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为什么喜欢终是变成了厌倦?

哈喽,大家好。

最近在分享《稀缺》的读书笔记,目前已经分享了第1章和第2章~

没看过的,点这里

读书 | 你拖延的原因有可能藏在这里 

这次来分享一下第3章的内容~

1/权衡式思维

试想一下,当你回家或者旅行收拾行李时,如果行李箱很大,要带的东西不多,那么,行李箱里会有很多空余,而如果行李箱很小,要带的又很多,就麻烦了。

可能来来回回把东西拿出来又放进去,反复折腾,纠结哪些实在没必要可以不带,亦或者因为没有装入必须要带的东西而愁眉苦脸。

其实,当我们面临稀缺时,也和装行李箱是一样的情况呀。

稀缺会改变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会改变我们花每一分钱、度过每一个小时、吃掉每一份食物的方式。

在稀缺状态下所引发的一种思维方式就是权衡式思维,当我们处于稀缺时,那些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大脑,以至于我们对其念念不忘,从而产生决策难题。

就如同我们装行李箱一样,大行李箱可以装的随心所欲,还留不少空间,而小行李箱总是装的小心谨慎,还满满当当。

2/余闲

出现上述情况,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稀缺,其实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

拥有余闲,我们可以轻松的避免选择负担,也就不存在上述所谓的权衡难题了。

另外,处于稀缺状态下,也就是没有余闲,所以仅剩的时间金钱等等对于我们来说极其重要,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失误空间很小,根本经不起浪费,同时,也意味着,一旦失误,我们的失误成本会很大。

而处于稀缺状态时,稀缺又使人更容易失误,原因就是之前提到的稀缺俘获大脑,我们的注意力全部被拉到管子内,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都降低,形成带宽负担,我们的表现自然也就不理想了。

当然,拥有余闲可以让我们避免选择负担,钱多时可以购买想买的物品,时间多时可以随意安排事项,但弊端也很明显,就是会产生低效和浪费。

其实稀缺早在我们还有余闲时就发生了,这个后面章节也会提到。

3/边际效用递减

第3章还引用了经济学中一个经典的规律——边际效用递减。

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里的效用表示我们对所消费商品的满足。

为了方便理解,拿我自己举例吧。

约是大学快结束的那段时间开始,很喜欢碎花裙。

于是买了一条藏蓝色碎花连衣裙,反正穿着自我感觉良好。

于是乎,后来又买了一条白色碎花连衣裙,再后来,嗯,又陆陆续续买了两条偏文艺风的连衣裙。。。

然后,就不知道怎么回事,总觉得还是买的第一条藏蓝色好看,所以,我其实穿第一件的时间居多,其他裙子虽然也好看,但是总觉得它们不如第一件香。。。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哈哈哈,读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了。

因为我买的是基本同质的产品,连衣裙,还全是春秋穿的长袖长款,风格基本都是清新文艺风。。。

所以,每多购买一件,我从中获得的满足都会递减,以至于买到后来,就觉得不那么喜欢了或者觉得后来买的不如第一件好看。

生活中还有很多现象可以用这个规律解释。

比如:

为什么初恋总是令人难忘?

为什么会存在“七年之痒”?

为什么会觉得初看很惊艳的人,看久了就觉得没有第一眼那么惊艳了?

为什么国家出台的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效能越来越小,所以需要定期调整?

可以想想自己发生过哪些边际效用递减~

了解了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我们要学会加以利用来避免我们自身或别人满足感的减低。

比如我,以后要尝试别的款式,别一直买同质化的连衣裙了。。。

比如学习时,长时间学习一种内容,我们的兴奋满足感会减低,会觉得无聊效率低下,所以可以交替进行不同内容的学习。

比如无论是友情还是亲情,在一起久了也会腻,要时不时制造一些惊喜呀~

回到上面,边际效用递减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简单理解为,拥有的越多,每一样额外增加的物品的价值对你而言就会越低。

所以,也可以这么说,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所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

很显然,富人可以舍弃的有很多,而穷人可以舍弃的就很少。

以上就是本次的分享~

最后依旧上一张思维导图~

下次要分享工具啦,先剧透一下,读书笔记之后会接着分享,嘻嘻嘻~

下次见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