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人的自我修養:從動能到勢能

最近和一些運營小夥伴交流,深深地感受到了大家的緊迫感。

有的是年齡長了,工作了很多年依然沒有找到方向;有的是工作了一段時間,換了幾份工作,始終沒有大的成長;有的是想創業,但是又沒有底氣。

每到年底看別人曬支付寶賬單時,位數多的都數不過來,又看了下自己,花唄還沒有還完。同樣是運營,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爲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最近拉了一個新的運營羣,和老羣對比不是很活躍,在找原因時,突然兩個詞閃現了出來,這兩個詞不僅解釋了新老運營羣的活躍度差別,更道出了爲什麼有的運營人幾年就成功了,有的這麼多年過去了,還原地踏步。

原因是有積攢和無積攢,用兩個詞來說便是:動能與勢能

01

動能和勢能是什麼

先從物理學的角度來闡述下兩個詞的意思,動能是一個物體運動時所具有的能量,物體的質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快,動能越大。

勢能是一個物體系本身具有的能量,與物體的高度有關,位置越高,所具有的勢能越大。

動能和勢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動能越大,轉化爲的勢能則越大,勢能越大,轉化爲動能釋放出來的動能越大。

隨着年齡的增長,對生活的理解越來越透徹,這動能和勢能兩個詞,分明就是咱們運營工作中的執行和成長嘛。

你每天工作中所做的每一件具體的事,比如搞活動、寫方案、做海報等等,都是一個個的動能。

而對這些工作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方法體系,有了自己的思維框架,就如同形成了勢能,而這個勢能是可以換成真金白銀的高工資或創業回報的

爲什麼同樣是人,大家的價格不一樣(沒有貶義的意思),有的人年薪可以要到100萬,有的10萬都沒底氣,就是因爲腦袋瓜裏的知識結構不一樣。

而這個知識結構就是多年工作的動能轉化爲的勢能,勢能越大越值錢。你不值錢,是因爲你在某個領域的勢能不夠

02

運營工作的動能

我們都知道運營剛畢業是從專員做起的,然後到主管、經理、總監,最後做到CEO的位置。

有沒有一步到位,剛畢業就做到總監的呢?那沒有的,除非你進的是自己親生父親的公司。運營的成長需要過程,不同階段所做的工作內容不同,這就是用動能積蓄勢能的過程。

做專員時,你要想的是把執行工作做到位,做經理時,要做好部門的運營規劃,做到總監時,就要學會利用公司的資源,把產品價值最大化了。

每一項技能就像一個物體運動時的動能一樣,有了這些動能,才能轉化爲深度理解工作的勢能

而動能到勢能有一個很關鍵的點:需要持續不斷的運動,這句話是本文的核心。

爲什麼經常跳槽的人成長很慢,你今天做活動運營,還沒摸透就做用戶運營去了,或者運營工作沒做幾天就去做產品經理去了,一個崗位待不久,動能的小火苗還沒有轉化爲勢能就被熄滅掉了。

周而往復,動能轉化不成勢能,幾年時間過去,就變成了蹉跎歲月,甚是可惜。

最近接觸了一些取得了一些成就的個人,他們都有一個共性,在一個領域深耕了十幾年以上。

我一個朋友,在遊戲行業做了七八年了,對這個行業的理解那絕對沒話說,沒有啥不懂的。如果拿一個他們熟悉的項目讓他們從零開始去做,是不是更容易成功呢?那是必然的。

我們對他們的信任,就是他們身上所具有的勢能,這些勢能其實是每天工作的動能堆起來的。

沒有動能的堆積是不可能形成勢能的,而動能的堆積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形成勢能呢?少則三四年,多則十餘年。

我在網上做運營經驗的分享,也是沉澱了三四年纔有今天的小小成績,你想三四天就能看到變化,那無異於癡人說夢。

所以,各位做運營的小夥伴不要急,你要做的是把當下的每一個工作做好,如果覺得沒有成長時,就深挖下崗位深度。

以用戶運營爲例,單單用戶心理這塊就值得用七八年的時間去研究,你要是能潛下心用幾年的時間去積攢用戶運營的動能,進而形成勢能,怎麼也得是用戶運營總監了吧。

03

運營工作的勢能

勢能是每個人做夢都想要的,因爲大家都不想要過程,過程多累呀,直接要結果多好的。

比如每一篇推文都是10萬+,每一次裂變活動都能帶來100萬+用戶,每一個項目落地都圓滿地完成了KPI,直接成爲某暢銷產品的CEO等等。

以上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是有可能的,勢能是我們想要的結果,而得到這個結果,痛苦的過程一定是省不了的

就像以前看情感類節目,主持人說過一句話:每個人都想成爲摘桃子的人,卻不想種桃樹。如果你能夠理解了這句話,就知道自己多年不成長的原因所在了。

以我以前做過的一個快消品項目爲例,來聊下工作的勢能。

當時接手項目時是從零起步的,上面的意思是要做成一個網紅產品,大家要注意了,對方的需求是成爲一個網紅產品,而是否是一個網紅產品是如何定義的呢?其實是沒有定義的,只是我覺得,他覺得,大家覺得是那就是了。

這就有趣了,因爲是憑感覺下定義,就跟勢能一樣,起勢了,大家會覺得:嗯,這就是我想要的。

所以當時我就按部就班的先進行了軟文鋪墊,網上起碼能有產品信息可以檢索到,而這個鋪墊的過程就是做動能,就像一個發動機,前期你可能需要使勁的搖兩下,一旦轉動起來,後面就輕鬆多了

前期很費力,後期很愜意是動能轉化爲勢能的特點。

在做動能小紅書種草時,出岔子了,上面說:都做了兩三個月了,咋一點起色都沒有呢?就此打住吧,不要種草了。還是熟悉的場景,動能的小火苗剛要轉化爲勢能就被滅了。

項目的發展和咱們運營人的成長是一個道理,運營人的成長和物理學又是一個道理,前輩們教導了咱們多少遍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爲什麼就是不往心裏去呢?想取得成績,想做出一番事業,絕對不是今天想了,明天就能得到的,你又沒有阿拉丁神燈。

要今天想了,今天去做,日復一日地堅持個幾年,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運營人從動能到勢能還有個很形象的例子是一萬小時定律,一萬個小時定律不是你用躺着的姿勢,睡一萬個小時就把瑜伽練會了。

而是把一個工作重複進行一萬小時,真正地做到由動能轉化爲勢能,起勢了,你就成功了。

04

最後

也許你現在理解不了動能與勢能對人生的成長有多大幫助,我是最近幾天一直在思考這兩個詞,纔有了一絲絲領悟。

如果我能早點悟出,在一個領域做的更透些,或許取得的成就比現在要大得多。

這都是過來人的經驗,大家可以用小本本記下來,想喫桃子,不如先去埋下一個桃核,等幾年後就可以收穫了。

想運營崗位上有所成長,規劃一個成長路線,做好手頭的工作,當工作的動能轉化爲勢能時,你就不得了了。

作者:老虎講運營,《全棧運營高手》作者,運營推廣大牛,千萬流水項目操盤手,專欄作家,專注產品運營推廣,精通運營推廣的各個模塊,擅長品牌打造和爆款製造,號稱運營推廣老司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