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學校心得體會

帶着好奇與敬意,讀完了杜威的《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這本書,該書內容豐富,包括了學校與社會、兒童與課程、教育中的道德原理、教育中的興趣與努力、明日之學校等。從整體來看這本書,充分體現了杜威對“兒童”這個羣體的尊重和關注,對“兒童活動”的重視。他的觀點,很多地方引起了我的共鳴和思考。

杜威說,教育是兒童的生長,是兒童經驗的持續不斷的改造。回顧我這幾年的教育成長經歷,即使我們一直在喊着減負,但我國的教育依舊是應試教育,學生大都是爲了讀書而讀書,許多學生沒有自己的學習目的和興趣,只是聽從家長和老師的安排,按部就班的重複着、學習着。這不禁讓我想到自己的經歷。

在我的讀書生涯中,一直被成績束縛着,起早貪黑的背書、練題,做的試卷可以跟自己的身高持平。記得上高中,學習氛圍好到讓人窒息,班上一個女生,深夜,帶着一根小板凳,坐在廁所裏背書,只因廁所裏有燈;一個男生,爲了讀書,熬夜苦讀,睡眠嚴重不足,會打瞌睡,他就拿桶裝一桶水,從頭上淋下來;早上5點多起牀,晚上12點甚至夜間1點都會躲在被窩裏看書;長時間下來,身體熬不住,天天生病,甚至暈倒過,一星期有三天在掛針,三天喝兩水壺的中藥,中藥很苦,但對於我來說,就像喝白開水一樣,因爲喝得多導致對藥直接沒感覺……這樣的經歷,總會讓我反感學校的教學制度,最後我們班的高考不錯,但在面試這關,被刷下來了很多同學。一個男同學,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考上了大學。但大學的學習相對寬鬆,他不會自主學習,更不會管理自己,最後去了工地搬磚,都被老闆嫌棄。因爲他上大學的時沒人管,打遊戲,抽菸喝酒,逃課,泡網吧……最後畢業證都沒有拿到。大學畢業後,成爲了一名人民教師,在工作崗位上,我就會思考我應該教給學生什麼?纔會讓他們受益終身?不會淪爲學習的奴隸,當然,這也時刻困擾着我。

杜威的思想就像一縷暖暖的春風,一股股甘甜的清泉,給了我不一樣的感覺,似乎讓我找到了知音。讓我更加堅定,我的課堂應該有所不一樣。或許,我暫時改變不了應試教育這個大環境,但我能改變自己的課堂,讓我的每一節課都充滿活力與朝氣,不斷創新和突破。尤其讀到杜威提到,把方法問題歸結爲兒童的能力和興趣方法的發展問題。我們應該把自主權交給學生,正如杜威所說的:在兒童發展的本質上,自動的方面先於被動的方面,如果使兒童置於被動的、接受的或吸收的狀態,那就是不允許兒童遵循自己本性的法則,結果就會造成阻力和浪費。同時,我們把自主權交給學生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把握個度,適量而行。正如他所說的那樣,興趣是生長中的能力的信號和象徵,教育者應當經常細心觀察兒童的興趣,這些興趣不應予以放任,也不應予以壓抑。這個給了我很多的靈感,在班裏管理過程中,我應該做到胸中有愛、心中有法、眼中有事、手中有書、生活有色,做一個幸福智慧型的老師。

麻雀永遠也飛不到青雲之上,因爲它眼裏只盯着地面的稻穀;雄鷹之所以能翱翔在萬山之巔,因爲它的眼裏裝滿了山河天地。我們不應該做一隻麻雀,眼裏只盯着學生的成績。我們應該做一隻雄鷹,讓我們的孩子自由的飛翔,釋放他們的天性,和孩子們一起美麗啓航。杜威的思想既豐富又複雜,而我只是讀到了冰山一角。以後,還需要慢慢細讀和品味。真正做到把杜威的思想運用到教育教學上,爲雲南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