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 二刷柴静《看见》

最近二刷柴静的《看见》。

很多书是值得一读再读的,每读一次的感受都会盖过前一次,《看见》就是这样一本书。

二刷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柴静与读者的交流是真诚的,一行行文字借助眼睛直击大脑,直触心灵,这是与一刷最大的不同。

01 里面的文字

作为记者,央视记者,央视知名记者,自幼读书写作的薰陶下,文笔自然差不了。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傲慢的炫技,就是那么轻松自在的娓娓道来,我怀疑,很多都是她多年日记的积累,即当时的记录。

日记是写给自己的,无需过多的装饰,内容大于形式。

提起陈虻,她写道

他骂人的这个劲儿,史努比说过,让人轻生的心都有——因为他骂的都是对的。

描写新疆地震的废墟之上,她写道

黎明刚起,巨大的原野一片青黑,赤红的火苗一蹿一蹿舔着锅底。

日常的对话,可以是文章,文学的描写亦可。喜欢她这样切换自如的潇洒,读着读着,便不自觉寻起笔来,翻开我粉色的摘抄本,一个字一个字的珍藏起来。

02 里面的思想

因为一句制式的回答,柴静正式进入央视,这句答语也成为她整个记者生涯不断追寻的理想。

陈虻: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

柴静: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

读这本书,好像在跟着柴静成长。从她初进央视的懵懂和不尽如人意,到通过新疆地震、非典报道及后来《看见》栏目的成功,她的轨迹好熟悉,熟悉的好像是身边的每个人甚至自己。

她说,她新闻中的人是流淌的,从她的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

或许成长是相互的,每个人影响着每个人。新闻中人的影响着她,她也影响着他们,她和他们何尝没有影响我们?

关注新闻中的人,当时她是那么回答的,但就像她自己承认的那样,只是个制式回答,刚开始做新闻时,她并没有,或许并没有能力践行。

真正的走入人群,走进人们的内心,不加任何偏见,只了解客观事实。我不是记者,与新闻工作不沾边,但我觉得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或多或少都可以借鉴这个原理。

03 里面的事件

在《新闻调查》《看见》火爆荧屏的时候,移动互联网还远没有现在发达,我们对新闻事件的了解大多通过电视。

书中记录的事件有很多我是有印象甚至印象深刻的,二刷过程中,我基本是看过一章就去网络上搜来当时的新闻片看一遍,这便是互联网的好处。

特别是在近两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阶段,“非典阻击战”那一章的内容让我熟悉又震撼。

那个冒着生命危险报道非典的女记者,原来是柴静。

看着瘦弱的她站在北京街头录制的片头,我回忆,当时我15岁,我在干什么?我身边的人都在干什么?

“双城创伤”印象不深了,找来重看,结合书中描述,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所受到的冲击不是一星半点。

孩子,我们曾经都是孩子,我们也曾说过,大人不可信。朋友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比谁,比什么都重要,重要到可以同生共死。

作为大人,我们需要不时提醒自己,我们曾经也是孩子。

作为大人,我们需要不时反思,我们不要成为曾经自己最不屑的大人。

作为大人,我们需要不时蹲下,用相同的视角与当下的孩子对话。

感谢柴静——身为人,身为母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