處,就能明察天地間的一切事物。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4、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人,不可以爲道。

譯文:孔子說:“道是離人不遠的。如果有人實行道卻離開了人,那是不可能實行道的。

有的學者的學問、方法論不接地氣,懸浮在文字 or 概念的世界裏,我有時候還是相信世俗的大智慧。

5、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

譯文:所以,君子安於自己現在的位置,等待天命,而小人冒險行動,去追求分外的利益。

我還是相信“命"的

6、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譯文:孔子說:“君子的做人之道就像射箭一樣,如果沒有射中靶子,就要回過頭來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就是老毛說的實踐論。

7、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譯文:孔子說:“愛好學習就接近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了,知道羞恥就接近勇了。知道了這三點,就知道了如何修養自己;知道了如何修養自己,也就知道了如何治理別人;知道了如何治理別人,也就知道了如何治理天下和國家了。”

注意,這裏的”知恥近乎勇“的”勇“是勇於改過的意思。

一個人不自律,怎麼好意思讓別人改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