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不自由?

    在我的薰陶下,兒子夢想的職業已經從出租車司機、教師、作家“完美轉變”成了自由職業者,但旋即便問我:媽媽,自由職業者都能幹什麼呀?

    我回答說,任何一個行業,你做到別人做不到的,都可以成爲自由職業者。

    我的回答,只是爲了正確引導孩子的感官想法,到底什麼是自由職業者,不是孩子問,我真沒思考過。

    2015年發佈的“公衆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職業”中,“自由職業者”第一次登上榜首,取代了“政府官員”,成爲第一名。值得關注的是,在2014年自由職業者還排名第四,2013年則是排名第六。

    呵呵,看來,兒子的夢想非常符合潮流發展趨勢呀!

    記得古典老師在“超級個體”的課程裏,提出過一個更本質的概念,叫做 “自由職業態” ,我想,應該可以很好的幫我們釐清自由職業者背後的核心邏輯。

    先來說說,爲什麼人們喜歡自由職業者,因爲這個名字有兩個非常誘惑的字: 自由 。

    怎麼算是自由呢?

    你說做生意不用朝九晚五,時間自由?

    ——是,你可以選擇什麼時間上班,但是還是需要接受客戶的最終時間底線。

    你說不用看領導臉色,關係自由?

    ——是,你可以不受人指揮,但是還是需要接受不一定喜歡的客戶,他的臉色也許不比上司好看。

      再細想想,在企業裏面上班,就很不自由嗎?

    很多企業的高管也不坐班;一個真正優秀的設計師,也擁有和自己的管理者討論方案、甚至拒絕的自由。

    小米的黎萬強在小米如日中天的時候,選擇閉關半年,用一段時間拍照、發呆,去硅谷充電、思考。

    這其實也挺自由的。

    姐姐在大學裏當講師,業務水平好,不想被職務束縛,辭掉副院長的職務,自己組建項目團隊,帶着同學們做項目,也爲學校爭了光,在學校里老師同學都很喜歡她、尊敬她,她也很自由。

    如此看來,自由職業的本質其實不是自由,而是職業能力。

    一個職業能力強的人,就是一個有自由職業態的人,他可以選擇待在公司,也可以選擇自由創業。

    相比那些爲了生計不得不勞累奔波的自由職業者,也許,他們纔是終極自由的。

    想擁有終極自由,唯有強大自我,成爲不可替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