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劝退35岁“高龄员工”,80后绝不应该成为时代弃子

2020年8月,网传腾讯正在劝退35岁以上未到高管级别的员工。

35岁似乎成为越来越尴尬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还有车贷房贷要处理。职业上却开始妈嫌狗不待见,劝退开除经常与35联系在一起。

内卷这个词越来越多次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从科技行业开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爆出让公众惊讶的“金句”。

马爸爸说:996是年轻人的福报。

强哥说:不努力就不是我兄弟。

小马哥直接动手干了。

35岁的人生真的是悲惨的开始吗?

在以前,子承父业,父承爷业,很多行业手艺是恒古不变的,店铺买卖可以世代相传成为百年老店。我爸是木匠,那么我也可以是木匠,凭着木匠的手艺总能有饭吃有工作做,不至于失业被饿死。

在现代,35岁,一个正是精力充沛、经验丰富的年纪,却开始成为职场弃子,这个社会真的劳动力过剩到这种地步吗?

》》社会竞争加剧,赢者通吃

35岁危机是表象,根源在于社会竞争的加剧,个人竞争力的下降

就算市政部门招环卫工人,也会选更年轻的。

仔细分析,35岁危机主要来自于IT行业,特别是互联网领域,IT巨头也主要集中在这一领域,比如BAT,或者现在的ATM。这一行业发展最快,几乎所有行业都因为这一行业的高速发展产生巨大变革。

比如中国近几年竞争最激烈的电商平台,年成交额达到一千亿,淘宝用了5年(2003-2008年),唯品会用了8年(2009-2017年),京东用了10年(2003-2013年),而新出来的拼多多仅用了两年三个月的时间。

正是因为这种快速迭代发展,也让这一行业的人压力巨大,拼体力拼智力,稍有松懈就会被竞争对手赶超,一旦落后也许永远就没有机会了。

看看现在的当当网,还有当年比京东更早的新蛋网。

这个市场也正在变成赢者通吃的局面,头部一家或者几家占据了绝大部分收益,排到第三第四也许连汤都喝不上。

微博是一种不超过140字的自媒体平台,美国twitter最早发布运营。

中国最早开始做微博的是新浪,之前叫做新浪微博,后来有了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等等。

在2020年9月28日,腾讯正式关闭腾讯微博的运营,这个中国最大的社交帝国宣布了在微博平台领域的失败。

自此微博只有一家:新浪的微博(后来独立出来直接改名叫微博)。

在这种情况下来理解马云说的996是福报,强哥说的不努力就不是兄弟,来理解小马哥的35岁危机,你就明白真正根源了。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享受着高薪资,那么就应该理解这种高薪是用什么换来的。

越早理解越让你清醒,在没到35岁之前提前做两个选择,一是做到高管,到达一个相对安全区域,第二做计划B,提前为35岁之后离开做准备。

》》降维打击: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刘慈欣在《三体》中描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武器,叫二向箔,它可以把所有三维物体变成二维,小说中太阳系最终被二维化而毁灭。

现实中用得更多的是它的引申义。

老李在小区门口开了一家修车铺,由于手艺好收费合理,很快打败了周围两三家修车铺,成为这一片区的唯一。以后谁的自行车坏了都会去他那里修,他靠着这个手艺生活得很好。

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没有生意可做,很少有人去他那里修车了。依然有人骑车,但是由于共享单车的崛起,大家已经不再骑自己的车,共享单车坏了就换,里面的零件都是模块化生产的。老李没有被同行打败,最后却败在了互联网之下。

共享单车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老李这么一个生意存在。

“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因为科技以及互联网的发展,这种降维打击发生的概率越来越普遍。除了一些垄断行业国家机关,几乎所有行业都被冲击,就算是垄断企业,里面很多人也都会面临调工下岗的风险。

哪怕你赢了所有竞争对手,最后过来消灭你的也许是别的行业别的领域的人。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纷纷预言未来有哪些行业会消失。

不用等到未来,这种变化已经开始发生,比如手机支付的发展和流行,公交车售票员这个职业已经消失,也许再过10年,自动驾驶的成熟公交车司机也会下岗。

从历史上这种变化一直存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直接让大批产业工人没有了工作,而现在,这种变革会来得更加迅速和彻底。

比如电子邮件的发明让传统的信件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即时通讯的发展又让电子邮件只流行在商务办公领域。

一种新技术的发展也许就意味着一大批人员的下岗。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性的时候,又有谁知道那些因为科技发展丢失工作的打工人呢?

福耀玻璃老板曹德旺,在听他的生产线建设负责人介绍未来生产线机器人的应用,可以减少多少工人而频频点头。

在那一刻,曹老板心中只有投入产出比,只有成本和利润,他肯定不会去想,那些失去工作的工人未来该如何生活。

他有错吗?他没错。

工人有错吗?工人也没错。

谁的错?

还是那句话: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大趋势下,所有人都会被波及。

》》寻找那些不变的东西,持续打磨

既然是这样,我们真的只有被时代随意摆布吗?

当然不是。

在亚马逊举办的一次行业大会上,贝索斯说了这么一段话

“很多人问我,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我发现很少有人问我另外一个问题,接下来的十年里,什么是不变的?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加重要。”

因为你需要将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无论如何,都没有人想要在买东西时,付出更多的钱,等更长的时间,只有几个可选择的商品。20年来蒸蒸日上的亚马逊,所有战略都是围绕“多快好省”来打造的。

因为人们买东西时的需求是不变的。

企业如此,我们每个人同样也需要经常这样问自己:未来什么是不变的

从那张图上看,我们会发现越是劳动力密集型的越不安全,因为工作简单重复,更容易被自动化程序化,越靠下面越是脑力型,比如宗教职业者,文学创作者,基本很难被替代。

显然积累什么都不如积累大脑,如果说社会上还有人在宣扬读书无用论,那么这些人不是傻子就是瞎子

很多东西看起来迭代更新得很快,眼花缭乱,但真正本质的东西从来没有变过。

网络上最早流行论坛,那时候的西祠胡同,猫扑是大众最喜欢去的地方,灌水,对骂好不热闹。后来就博客兴起,开启了自媒体时代的序幕,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头条,公众号等成为主流。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平台流行,什么样的展示形态,真正不变的是人们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

罗振宇曾经提过一个概念:“U盘化生存”,定义是:“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要想做到U盘化生存并不容易,需要将技能内化,足够强大,才能做到随时插拔,不再单纯地依赖某一个组织某一个团体。

每一个行业都会有人进入35岁,为什么没有听说哪个学校准备把所有35岁以上的教师全部劝退,也没听说医生到了35岁以后就能难找到工作?

宫崎骏到80多岁还依然在工作,全世界有多少人眼巴巴地看着老爷子什么时候能发布新片。

有人问宫崎骏,现在3D动画已经非常流行,我们做2D动画不会被淘汰吗。

老爷子直接霸气回答,只要我不死,2D动画就不会淘汰。

2018年,88岁的袁隆平还在带领团队,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

08年SARS最严重的时候,钟南山力挽狂澜,20年新冠开始全球肆虐,还是这位古稀老人冲到疫情最严重的武汉。

巴菲特,查理芒格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好像没有人说他们落伍了该让让位了。

为什么?

时间能让色彩变暗,能让食物变质,能让花朵枯萎,为什么单单却放过了他们,让他们始终处于时代前沿?

因为他们找到了那个永远不变的东西,这东西能与时间做朋友。

如果问什么职业最容易被淘汰?

我想是运动员,因为他们是靠身体吃饭,过了年龄身体机能下降再怎么努力也没办法回到巅峰状态,40岁基本上是极限了。因为肉体是与时间为敌的东西,这东西并不能长久。

那么什么职业最不容易被淘汰呢?

我的回答是医生,因为他们依靠的是经验和学识,时间越长,经验学识越丰富,没有时间的积累,别人是很难短时间内赶上他们,他们天然与时间为友。

回头来说,为什么IT行业会有35岁危机?

因为他们的工作没有与时间为友,这是由于行业本身所决定的,变化太快了,做的产品一代比一代先进,所用的工具技术几年更新一次。

原来诺基亚最如日中天的时候,那些做Sybian开发的薪资待遇高得吓人,当乔布斯对世人展示了智能手机,没想到只是几年时间,原来手机行业老大诺基亚竟然没有任何立足空间,而那些Sybian程序员只能改行或学新的语言。

但是,同样身处IT业的亚马逊找到那个恒古不变的核心,实现了长久的发展,个人也一样。

比如做技术的,越底层越基础越长久。显然做安卓系统开发比做app应用更持久,做算法比做网站更吃香。

身处这个时代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每个人都需要不停地思考,自己这一行到底什么能与时间做朋友,找到这个点去深耕,去积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