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討論戲精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戲”的本義是角鬥、角力,由於是奴隸的以命相搏,有輕賤的含義。也作開玩笑,捉弄的意思。

“精”是指“物質中提煉出來的最純粹的部分”,也有“完美,最好”的意思。

單純一個“精”妥妥的褒義詞,但跟一些詞組在一起,就會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比如“邀請+功勞+精明=邀功精”,“白領+骨幹+精緻=白骨精”,再比如“戲精”。

戲精的原意是指演戲的技藝精湛,表演慾旺盛,愛給自己設立誇張人設,以便引起注意。

這種脫離現實的表演方式,是一種舞臺藝術的再加工,舞臺上看起來人物形象立體,有個性,毫無違和感。

但在開放的信息時代,短視頻的興起,無意間放大了每個普通個體的行爲,於是產生了很多“戲精”。

戲精的概念自古有據可尋,代表性人物要數劉備,劉備打了敗仗,有人勸他捨棄百姓。

他哭着說:“我不忍心拋棄他們啊”,百姓聽聞,死心塌地跟隨他。然而,他卻在趙雲捨命救回兒子阿斗的時候,把阿斗丟在地上,不問趙雲死活。

他的演技可謂滴水不漏,苦情戲頗爲感人,征服了一方百姓,對待自己的親信少了慈悲。

還有一個我們家喻戶曉的“戲精”花木蘭,爲替父從軍,扮成男兒身,從言行舉止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她都在演戲。

一演十年,在男兒的軀殼裏,演繹自己的人生。花木蘭可以說是戲精本精了。

戲精的劉備有些可惡,戲精的花木蘭有點可愛。

畢竟古代的“戲精”土壤貧瘠,大家尊崇謙遜內斂,沒有過多誇大,扭曲,違背常人的表現。

可是,在這個人人都可以出圈的年代,讓每個人都有了自己展示自己的平臺。與衆不同就成了很多人的目標,各種博關注,博眼球的事件頻發。

如郭美美事件,她用輿論虛張聲勢,高調炫富,僞造身份,騙取錢財。做出一系列毀壞三觀的行爲,不但佔用公共資源,還影響社會風氣。

都說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戲精之所以有市場,原因還是有人願意看。

面前的小丑能讓我笑,我就可以爲我的笑買單,不管這個笑點對我來說意味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開心。

可觀賞性是戲精的又一標籤,他們通過譁衆取寵的方式,片面追求自我價值和利益。

現在的網友爲什麼充滿戾氣,因爲他們的期待值很高,笑點卻很低。就是對別人普遍道德要求高,對讓自己笑的人的格外寬容。

越來越多的事習慣了“後真相”,後真相不是最後才知道的真相,而是把真相的重要性排在最後。也就是可有可無,真相一旦失去關注度,其他獵奇,起鬨,惡搞的情緒,就會水漲船高。

戲精不是自己成就的自己,是大衆根據自己的好奇雕刻出來的產物。它的作用僅僅是爲了滿足好奇心,究其根本,沒有任何其他意義。

試想一下,每天浪費在抖音上的時間,是不是都是有獵奇心理。

爲什麼看完一本書很難,看到一個又一個短視頻卻暢快淋漓。

獵奇性,書也可以給你,爲什麼一定通過短視頻獲得。很簡單,它有趣,有畫面,有語言,從各個方面刺激你的感官,讓你不斷分泌內啡肽,幸福感爆棚。

戲精就是抓住大衆這種心理狀態,不斷做出“創新”的行爲,說出有爭議的言論,讓黑也成爲粉的一部分。

長此以往,他們擴大影響力的同時,逐漸淡化自己的社會責任,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沒有顧慮,沒有約束。

徹底放飛自我的方式,偏離了軌道,如果不加節制,只會距離生活本身越來越遠。

戲精在不同時代具有不同形態,我們在談論戲精的時候,在談論什麼?

在談論多變的人生,離不開認真的生活,無論別人的世界多麼絢爛,你的人生纔是根本。任外界瞬息萬變,你要保持不變。

我們在別人的人生裏永遠是配角,在自己的人生裏纔是主角。

社會的戲精,不是我的追求,生活裏的戲精纔是出路。

人生如戲,享受自己人生的高光時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