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絲滿樹合歡香

        又是一個辛夷花開杏花飛的春天。一場晨雨過後,門前成片的海棠花、美人梅、櫻花熱烈的次第開放了,無處不是生機勃勃、色彩斑斕。

        不知何故,突然記起了學校門口的那兩株合歡樹來。

        學校門口內原有三株粗大的合歡樹,後來不知由地枯掉了一株,剩下的兩株則如擎天的傘蓋,左右對稱的立在學校門口甬道的兩邊。一到6-7月份在翠綠的葉間便會開出粉紅的花朵來。每一朵花成穗狀,看起來毛絨絨的,就像馬頸前裝飾的紅纓子。一層層的開放後,就如同瀰漫開來的紅霧,甚是漂亮。校園的這兩株合歡一旦開花,立刻就成了兩個巨大的火炬,彷彿照亮了學校所有的角落。而濃濃的花香更是飄滿整個校園和臨近的街道。課間,學生們會三個一羣兩個一夥的在樹下撿拾落花,把它們平展在書頁上夾緊,製成一個個漂亮的合歡花書籤。這時,傳達室的的老人定會隔着玻璃窗靜靜地看着孩子們玩鬧,在他會心的微笑中彷彿自己也是這些頑皮的孩子們中的一員了。

        合歡樹也叫馬纓花,夜合樹,絨花樹,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分佈的樹種。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在宅第園池旁栽種合歡樹的習俗,寓意夫妻和睦,家人團結,對鄰居心平氣和,友好相處。清人李漁說:“萱草解憂,合歡蠲忿,皆益人情性之物,無地不宜種之。……凡見此花者,無不解慍成歡,破涕爲笑,是萱草可以不樹,而合歡則不可不栽。”而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也經常有合歡的影子,它往往代表着純真美好和忠貞不渝的愛情。

        唐代詩人韋莊就有一首《合歡》詩:

        虞舜南巡去不歸,二妃相誓死江湄。

        空留萬古得魂在,結作雙葩合一枝。

        詩中謳歌了舜爲民衆勞碌奔波的精神,讚頌了娥皇、女英二妃純潔的愛情,也濃縮了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虞舜南巡倉梧而死,其妃娥皇、女英遍尋湘江,終未尋見。二妃終日慟哭,淚盡滴血,血盡而死。後來,人們發現她們的靈魂與虞舜的靈魂精靈"合二爲一",變成了合歡樹。合歡的樹葉,晝開夜合,相親相愛。

        在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有一篇文章叫《王桂庵》,講的是世家子弟王桂庵在南遊的船上邂逅了芸娘,以至於一見鍾情,繼而久思成夢,最終因夢而成眷屬的唯美愛情故事。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一夜,夢至江村,過數門,見一家柴扉南向,門內疏竹爲籬,意是亭園。徑入,有夜合一株,紅絲滿樹。隱念:詩中‘門前一樹馬纓花’……”這裏的“有夜合一株,紅絲滿樹”就是合歡,也就是馬纓花。而“門前一樹馬纓花”一句更是充滿着濃濃的情韻。“錢塘江上是奴家,郎若閒時來喫茶。 黃土築牆茅蓋屋,門前一樹馬纓花。”通過紅絲滿樹的合歡來渲染芸娘居住環境之美,從而襯托芸孃的美好品質,同時也暗示着王桂庵與芸孃的美好姻緣。


        小時候,村裏有一位有名的老中醫,我們都稱他爲三大爺。他們家就有一棵合歡樹。一到開花季節遠遠地就可以看到,彷彿他們家被籠在紅霞之中。我們經常攀在他家的牆上偷偷摺合歡的樹枝,舉在手裏,搖來搖去,模仿戲臺上拿着馬鞭轉圈的武生的樣子,有時候還會吼上一嗓子:“秋胡打馬奔家鄉,行人路上馬蹄忙。坐立在雕鞍用目望,見一位大嫂手攀桑。前影兒好象羅氏女,後影好象我的妻房。本當下馬將妻喚,錯認民妻罪非常。”然後大家哈哈大笑着打鬧起來。

        如今,學校門口的那兩株合歡樹早已因爲擴路被砍掉了。從此學校失去了那夢幻般的風景,也帶走了我很多美好的回憶。我常常想,爲什麼美好的事物總是難以留存,即使再小心地珍藏也會發現在不知什麼時候就又丟失了。

        唉,又是一個明麗的春天,我站在學校門口卻看不到了那兩株高大的合歡樹,更等不來那六月裏泛着紅暈的馬纓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