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系列」《論語》(爲政篇)(6)

獨文【2.23】

提:“預知”問題。

點:每個人都有預知未來的能力。預知能力在某些時候等同於因果判斷能力,有些以天地變遷、世代/時代更替/延續作爲預知實質;有些以人類的三觀、人性、品格的不同狀態作爲預知的實質等等,此兩者並沒有太多的區別,唯一的區別就在於其中所涉及的預知能力的強度與深度不同:探究天文/地理的人也自然知曉天地變遷的過程與結果,也能夠預知未來的天地到底會去向何方;探究世代、時代的人也自然能夠知道世代、時代終將被人類帶去怎樣的境地;探究人類的三觀、人性、品格的人,也自然能夠知道人類在未來是否還會擁有三觀、人性與品格。只是,這裏的因果不再是簡單的某個人、某件事,某樣物了,而是完全統一的人事物共同展現出來的一種飽和狀態。

升:對於現如今來說,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是我們能夠從積善這件事中看到的最後的成果(以善爲因,以德爲果,以聖心備焉作爲一種人性、三觀的飽和狀態(亦是因果最終導向的目標))。然而,對於【善——德】這一對正因果來說,若是無法到達其最終的飽和狀態,依舊會被【惡——邪】這一對反因果傾軋,這種傾軋並不相互抵消,而是各計功過,隨之以善、惡最後所達到的飽和狀態來給予歸處——善道(天道、人道)或惡道(其餘四道)。所以,其實這些作爲古語成讖的真理來說,我們並不一定要以追求“德”爲自身積善的果,而又再一次變成了能夠被左右的東西,只有當積善所獲得的“德行”在某個昇華的過程中,達到“聖心備焉”的狀態,也就使得自身矗立於真正的不敗之地而有的放矢。

理解1:

【善——德】在《中庸》中還是一種“不及”的狀態(不及於人性的飽和狀態——聖心備焉)。

理解2:

【善——德】與【惡——邪】是爲相反相成的《中庸》兩端,所以並不相互抵消,而是相互成全。

理解3:

僅持有【善——德】是爲聖人;僅持有【惡——邪】是爲小人;一般凡人既擁有【善——德】,也擁有【惡——邪】。

理解4:

各記功過,即爲據業受生:過(業)——上者論功(績),下者論過(業),若業障牽涉(違背)到了天地(宇宙)給予世界的最初設定,則業障會完全意義上掩蓋自身的功績。所以,莫輕小惡,而略乎小善(人類只有在不違背天地之理的前提下,所積累的善行、德行纔有實際意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