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系列」《论语》(为政篇)(6)

独文【2.23】

提:“预知”问题。

点:每个人都有预知未来的能力。预知能力在某些时候等同于因果判断能力,有些以天地变迁、世代/时代更替/延续作为预知实质;有些以人类的三观、人性、品格的不同状态作为预知的实质等等,此两者并没有太多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其中所涉及的预知能力的强度与深度不同:探究天文/地理的人也自然知晓天地变迁的过程与结果,也能够预知未来的天地到底会去向何方;探究世代、时代的人也自然能够知道世代、时代终将被人类带去怎样的境地;探究人类的三观、人性、品格的人,也自然能够知道人类在未来是否还会拥有三观、人性与品格。只是,这里的因果不再是简单的某个人、某件事,某样物了,而是完全统一的人事物共同展现出来的一种饱和状态。

升:对于现如今来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是我们能够从积善这件事中看到的最后的成果(以善为因,以德为果,以圣心备焉作为一种人性、三观的饱和状态(亦是因果最终导向的目标))。然而,对于【善——德】这一对正因果来说,若是无法到达其最终的饱和状态,依旧会被【恶——邪】这一对反因果倾轧,这种倾轧并不相互抵消,而是各计功过,随之以善、恶最后所达到的饱和状态来给予归处——善道(天道、人道)或恶道(其余四道)。所以,其实这些作为古语成谶的真理来说,我们并不一定要以追求“德”为自身积善的果,而又再一次变成了能够被左右的东西,只有当积善所获得的“德行”在某个升华的过程中,达到“圣心备焉”的状态,也就使得自身矗立于真正的不败之地而有的放矢。

理解1:

【善——德】在《中庸》中还是一种“不及”的状态(不及于人性的饱和状态——圣心备焉)。

理解2:

【善——德】与【恶——邪】是为相反相成的《中庸》两端,所以并不相互抵消,而是相互成全。

理解3:

仅持有【善——德】是为圣人;仅持有【恶——邪】是为小人;一般凡人既拥有【善——德】,也拥有【恶——邪】。

理解4:

各记功过,即为据业受生:过(业)——上者论功(绩),下者论过(业),若业障牵涉(违背)到了天地(宇宙)给予世界的最初设定,则业障会完全意义上掩盖自身的功绩。所以,莫轻小恶,而略乎小善(人类只有在不违背天地之理的前提下,所积累的善行、德行才有实际意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