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總是想着討好別人,你能不能愛自己一下?


你有沒有總是關注別人的想法,想要滿足別人的期待。

當你面對父母的批評的時候,不管你有沒有錯誤,你總是想着道歉,順從。

面對不喜歡的人和事,你會不會假意附和別人,不管心裏是不是真正的喜歡。

你有沒有感覺自己就像帶着一張假面具,不知道真實的自我到底在哪裏。

今天推薦的這本書叫《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篇文章主要分爲三部分,前兩部分是關於書中的劇情,第三部分是分析,希望會給你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受。


01處在“兒童自我狀態”的蛤蟆先生

以前,蛤蟆先生穿着非常時髦,充滿活力,是大家的開心果。現在的他神色黯淡,也很久沒有洗澡,毛衣上還粘着食物的殘渣,身上還有些臭烘烘的,狀態十分不好。

他的朋友怎樣鼓勵他振作都沒有用,朋友們越是勸說他,他就越感到悲傷。在朋友的建議下,他來到蒼鷺的心理諮詢室接受治療。


當蒼鷺問蛤蟆先生感覺怎麼樣的時候,他卻不知道感覺到底是什麼,他從未有意識地看待過自己的情緒,所以很難用語言來形容自己的感覺。於是蒼鷺換了一種方式讓蛤蟆表達自己的感受,最後瞭解到他有過自殺的念頭,感覺自己也沒有什麼價值 ,除了心腸好之外,他覺得自己這輩子一事無成,說着說着,蛤蟆先生哭了起來。

蒼鷺的耐心傾聽,讓蛤蟆先生徹底打開了心扉。當他被朋友的話語刺傷的時候,他會承認自己的錯誤,向朋友道歉,只要能讓朋友不生氣,不討厭他就行。不管別人責怪他,還是批評他,即使讓他非常難受,他也不會反抗。在蒼鷺的引導下,他逐漸瞭解了自己的感受,就像小時候一樣 ,當他被父親狠狠責罵後,也是同樣的感受,原來他一直處在“兒童自我狀態。”


正如書中所說: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場景會激發我們的行爲,讓我們自動做出反應,所以我們會和小時候一樣去行動和感受。


蛤蟆先生之所以對別人的指責和批評感到順從和內疚,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的童年有過這樣的情境,所以當他再面對類似的情境時,雖然蛤蟆先生已經長大成人,但他還會採取和小時候一樣選擇處事方式,去順從別人,獲得別人的認可和喜歡。


02蛤蟆先生的不幸童年

蛤蟆先生的父親非常嚴苛,經常對他提出高要求,而他卻永遠也達不到那個要求,父親還總是訓斥他,慢慢地蛤蟆先生也那樣認爲,父親永遠都是對的,而他自己永遠是錯的。

蛤蟆先生的母親對丈夫唯命是從,正如婚前聽命於她父親一樣。小時候母親也曾和蛤蟆先生嬉笑逗鬧,可他覺察到母親是那麼在意丈夫的評價,生怕丈夫不滿意。她爲了避免惹丈夫不快,便遵循他嚴格的育兒觀,常常對蛤蟆先生刻意收起慈母的一面。在蛤蟆的記憶裏,母親擁抱他的次數少得可憐。


蛤蟆回想到自己孤獨的童年,沒有多少快樂的回憶,讓他感到非常悲傷。倘若一個人被比自己強大許多倍還無法逃離的人傷害,那麼我們極有可能像蛤蟆先生一樣順從父母。

除了順從父母的意願之外,他還會想要取悅父母,想要獲得父母的關注。爲了平息父母的憤怒,緩和氣氛,他在做任何事情前都會爲了安撫父親而先道歉。


在小時候,父母是那麼的強大,而我們則全然依靠着他們。因爲無處可逃,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適應他們每一次的喜怒無常。而一次一次的適應和順從,都意味着要壓制着我們的本性,最終讓我們產生無法言說的憤怒,種種情緒的積壓以及我們習慣化了的應對方式,可能最終使我們瀕臨崩潰的邊緣。最終蛤蟆先生抑鬱了,也失去了自我。


03我們如何才能找回自己


蒼鷺說:“順從行爲可能導致有些人學會了把依賴當成生活方式。換句話說,這些人永遠都沒有真正長大成人。”

而成長的本質就是要減少並最終打破這樣的依賴關係,這樣才能成爲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很少有人能完全達成這點,有些人能部分達成,而很多人則會依賴一輩子。

一直順從別人,會導致我們過於關注別人,想要滿足別人的期待,對自己產生很低的價值感,而自我也在順從中消失不見。

我們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呢?我覺得首先要明確以下幾點:

1.減少對自己的批判,學會愛自己

沒有人一出生就知道怎樣當父母,父母的教養方式無意中就會傷害到孩子,但他們自己難以察覺。他們不正確的方式已經傷害到了我們,如果我們自己也這樣對待自己,向他們一樣批判自己,那我們的自我要怎樣生存?被別人傷害和批判已經夠難受了,我們爲什麼不能學會愛一下自己呢?

我之前看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你的童年相對艱難,你沒有形成足夠強健的安全依戀關係,而今又在生活中苦苦掙扎,那麼你應該知道的是你並非失去了一切。曾經的傷口可以被治癒。童年錯過的愛可以學着現在自己贈予自己。而愛自己是給予別人愛從別人那裏獲得愛的第一步。

愛自己意味着你要理解自己的感受,慢慢去理解自己的感受,瞭解自己內心想要的是什麼,而不是一直活在別人的期待中,逐漸迷失了自己。

2.沒有人能逼我們產生什麼感受,是我們選擇了自己的感受


蒼鷺對蛤蟆先生說:“我認爲沒有人能讓我們產生什麼感受,除非他們用蠻力脅迫你。說到底,是我們選擇了自己的感受。我們選擇了憤怒,我們選擇了悲傷。”

當我們在童年決定用哪種態度和觀點,我們就會在隨後的人生裏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從此以後,我們便建構出一個世界,不斷確認和支持這些信念和預期,我們把自己的人生變成了一個“自證預言”。我們會控制事件的發生,從而確保預言會成真。

我們選擇憤怒和悲傷,選擇痛苦,遇到像小時候那樣的情境,我們都選擇順從,讓自己陷入悲傷,最終,我們真的感覺不到快樂是什麼,也把自己囚禁在了自己的牢籠之中。

《被討厭的勇氣》中有這樣一段話:經歷本身不會決定什麼。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童年的經歷不會決定我們什麼,我們賦予它的意義纔會決定我們的生活,如果我們賦予童年悲傷的情感,那麼它就是悲傷的,我們認爲過去不可改變,就會放棄改變的決心,然後去順從它。

但是人生是自己可以選擇的,雖然自己做選擇會很難,但不是不可改變的,我們的感受也是自己選擇的,沒有人能控制我們的感受。

3.唯一能讓我們做出改變的人只有我們自己


當別人替我們做主的時候,我們總認爲決定權在別人手裏,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選擇。

舉個例子來說,比如:父母幫你選擇了一所學校,但是你並不喜歡,還責怪他們不讓你做選擇,最後你還是帶着不滿順從了他們。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能會抱怨父母不讓我們做決定,可實際上是自己選擇了這個結果,我們內心沒有勇氣爲自己做選擇罷了。

就像這段話所說:被“圈養”的人總是渴望着自由,但是自由往往意味着更大的犧牲和自負盈虧的代價,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接受這個代價。

我們不敢自己做選擇,很多時候是害怕自己無法承擔這個代價,但是別人幫我們做選擇的時候就不一樣了,順從別人的決定,不管好壞會有人幫你承擔,也爲自己提供了推卸的藉口。

我們爲什麼一直害怕改變呢?

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觀點是能給我們一個好的解釋,大概是這樣的:保持現在的我,當我們應對眼前的事情都可以根據經驗進行推測,我們更容易應付過去。如果選擇改變,選擇新的生活方式,就很難知道新的自己會遇到什麼問題,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生活也會充滿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即使人們有各種不滿,但還是認爲保持現狀更加輕鬆、更能安心。

很多時候我們不喜歡總是順從別人的自己,想要自由,想要改變自己,但是變成想成爲的自己,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勇氣和決心。

有時候人會怨恨父母或者別人把我們變成了這樣,是別人逼我們順從,可能一部分原因是因爲他們,但最終的決定權一直在我們自己手上,是我們自己選擇了安於現狀,我們無法改變別人的想法,但我們能改變自己。

當我們下定決心做改變的時候,一切都取決於自己的決心,而不是依賴於別人,畢竟能改變我們的只有自己。


請記得:當別人隨意批評你或者強迫你的時候,要大聲說“不”,如果你自己一直選擇順從,不想改變這個現狀,就不要指望別人能把你拉出泥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